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科学发展观内涵丰富、逻辑严谨、思想博大精深,形成了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科学体系,是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
(一)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是富民强国的基础。从发展动力看,在投资、消费、净出口“三驾马车”中,投资是第一动力,消费拉动相对较弱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短板”,出口拉动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从我们企业发展实际看,要把提高年度总收入作为公司第一目标,大力实施“拓展工程市场,培育特色技术,打造工程铁军、构建和谐企业”的发展思路,坚持以拓展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优质服务为宗旨,推动公司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企业而言,人是企业的主体,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和发展动力,既要调动每一个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人们的智慧充分涌流;又要关心每一个职工的家庭生活,增强职工的荣誉感、幸福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一个互相联系、制约和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全面,是指发展要有全面性、整体性;协调,是指发展要有协调性、均衡性,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发展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可持续,是指不仅当前要发展,而且要保证长远发展。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要统筹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协调发展,东中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统筹处理好消费与投资、供给与需求的关系,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四)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统筹兼顾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以宽广的胸怀把握全局,以辩证的思维分析全局,以系统的方法谋划全局。二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结合起来,既考虑现在发展需要,又考虑未来发展需要。三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注重加强薄弱环节,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四要兼顾各方,综合平衡,既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抢抓发展机遇,又要努力实现均衡发展。
二、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建立完善长效机制
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科学发展理念应用到实际工作之中,建立完善長效机制,夯实发展基础。
(一)建立绩效考核管理机制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理念,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同行企业先进管理经验,修订和完善对项目部、野外分队包括产值、成本、利润、安全、稳定、廉洁从政等为主要内容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和奖励与约束机制。同时,研究建立机关部门和机关工作人员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单位、部门及全体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确保实现公司年度目标和长远目标,推进公司持续快速和谐发展。
(二)完善生产运行和管理优化机制
一是建立生产运行考核机制,将生产效率、安全生产、生产成本、设备利用率、项目经济效益等作为主要内容,每月考核一次。二是修订生产运行管理办法,建立公司主管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项目部分工管理人员、基层队分工负责人四点一线生产运行管理网络。三是整理分析统计资料和数据,对用工、用料、修理等成本进行统计分析,建立各工区、各工程作业项目的定额标准。四是建立激励管理创新机制,对为公司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给予奖励。
(三)健全人力资源配置机制
科学编制公司人力资源配置方案,统筹调动好一线与二线人员、正式工与劳务工的积极性。完善和修订岗位责任制,规范岗位名称,明确上岗条件,通过定编定岗定员“三定”工作,优化队伍结构,提高生产效率,满足生产经营新变化的需要。研究完善劳务工队伍管理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劳务工薪酬体系,建立统一规范的激励政策,增强劳务工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激发劳务工的积极性,放大劳务工的支柱作用。
(四)创新党建和业务公开机制
强化党支部、党小组的战斗堡垒作用,营造“团结和谐、敢于创新、不怕困难、奋力拼搏”的企业精神。一是结合机关、野外分队工作特点,建立党支部工作标准。二是发扬党内民主,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修改完善党委议事规则。三是建立新闻宣传报道考核奖励办法,建立公司业务公开实施办法。
三、做好“五个下工夫”促进公司科学发展
(一)在拓展工程市场上下工夫
国内市场要以鄂尔多斯和新疆塔河市场为主,积极开拓苏里格气田的压裂、延长油矿天然气固井市场;在新疆塔河市场,要创新各项施工指标,继续保持工区领先的施工业绩,固井在原有市场的基础上,扩展到巴楚和准格尔盆地新区。国际市场要密切关注哈国试油队伍项目的进展,一旦项目中标,立即组织国内设备物资出国,积极开拓发展前景好的新市场。
(二)在培育特色技术上下工夫
对大牛地气田气井、塔河油田油井增产措施的有效性开展研究,创新工艺,逐步形成特色优势。对提高试油气效率、减少产层污染、提高产能开展研究,在低压低渗油气井建设上形成特色技术。对水平气井修井、小井眼打捞落物开展研究,提高修井效率。加强新疆高压超深油气井固井技术现场应用的研究,采取切实措施,提高该地区固井质量。以连续油管分层压裂和不压井技术作为井下特色技术的突破口,加强工艺技术和重大科技项目研究,掌握更多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
(三)在促进安全环保上下工夫
尽快完善HSE管理体系,按照HSE管理体系运行,缩小与世界一流石油公司管理差距。开展以岗位为基础、班组为单位的岗位技能培训,加强基层班组安全管理,实行重大危害危险因素三级监控管理制度。做好压力容器、承压装置、高压管线等设备设施校验、建档工作。加强新、改、扩项目的“三同时”管理。提高安全检查的实效性,加大隐患治理力度,实行安全监督机制,同时做好各项演练工作,提高应急抢险组织应对能力。
(四)在加强自身建设上下工夫
加强理论学习,开展干部学习培训工作的“五个一”活动。加强干部管理,强化干部管理规章制度建设,把想干事的、会干事的干部放到合适的岗位上。加强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培育科技创新人才,支持发明创造和技术革新,建设一支技术精湛的人才队伍。主动淘汰落后施工技术和装备,积极引进世界一流的施工技术和装备,提升公司技术装备水平。
(五)在统筹协调发展上下工夫
统筹协调好生产经营与安全环保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最大化。统筹协调好新疆、鄂尔多斯和哈萨克斯坦三个工区的关系,实现生产一线协调发展、共同发展。统筹协调好经济增长与构建和谐井下的关系,实现在职职工、劳务工以及各部门和谐相处。统筹协调好完成当前生产任务与积极开拓新市场的关系,实现“十二五”时期的良好开局,促进公司快速发展、绿色发展、科学发展。
(作者系中国石化集团华北石油局井下作业公司党委书记)
科学发展观内涵丰富、逻辑严谨、思想博大精深,形成了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科学体系,是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
(一)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是富民强国的基础。从发展动力看,在投资、消费、净出口“三驾马车”中,投资是第一动力,消费拉动相对较弱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短板”,出口拉动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从我们企业发展实际看,要把提高年度总收入作为公司第一目标,大力实施“拓展工程市场,培育特色技术,打造工程铁军、构建和谐企业”的发展思路,坚持以拓展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优质服务为宗旨,推动公司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企业而言,人是企业的主体,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和发展动力,既要调动每一个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人们的智慧充分涌流;又要关心每一个职工的家庭生活,增强职工的荣誉感、幸福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一个互相联系、制约和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全面,是指发展要有全面性、整体性;协调,是指发展要有协调性、均衡性,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发展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可持续,是指不仅当前要发展,而且要保证长远发展。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要统筹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协调发展,东中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统筹处理好消费与投资、供给与需求的关系,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四)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统筹兼顾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以宽广的胸怀把握全局,以辩证的思维分析全局,以系统的方法谋划全局。二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结合起来,既考虑现在发展需要,又考虑未来发展需要。三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注重加强薄弱环节,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四要兼顾各方,综合平衡,既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抢抓发展机遇,又要努力实现均衡发展。
二、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建立完善长效机制
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科学发展理念应用到实际工作之中,建立完善長效机制,夯实发展基础。
(一)建立绩效考核管理机制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理念,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同行企业先进管理经验,修订和完善对项目部、野外分队包括产值、成本、利润、安全、稳定、廉洁从政等为主要内容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和奖励与约束机制。同时,研究建立机关部门和机关工作人员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单位、部门及全体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确保实现公司年度目标和长远目标,推进公司持续快速和谐发展。
(二)完善生产运行和管理优化机制
一是建立生产运行考核机制,将生产效率、安全生产、生产成本、设备利用率、项目经济效益等作为主要内容,每月考核一次。二是修订生产运行管理办法,建立公司主管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项目部分工管理人员、基层队分工负责人四点一线生产运行管理网络。三是整理分析统计资料和数据,对用工、用料、修理等成本进行统计分析,建立各工区、各工程作业项目的定额标准。四是建立激励管理创新机制,对为公司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给予奖励。
(三)健全人力资源配置机制
科学编制公司人力资源配置方案,统筹调动好一线与二线人员、正式工与劳务工的积极性。完善和修订岗位责任制,规范岗位名称,明确上岗条件,通过定编定岗定员“三定”工作,优化队伍结构,提高生产效率,满足生产经营新变化的需要。研究完善劳务工队伍管理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劳务工薪酬体系,建立统一规范的激励政策,增强劳务工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激发劳务工的积极性,放大劳务工的支柱作用。
(四)创新党建和业务公开机制
强化党支部、党小组的战斗堡垒作用,营造“团结和谐、敢于创新、不怕困难、奋力拼搏”的企业精神。一是结合机关、野外分队工作特点,建立党支部工作标准。二是发扬党内民主,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修改完善党委议事规则。三是建立新闻宣传报道考核奖励办法,建立公司业务公开实施办法。
三、做好“五个下工夫”促进公司科学发展
(一)在拓展工程市场上下工夫
国内市场要以鄂尔多斯和新疆塔河市场为主,积极开拓苏里格气田的压裂、延长油矿天然气固井市场;在新疆塔河市场,要创新各项施工指标,继续保持工区领先的施工业绩,固井在原有市场的基础上,扩展到巴楚和准格尔盆地新区。国际市场要密切关注哈国试油队伍项目的进展,一旦项目中标,立即组织国内设备物资出国,积极开拓发展前景好的新市场。
(二)在培育特色技术上下工夫
对大牛地气田气井、塔河油田油井增产措施的有效性开展研究,创新工艺,逐步形成特色优势。对提高试油气效率、减少产层污染、提高产能开展研究,在低压低渗油气井建设上形成特色技术。对水平气井修井、小井眼打捞落物开展研究,提高修井效率。加强新疆高压超深油气井固井技术现场应用的研究,采取切实措施,提高该地区固井质量。以连续油管分层压裂和不压井技术作为井下特色技术的突破口,加强工艺技术和重大科技项目研究,掌握更多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
(三)在促进安全环保上下工夫
尽快完善HSE管理体系,按照HSE管理体系运行,缩小与世界一流石油公司管理差距。开展以岗位为基础、班组为单位的岗位技能培训,加强基层班组安全管理,实行重大危害危险因素三级监控管理制度。做好压力容器、承压装置、高压管线等设备设施校验、建档工作。加强新、改、扩项目的“三同时”管理。提高安全检查的实效性,加大隐患治理力度,实行安全监督机制,同时做好各项演练工作,提高应急抢险组织应对能力。
(四)在加强自身建设上下工夫
加强理论学习,开展干部学习培训工作的“五个一”活动。加强干部管理,强化干部管理规章制度建设,把想干事的、会干事的干部放到合适的岗位上。加强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培育科技创新人才,支持发明创造和技术革新,建设一支技术精湛的人才队伍。主动淘汰落后施工技术和装备,积极引进世界一流的施工技术和装备,提升公司技术装备水平。
(五)在统筹协调发展上下工夫
统筹协调好生产经营与安全环保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最大化。统筹协调好新疆、鄂尔多斯和哈萨克斯坦三个工区的关系,实现生产一线协调发展、共同发展。统筹协调好经济增长与构建和谐井下的关系,实现在职职工、劳务工以及各部门和谐相处。统筹协调好完成当前生产任务与积极开拓新市场的关系,实现“十二五”时期的良好开局,促进公司快速发展、绿色发展、科学发展。
(作者系中国石化集团华北石油局井下作业公司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