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宗临的中西交往史研究再探

来源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m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阎宗临的中西交往史研究以1949年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他前期的研究主要关注传教士对华交往的历史,强调多元文化互动交流是历史演进的重要推动力,树立了研究中西交往史的一种文化范式。他后期的研究注重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主要关注中亚在古代亚欧大陆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强调了物流、阶级斗争等因素对欧亚大陆历史发展的影响。虽然阎宗临先生前后两阶段的中西交往史研究侧重点差异很大,但其研究恰为我们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及现实问题提供了一种更加全面的参照。
其他文献
我国现行法并未明文规定法院享有规范审查权,这种权力隐含在审判权之中,是审判权的一种衍化形式。因此,审判权自身固有的局限、现行法对审判权作出的限定,以及审判权运作的环境等
网民对社会性事件关注的持续时间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政府的公信力,因此加强研究非常必要。本文提出了测算社会性事件网民关注的起止时间方法,采集了2009-2011地方应对舆情能力排
金代状元王纲生平事迹正史无载。通过查考其乡邦文献,王纲是金元之际赵城人,金大安元年中词赋状元,官翰林修撰;金亡前夕曾被元好问推荐于蒙古中书令耶律楚材;金亡后归隐于家乡赵城
科举入仕几乎是中国古代所有读书人的共同理想。因为入仕不仅能实现个人的政治理想,而且能获得丰厚的收益和回报,例如可以获取一定财富,可以光耀门楣,可以提升自身及家族的社会地
近代著名谴责小说家李伯元是晚清报人中的重要一员,李伯元的文学之路是从办报开始的。办报贯穿李伯元生命的最后十年时间,他先是参与编辑《指南报》;而后创办《游戏报》,以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编辑同仁:今天,当我们双手接过全国文科学报研究会为从业30年的编辑颁发的“玉笔奖”时,我想每个受奖者的年龄少说也在50岁以上。在编辑职业岗位上摸爬滚打
清代京城文人与优伶交往极为风行,城市格局为士优交往提供了空间便利。京城文人团拜宴饮的城市风气、雅集交游的文化风尚促进了文人与优伶的频繁接触,从而形成一种带有城市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