那些人人都同意,但从不阅读的条款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akl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已阅读并同意


  每当我们下载或安装软件,或在网站开设账户的时候,我们都会发现有一个长长的用户合同,最后一行写着“我已阅读并同意……”然后,我们会不假思索地点击同意按钮。
  其实,几乎没有人会去阅读那些长篇大论、繁文缛节的法律条文,可是我们个个都睁眼说瞎话,说我读了而且同意。如果你真的曾经阅读过,我只能说你的确“很不正常”。我曾经试着扫瞄了一眼(请注意,只是扫瞄一眼,跟阅读与了解有很大的区别),可是立刻就很“谦卑”地按下同意键。
  确实,这些条文让我们没法认真阅读。比如,苹果手机的应用程序iTunes的使用者同意书多达17000多字,如果全部打印出来大约有62页之多,其中有一句:“我同意不得利用这项产品研发核武器……”相信除了当初撰稿的律师团之外,没有人了解为什么安装音乐的下载软件,会跟制造核武器扯上关系。不过那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在历经全世界几亿使用者按下iTunes“我已阅读并同意”的按键之后,还是没有人知道这句话的存在。
  从这里我们已经看出一种心态:所有未来千年之内可能发生的事,这份同意书都必须考虑到,从而设法保护原始立约人。
  有人估计过,如果要诚心诚意认真阅读所有使用者同意书,我们每个人平均一年必须花费250小时──那还只是阅读的时间,并不保证你一定能够了解内容。哪怕你是学法律的,阅读之后你可能仍旧是一头雾水。

绞尽脑汁就是怕你看得懂


  美国著名的社交媒体Facebook的掌门人扎克伯格不久前在美国国会的听证会上,被国会议员质问,为什么Facebook使用者同意书中的条文要写得让学法律的国会议员们都看不懂,扎克伯格当时并没有对这些问题作出正面回答。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如果使用者同意书简单明了,人人都懂,那可能很多人都不会同意其中的条款──这包括Facebook对你的个人资讯及所有你上传的照片和影片都有合法利用的权力;你也许更不会同意Facebook可以开放这些信息给所有的人分享,放在网上任人搜索,并可以把这些信息转让给第三方。所以他们选择用莎士比亚看了都头昏眼花的英文,用长篇大论、没有标点符号、不分段落、一句话里面包含了十几个子句的格式,来表达一些你看了可能会不同意的事情。
  不过无论怎么玩文字游戏,这都只是第二道防护网。这里面一共有三道保护措施:第一,他们笃定你根本不会去阅读这些条文;第二,就算你读了也是一头雾水;第三,就算你读懂了,也会让你对铺天盖地考虑周详的条文俯首称臣,让你知道没有见缝插针的余地。
  调查显示,有90%的使用者根本不会去读那些条文,30岁以下的年轻人中更有高达97%的比例从来不去阅读,他们根本就是下意識地点击了“同意”按钮。

你到底同意了些什么


  “同意”的按键具有法律效用,这跟亲笔签名没有差别。所以在法律上,除了同意不利用苹果的手机软件制造核武器之外,到底你还同意了些什么呢?答案是非常多,多到超越你我的普通常识──以苹果手机的iTunes应用程序为例,比方说你只能下载音乐供个人使用,而不能与人分享,你对产品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拥有权,你只能下载一次……如果你遗失手机,你对音乐的使用权也跟着消失,你的使用权一次只限定在一支属于你自己的硬件上,把音乐拷贝到不属于你的硬件上就是非法,你一次最多只能拥有一份拷贝。
  当然苹果公司并不会认真去执行这些条文细则。把这些条文巨细糜遗地列举出来,只是在提醒你如果不依照游戏规则玩,他们有权把你的手机变成一块废铁。
  在你同意的这些条文之中,最重要的是,苹果公司还拥有所有你所提供的个人资讯,并且可以利用这些资料来改善消费者的使用经验。这句话听起来很善良──可是如果把这些数据卖给广告商,一样也算是改善消费者使用经验。这些条文故意留下一些灰色地带,以防万一需要在法庭上对簿公堂使用。这也等于跟消费者摆明,那些可能对他们不利的,上面都已经抹了油,让你没有着力点。
  一份单纯的iTunes使用合约洋洋洒洒写了62页的用意何在?目的就是要你看了以后只有疲倦、困惑和胆怯,除了按下同意键之外,没有其他任何勇气。

一些光怪陆离的条约内容


  有一个英国游戏网站为了证实这件事情的荒谬,在这上面开了一个小玩笑,他们在几千字的合约中暗藏了一句“我同意捐出我的灵魂”,结果有7000多人按了同意键,而没有一个人发现这个小秘密。另外有一个美国网站在合约中加了一句“第一个看到这句话的人可以领到一千美元奖金”,结果5个月之后才出现了第一位领奖者。
  加拿大多伦多约克大学做了一项实验,他们创立了一个假的社交网站,使用者在这个网站设立账号的时候必须同意“捐出下一个出生的孩子”,结果98%的人接受了这个荒诞的条约。这还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网站,如果是大的知名网站,接受率可能接近100%。
  在美国,只有买卖房子的时候需要签一份超过62页的合约。但不同的是,在房屋买卖合同签约的时候,公证人有义务跟你用通俗的话解释每一页合约的真正意义。而且一旦签约,合约内容就不得更改。这本该是天经地义的事。网络世界却并非如此,网络上的合约往往在最后包含了一条“我同意网站未来所有更新的条文,如果不同意我可以选择退出”──也就是说你签约的那一刻也代表已经同意了未来的合约。如果不同意未来的合约,你必须要选择退出才算数;如果没有意见,就表示同意。
  这些网站在单方面改变合约的时候,从来不会通知你,而且不会在网站上告诉你如何选择退出。日本索尼公司算是非常“够意思”的──他们在合约改变的时候在最后加了一句“如果你选择退出,必须在X天之内写信通知我们”。他们当然知道这年头不会有人去写信,大部分人家里连邮票信封都找不到。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目前似乎看不到希望。在可见的将来,我们仍会不假思索地点击那个“我已阅读并同意……”的按钮,而不管同意书里隐藏有多少霸王条款。
  (摘自《百科新说》2018年第11期)
其他文献
清代的李渔,是一个才华洋溢又博学多识的文人。在他的杂著《闲情偶寄》中,有关于园林建筑、美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养生等多方面的论述。  在“饮馔部”中,李渔较为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饮食养生观。  李渔开篇便提出“蔬食第一”的主张。在蔬菜美食中,他推崇竹笋为第一。竹笋之美味在于清、洁、香馥、松脆,居于肉食之上。他说,倘若将笋与肉在一锅合烹,人们会先挑笋吃,而忘了吃肉。食笋之法有多样,他不喜与他物伴
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过程,古今中外,有无数能人志士都希望求得长生不老之术,均无功而返,更别提返老还童的美梦了。但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科学家们却利用一种“鸡尾酒”药物疗法,使参与者的生物学年龄平均逆转了2.5岁,这让人们欣喜不已,返老还童的梦想真的能实现吗?胸腺再生试验的意外收获  上述研究发表在今年9月出版的生物学领域顶级学术期刊《老化细胞》上,国际性科技期刊《自然》对此也进行了报道,
陶行知先生作为我国创造教育实践的先行者,提出了“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理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鼓励教师通过多元化的方式、方法、策略、途径等培养幼儿的创造力。那么,新时代视野下,幼儿教育工作者如何在陶行知先生“创造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在幼儿的认知发展区域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呢?  创设和谐环境氛围  教师要为幼儿构建充满生机、活力、宽松、自由、和谐的环境氛围,让
饭后不要立即吃水果  现在到餐厅消费,总能在餐后享受到一盘水果。但如果你懂得一点健康常识,就应该立即放弃这份水果。因为正餐从被你吃到嘴里到消化结束,至少需要两个小时。那么正餐之后立即吃进的水果会停滞在胃里,以至于还没来得及被消化就在你的胃里发酵了。接下来你的胃里会产生不少气体,除了引起胃胀,还会导致……(呃,就是会污染周围空气、最让人尴尬的那件事!)每次限量喝水  每天喝水不是越多越好!你的身体是
有人劝我要二胎,说一个孩子太孤独,再生一个跟他做伴才好。这话放在几年前,我听了立马就翻脸。这么多年,我过够了被姐姐对比得一无是处的日子,不想让我的孩子重蹈覆辙,活在被另一个孩子踩在脚下的阴影里。   常言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自从记事起,我的日常就是被拎出来数落,做什么事都是错的,总之行为举止皆不如姐姐。每一次,那些斥责没有让我反省,而是让我愈加叛逆不逊,甚至心思偏激地认为,自己存在的意义就是
那天中午吃完午饭后,严雪艺拿起吉他,和妈妈何彬边弹边唱,录了一段小视频,为的是给正在做微商的妈妈拿去发朋友圈,热闹一下。两母女有说有笑,严雪艺打着拍子,何彬拿着牙膏当话筒,陶醉地唱着歌。谁能想到,在一个月前,何彬还被女儿拉进了电话黑名单呢!  后来我发现每次都是占线  何彬今年53岁,是重庆百货商场退休的销售人员,每天除了买菜做饭,就是喜欢跳坝坝舞。27岁的女儿严雪艺,是一名员工职业化培训师,平日
进入“互联网 ”时代之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诸多改变,“互联网 ”是一种思维,将其应用于教育环境中能够促进开放共享教育平台的实现。在运用互“联网 ”开展教学时,教师要关注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与精准扶贫的指导思想相结合,运用“互联网 ”教育的便利性,带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质量的提升,这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们需要密切关注的重要问题。  “互联网 ”时代关注农村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意义  留守儿童
春天来了。天台的腊梅花正开得热闹,屋外的花椒树也抽了新芽,李桂贤在厨房做饭,做着做着,脚底“发痒”,戴着围裙就开始滑步转圈,跳起舞来。陆运坤早起在走廊里一圈圈地跑步,跑完步,他开始坐在院子里拉二胡。李桂贤听到后,会拿起红绸扇子给他伴舞,有时干脆自己腿上也架起一把二胡,来个“二马齐奔”。  陆运坤和李桂贤是贵州山区的一对老夫妇,他们过着寻常而又非典型的乡野生活。既种地、打野菜、踩缝纫机,也在晚霞下拉
除了丧失生命,没有比丧失视力更令人恐惧的事情。但这双帮助人们获取外界90%信息的眼睛,却鲜有人能毫无知识误区地把它“照顾”好。相关统计学分析显示,中国近视患者出现早、多、高三个特点,即年龄越来越早、人数越来越多、度数越来越高。    “据不完全统计,小学生近视患者约为小学生总数的30%、初中生这个比例上升为初中生总数的60%、高中生占高中生总人数的80%、大学生占大学生总数的90%。”健康用眼有哪
国庆长假刚过,打卡式旅游就被吐槽了。所谓打卡式旅游其实就是到此一游,比如到了某座名山,在山门拍个照后,就去招呼别人:好了好了,我们回去吧。(此乃真实事例,不是我杜撰的)  当然,互联网语境下的打卡式旅游,和传统的到此一游还是有诸多不同之处,我分析了一下,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后者多为跟团游,往往是被动行为,前者多为自助游,而且是主动行为;二、后者的打卡地为旅游景点,前者的打卡地通常是网红景点;三、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