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备课是教师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所作的一切准备工作。备课,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系统工程。备课也是教学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在既定的教师水平、学生基础和教材内容的条件下,教师备好课,是能否教好课的前提和保证。
关键词:备课 信息技术 备教材 备学生 备教法 备练习 备作业
备课,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系统工程。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融知识与技能于一体,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学会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应用能力。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自身的性质,决定了它有着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因而,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又该如何把计算机知识既深入浅出又活泼生动地教给学生,很值得我们研究。对于信息技术教师来说,探讨该学科的教学内容、方法及计算机辅助教学,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发展,就显得更为重要。动手(上机操作)是本学科一个最大的特点,在整个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盲目的上机不仅达不到教学目标的要求,还可能导致适得其反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的探索教学方法,以便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
从广义的角度讲,备课是教师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所作的一切准备工作。它包括教师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查阅参考资料及工具书、了解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原有认知结构及认知规律、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准备直观教具、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和编写教案等直接为课堂作准备的各项工作,也包括阅读有关书籍刊物、了解学术动态、观看电影、电视以及参观考察等搜集和积累教育教学方面的参考资料,提高自己文化科学知识水平、教学理论素养和教学业务能力等各项间接准备工作。备课也是教学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在既定的教师水平、学生基础和教材内容的条件下,教师备好课,是否能教好课的前提和保证。”那如何备好课呢,我认为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备好课必须把握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1)在“备教材”上下功夫。教师在备教材过程中要着重解决好这样几个问题:确定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明确教材的体系和内容的主次;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要注重研究和解决教材中的难点,在突破难点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知识结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
(2)在“备学生”方面做大文章。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钻研教材,更要重视对学生的了解,教师要对所教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对学生的特点要了如指掌,从而使教材的处理和教法的选择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教师在“备学生”的过程中应突出地考虑到两个问题:一是必须要做到最大限度地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二是必须做到最 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
(3)在“备教法”上努和寻求自己的特色。现代教学最主要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问题是怎样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认为“好学”对教育非常重要。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个水闸门”,借助它,注意的水库被打开,并规定了流向。可见,将兴趣作为学生学习过程发生的运行机制,是所有教师的共识。我在讲word2003文档时,不是直接去讲课文中的知识点,而是先作好一张贺卡,并在上课时说明这是一位学生寄来的贺卡。至于Email用法以后还会学习,也为以后的教学打下伏笔。这时,大家对于如何制作这样一张贺卡就有了兴趣了。而通过分析贺卡的制作,也就将这节课的内容讲清楚了。同学把学到的内容整合到制作一张贺卡上.感觉学有所获!其实不然,刚开始的键盘指法练习、鼠标练习就是很枯燥的。这时我们就用“寓教于乐”的方法。打字游戏,如青蛙吃虫、打田鼠、警察抓小偷等让学生兴奋不已,从中练习键盘的基本操作。
(4)在“备练习”方面精心设计,有的放矢。课堂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要紧密围绕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要做到有的放矢,要注重方法的灵活多样。目前在课堂练习中主要存在这样几个问题:一是重讲轻练,教师的主导作用“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学生的主体作用显得薄弱;二是练习的盲目性很大,缺乏较强的针对性;三是课堂练习的量偏大,学生手忙脚乱,没有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时间;四是课堂练习单调,无层次和坡度;五是教师在学生练习中忽视矫正错误这一环节,不利于知识的消化和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鉴于此,建议每个教师在实施课堂练习时注意以下几点:在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讲解,对出现的错误必须纠正;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同时也应对有余力的学生辅之以富有思考性或综合运用的题目。
(5)在“备作业”上要做到精心挑选,适量适度。布置课外作业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进一步消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备作业”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内在逻辑体系来确定课外作业;二是在内容上要做到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在形式上做到由模仿到独创,由典型到变式,充分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三是要注意把掌握知识与训练技能相结合,做到通过作业掌握知识,通过作业训练技能;四是注意适量。作业的布置少而精作业的重点应针对学生易混淆、易忽视的教学重点内容;五是要注意适度。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层次性,要做到难易适度,要体现出梯度,并提倡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水平布置不同的作业。
由此,信息技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活动的教育性。教学不单纯是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而是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备课时不仅要考虑到如何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还要注重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和个性品质,自觉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实现教书育人的主要渠道就是课堂教学渗透,这一点已经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在备课时研究和设计课渗透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课堂渗透绝不能是生硬的、穿靴带帽式的,而必须是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只有深挖渗透素材,钻研渗透艺术,才能真正产生“润物无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课堂教学组织调控技巧全书》468页
作者简介:
楼建华,女,1976年5月出生,学历:本科,单位:江西省资溪县职业中学。
关键词:备课 信息技术 备教材 备学生 备教法 备练习 备作业
备课,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系统工程。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融知识与技能于一体,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学会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应用能力。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自身的性质,决定了它有着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因而,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又该如何把计算机知识既深入浅出又活泼生动地教给学生,很值得我们研究。对于信息技术教师来说,探讨该学科的教学内容、方法及计算机辅助教学,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发展,就显得更为重要。动手(上机操作)是本学科一个最大的特点,在整个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盲目的上机不仅达不到教学目标的要求,还可能导致适得其反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的探索教学方法,以便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
从广义的角度讲,备课是教师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所作的一切准备工作。它包括教师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查阅参考资料及工具书、了解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原有认知结构及认知规律、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准备直观教具、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和编写教案等直接为课堂作准备的各项工作,也包括阅读有关书籍刊物、了解学术动态、观看电影、电视以及参观考察等搜集和积累教育教学方面的参考资料,提高自己文化科学知识水平、教学理论素养和教学业务能力等各项间接准备工作。备课也是教学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在既定的教师水平、学生基础和教材内容的条件下,教师备好课,是否能教好课的前提和保证。”那如何备好课呢,我认为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备好课必须把握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1)在“备教材”上下功夫。教师在备教材过程中要着重解决好这样几个问题:确定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明确教材的体系和内容的主次;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要注重研究和解决教材中的难点,在突破难点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知识结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
(2)在“备学生”方面做大文章。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钻研教材,更要重视对学生的了解,教师要对所教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对学生的特点要了如指掌,从而使教材的处理和教法的选择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教师在“备学生”的过程中应突出地考虑到两个问题:一是必须要做到最大限度地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二是必须做到最 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
(3)在“备教法”上努和寻求自己的特色。现代教学最主要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问题是怎样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认为“好学”对教育非常重要。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个水闸门”,借助它,注意的水库被打开,并规定了流向。可见,将兴趣作为学生学习过程发生的运行机制,是所有教师的共识。我在讲word2003文档时,不是直接去讲课文中的知识点,而是先作好一张贺卡,并在上课时说明这是一位学生寄来的贺卡。至于Email用法以后还会学习,也为以后的教学打下伏笔。这时,大家对于如何制作这样一张贺卡就有了兴趣了。而通过分析贺卡的制作,也就将这节课的内容讲清楚了。同学把学到的内容整合到制作一张贺卡上.感觉学有所获!其实不然,刚开始的键盘指法练习、鼠标练习就是很枯燥的。这时我们就用“寓教于乐”的方法。打字游戏,如青蛙吃虫、打田鼠、警察抓小偷等让学生兴奋不已,从中练习键盘的基本操作。
(4)在“备练习”方面精心设计,有的放矢。课堂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要紧密围绕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要做到有的放矢,要注重方法的灵活多样。目前在课堂练习中主要存在这样几个问题:一是重讲轻练,教师的主导作用“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学生的主体作用显得薄弱;二是练习的盲目性很大,缺乏较强的针对性;三是课堂练习的量偏大,学生手忙脚乱,没有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时间;四是课堂练习单调,无层次和坡度;五是教师在学生练习中忽视矫正错误这一环节,不利于知识的消化和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鉴于此,建议每个教师在实施课堂练习时注意以下几点:在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讲解,对出现的错误必须纠正;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同时也应对有余力的学生辅之以富有思考性或综合运用的题目。
(5)在“备作业”上要做到精心挑选,适量适度。布置课外作业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进一步消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备作业”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内在逻辑体系来确定课外作业;二是在内容上要做到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在形式上做到由模仿到独创,由典型到变式,充分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三是要注意把掌握知识与训练技能相结合,做到通过作业掌握知识,通过作业训练技能;四是注意适量。作业的布置少而精作业的重点应针对学生易混淆、易忽视的教学重点内容;五是要注意适度。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层次性,要做到难易适度,要体现出梯度,并提倡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水平布置不同的作业。
由此,信息技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活动的教育性。教学不单纯是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而是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备课时不仅要考虑到如何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还要注重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和个性品质,自觉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实现教书育人的主要渠道就是课堂教学渗透,这一点已经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在备课时研究和设计课渗透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课堂渗透绝不能是生硬的、穿靴带帽式的,而必须是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只有深挖渗透素材,钻研渗透艺术,才能真正产生“润物无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课堂教学组织调控技巧全书》468页
作者简介:
楼建华,女,1976年5月出生,学历:本科,单位:江西省资溪县职业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