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旁间隙在头颈部肿瘤MRI诊断中的价值

来源 :中国乡村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is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头颈部肿瘤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常涉及侵犯咽旁间隙导致患者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从而在影像学上表现出一定的特异性,可作为临床上诊断病情的重要参考依据。磁共振成像(MRI)在临床上应用较广,我们回顾分析收治的累及咽旁间隙52例头颈部肿瘤患者的MRI资料,以探讨咽旁间隙的MRI信号特点对肿瘤病变的参考价值,报道如下:
其他文献
1病例资料例1胡某女,55岁,因咳嗽、鼻塞、流涕五天就诊。体格检查:T36.8℃,R21次/分,HR84次/分,BP130/80mmHg,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耳、鼻未见异常分泌物,双
过渡金属催化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是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高效“活性”自由基聚合方法。但由于这种方法存在过渡金属催化剂在聚合物中残留而污染聚合物的问题,一方面会造
目的了解医院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态。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60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按专业和职称进行分析统计。结果护士在抑郁项目上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