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古诗诵读教法初探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ex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黄金时期,此时也是诵读古诗词的最佳时机。如何帮助他们诵读文字凝练的古诗,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呢?笔者认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让他们轻松快乐地诵读古诗,获得终身受益的古诗文修养。
  一、 故事激趣法
  故事是学生百听不厌的。在很多诗词的背后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或有趣的传说,把这些故事或传说讲给学生听,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古诗内容。比如,诵读《所见》这首诗前,就可以先讲述这样一个故事:
  清朝的诗人袁枚,在林间小路上,偶然看见一个牧童骑在黄牛背上,自由自在地唱着山歌,嘹亮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袁枚被牧童清脆的歌聲陶醉了,他静静地欣赏着,暗暗称赞牧童真是“金嗓子”。正听得出神的时候,不知怎么的,歌声突然中断了,这是怎么回事?袁枚往前走了几步,仔细观察动静,只听到知了在鸣叫,他看见牧童从黄牛背上慢慢地下来,屏住呼吸,侧着耳朵听着、寻找着。袁枚一下子明白了,这个牧童是想捉那树上鸣叫的蝉呢!袁枚觉得这情景非常有趣,诗兴大发,立刻回到书房,提起笔来,一挥而就,写成了我们今天要读的这首诗《所见》。
  听完了这个童趣盎然的小故事,机灵可爱的牧童形象深深印入了学生的脑海,再诵读《所见》这首诗,理解诗意就水到渠成了。
  同样,读《塞下曲》之前,给学生讲“飞将军”李广夜巡射“虎”,箭入巨石的传说;学《赠汪伦》时,告诉学生,聪明的汪伦巧借“十里桃花”“万家酒店”的说辞,邀请诗仙李白来家乡欢聚的趣闻……有这样趣味盎然的故事或传说铺垫,学生对古诗词内容无不心领神会,印象深刻,诵读起来自然游刃有余。
  二、 猜谜导入法
  谜语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春秋时谜语初具雏形,到了唐代诗歌大兴,很多人用诗的形式和表现手法,创作了不少谜语诗。这类谜语诗集艺术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读来琅琅上口,有着浓浓的诗味和谜语的情趣。学《画》这首诗时,可以先让学生猜一个谜语:
  小朋友们,远远地望去,有一座大山,山上树木茂盛,绿油油的一片,走近了细细观看,能看见山上的泉水在往下流淌。可是奇怪,怎么一点儿也听不到水流的声音?明明春天早已经过去了,可是树的枝头依然鲜花盛开,红艳夺目。最奇特的是,当人们走近时,树上停着的一群鸟儿还是一动也不动,一点儿也不害怕。你们猜,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回答后,再出示“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首诗,无需老师再讲解,学生也会了然于胸,读得兴致勃勃。类似的谜语诗还有:
  “什么吹落了秋天的树叶?什么能吹开春天的百花?什么拂过江面,掀起滔天巨浪?什么飞进竹林,刮倒竹枝一片?”(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李峤《风》)
  “头上顶着大红冠,身上穿着白皮袄,平时不愿多说话,嗓门一亮天下白。打一动物”(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唐寅《画鸡》)
  这类“谜语诗”让学生在诵读中分析思索,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又为古诗诵读增添了趣味。
  三、 画面记忆法
  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意境是一首好诗的标志。诵读此类“诗中有画”的古诗名篇时,教师可用图片展示诗中描绘的景象,也可指导学生用简笔画勾勒出诗中的景物,帮助学生了解古诗大意,增进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敕勒歌》描绘了一幅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画面。“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就是一幅绝美的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草原全景图。诵读时,教师用投影映示一幅幅草原风光图:湛蓝的天空下,大草原一碧千里,成群的牛羊安闲地吃草。壮美苍茫的景象一下子就会让学生身临其境,理解起来轻松许多。
  《咏华山》也蕴含着一幅绝妙的构图。诵读时,学生读“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一句,教师在黑板上勾勒出一座高高耸立的华山和几座低矮的小山;读“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时,教师在天空画上太阳,在华山的山腰处画上几朵白云。简单的线条,留给学生直观的记忆,诵读起来印象深刻。
  像这样的古诗还有《咏柳》《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宿新市徐公店》等。诵读时,教师向学生展示图片或在黑板勾勒简笔画,丰富的画面能帮助学生将作品的内容深刻地贮存在脑中,对学生准确理解古诗非常有帮助。学生记住了诗中的画面,也就深刻地记住了这首诗。
  四、 表演展示法
  有些诗歌叙事性较强,简洁地描写了几个人物出场的场面。诵读这类古诗时,可启发学生发挥想象,扮演诗中的人物角色,补充诗中的情节,既可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又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李白在《夜宿山寺》中,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述了山寺之高。(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教学时,可设计如下对话,让学生在表演中感悟诗人神奇的想象力,理解古诗的意境。
  小孩:伯伯,伯伯,这座寺庙真高啊!您站在阁楼上,一伸手就能摘到天上的星星啦!请您给我摘一颗吧!
  李白:嘘!我来摘,我来摘!小朋友,说话声小点儿!天上的神仙正从咱们寺庙顶上路过呢!不能被他们听到哦!
  《清明》《回乡偶书》《寻隐者不遇》等古诗叙事性较强,诵读时也可以让学生依据古诗蕴含的情节来表演。这种读读古诗,再演一演的教学方式,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诗句内涵的体会,令学生过目不忘。
  五、 快乐吟唱法
  古诗词句优美,如能配上悠扬活泼的旋律,让学生在歌声里背记,在吟唱中品味,学习效果就会事半功倍。谷建芬老师专为儿童谱写了《锄禾》《春晓》《静夜思》《村居》《游子吟》等20首古诗词歌曲《新学堂歌》。其清新动听的儿歌旋律,将中华传统经典诗词与吟唱艺术进行了完美的结合,教师可以让学生跟着光盘吟唱,还可以让家长在家中也经常播放给孩子听,努力营造古诗吟唱的氛围。这种以吟唱代替背诵的学习方式,使古诗真正活了起来,学生在欢快的旋律中吟唱古诗词,其乐融融,经典的种子也深深根植在了学生的心田里。
  (作者单位:扬州市沙口小学)
其他文献
小学课堂教学,尤其是低年级语文教学,最困难的是课堂教学的组织。你希望学生安静,他们偏要随便说话;你强调听课要专心,他们偏要做小动作;好不容易安静下来,又在那儿发呆。为了能顺利开展教学活动,老师们动了不少脑筋,定了许多规矩,为了让儿童记住这些要求,还编了许多顺口溜……真是煞费苦心!这些方法的确有一定效果,但是持续时间较短,老师们要不断提醒,再辅之以表扬激励,或批评警示。  老师们想了这么多方法,为何
期刊
【摘 要】针对当前中小学教师素质较低的现象,对教育事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笔者从这方面入手,并加以分析,提出部分 建议,希望能为教育事业贡献一点微薄之力。  【关键词】体罚 专业知识 贿赂 专制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8)12-0088-02    教师一直被人们视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为教师承担着传 道、授业、解惑的崇高使命。同时
一张小小的卡片,承载着亿万人的财富梦想。  在中国,除了烙印每个人一生的身份证外,银行卡以蓬勃之势飞速发展,当仁不让成为人们的财富载体和身份标志,几乎成为生活必需品和第二身份证明。  如果把人生比如万里长江遨游,银行卡就是挂着你旗帜的装载货币的船。无论你是来自城市,还是来自乡村;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裕;无论你是激情少年,还是平和老翁,银行卡提供的便利你都不应该也不能拒绝,于是就有了用卡消费,有了银
衡阳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方言十分复杂,有“十里不同音”之说.茅市镇距衡阳城区较远,其语音受其影响较小.本文全面探讨了衡南县茅市镇话的声韵调系统及其音韵特点,以期为
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逻辑起点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思想.遵循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原则,结合中国国情以及中国民主政治六十年的发展逻辑,表现为首先经过专政的革命阶
目的:进一步认识万拉法新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副作用差异.方法:收集国内公开发表的6篇关于万拉法新与阿米替林对照治疗抑郁症研究的文章,并作Meta分析.结果:万拉法
甲骨文中的“(山)”,是出现频率非常高的一个字,由于它们的含义很多,对它们隶定的形体也很多,正确地辨析它们,对我们释读甲骨文是必要的.本文就是以此为切入点,对“(山)”的
随着大数据和物联网的互联化,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也将重新解构、重组.本文研究智慧城市背景下居住、工作、交通、游憩等功能在形态与结构上网络关系框架的变化,从仿
古汉语中字与词的关系很复杂,它既是训诂中要解决的问题,又是训诂方法得以施行和总结的条件之一.实践中训诂者的主要任务是竭力在动态中求得字词统一,从而弄清词义,探明文句
近几年,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人心,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 发展。小学作文教学在理念、方法上都取得了可喜的变化,学生 的作文质量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就整体而言,小学作文仍 然存在着一些普遍问题,有些问题还相当严重。  学生没有写作兴趣,不会写作文,怕写作文。作文呈现虚假 化、空话、套话、言不由衷,曾经有位阅卷老师戏言:“用吸一 根香烟的时间,可以轻松的批阅一本试卷的作文试题。”学生胡 编乱造现象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