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农业经济工作涉及村级财务管理、农民负担管理、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项目管理等众多方面。随着党和国家对农业农村的重视,基层农业经济部门如何在新形势下找准自身的位置,如何进一步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推动农村经营机制创新,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成为农业经济工作人员急需面对的课题。从农业经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如何开展农业经济工作方面展开详细阐述。
关键词 农业经济;财务管理;农民负担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14.024
农业经济工作是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前沿阵地,其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农村方针政策是否能落实到实处,同时也能反映出农业经济政策贯彻的效果,对农村的改革和发展具有推动作用。近年来,为了加快农业经济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村农业经济部门采取了大量的措施来应对相关问题,如盘活存量资产、开发闲置资源等方式,使村级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1]。当前,对于每一位从事农业经济工作的人员来说,农业经济工作都是艰巨而繁重的,做好新时期的农业经济工作,是从事农业经济工作的人员的重要职责,更是光荣使命。笔者从自身农业经济工作实践出发,认为做好农业经济工作的措施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 明确职权,更好地发挥农业经济职能
农村经营管理站主要工作职责是“三大管理”“三项指导”(即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和农村集体资产及财务管理;指导农业产业化经营、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指导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职能以农村审计职能、农村经济统计职能为主,兼顾农业经济信息的收集、整理、上报,农产品成本核算等多种管理职能。农业经济站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农村发展,职能要进行整合,根据农业经济工作重点和工作计划,设岗定人,通过资源职能的整合,充分发挥干部职工潜能和各种资源优势。另外,农业经济部门肩负着重要的行政和执法职能,但现实情况是,农业经济工作执行监督管理的首要问题是执法权问题。农业经济工作人员大部分是事业编制,不具有执法权,因此难以开展日常性工作,对违法违规行为不能及时监督查处。农业经济部门尽职履责,必须以明确农业经济部门的执法身份主体为基础,使其能独立地进行工作。
2 深入开展基层调研工作,巩固农业经济工作的群众基础
农业经济工作是基层工作,其深入实际有利于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巩固农业经济工作的群众基础。农业经济调研工作应重点围绕如何加强土地流转工作、如何监督管理农民负担工作、如何履行农村审计职能工作、如何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等内容来进行。具体过程为:为加强土地承包管理,可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承包权流转市场,使土地流转过程规范化、制度化;采取审计、检查、听取群众反映等方式来监督管理农民负担;根据地方实际建立健全审计体制,合理分配工程项目资金;引导农民创办专业合作社,带动经济全面发展[2]。从事农业经济工作的人员从坐在办公室转变为深入基层了解农业经济实情,从而使调研报告变成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报告。
3 提高审计质量,做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
首先,要提高审计质量,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就必须全面了解掌握相关农村财务管理的法律政策,如《审计法》《村集体经济会计制度》《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等。其次,要在全面了解掌握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做好农村财务审计监督工作,形成常规审计与专项审计相结合、乡镇经管站普遍审计与县级经管部门抽查审计相结合、各乡镇经管站交叉审计与民主理财小组内部审计相结合的审计体制。结合各乡镇实际情况将新农村建设项目与征地补偿费均列入专项审计的内容,并将审计结果公开。对新农村建设项目进行审计,能更好地监督项目资金的来源及使用情况,避免个别干部的贪污腐败现象;对征地补偿款进行审计不但可以确保农民得到补偿款,而且可以监督村集体对预留土地补偿款的合理使用,杜绝干部“吃公款”的现象。
4 建立健全农民负担长效管理机制,有效防止农民负担反弹
近年来,受到农村税费改革的影响,农民负担重的状况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善,减负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尽管农民负担重的状况得到改善,但目前尚未形成有效的农民监督管理机制,造成农民负担反弹。农民负担监督工作应常抓不懈,要认真落实涉农案件“责任追究制”、涉农收费“公示制”、村级零招待制以及报刊订阅“限额制”,严格规范“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把控经营服务性收费;同时,定期对村级债权债务进行清理核实,不断探索和化解村级债务,坚决制止新债产生。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要采取入户调查,摸清农民负担真实情况,建立农民负担监督的有效机制,对发现的问题早发现、早处理,力避农民负担反弹。
5 创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和农村财务管理机制,实现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基层农业经济部门应创新农村财务和集体资产管理机制,建立完善的资产运营形式和财务管理模式。目前,农村财务管理问题仍是广大农民热议的焦点问题,农业经济部门应加强对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转移支付村级补助资金、土地征占补偿费分配使用的监督管理,保证各项涉农资金合理使用,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实行财务公开透明政策,做到资金真公开和常公开,使群众了解真实财务使用情况。农业经济部门应以建立村级财富积累机制推进规范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为契机,积极探索创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新体制,使集体资产收入不断增加[3]。
6 做好基础工作,提高农业经济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要使农业经济工作做好、做实,需要农业经济工作人员有一套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工作作风,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学习,深入实际,掌握基层情况,坚持求真务实,科学严谨之风,要求农业经济人员要知法、懂法、守法,紧贴“三农”实际,做好农业经济工作,切实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农业经济工作的直接对象是广大的农民群众,通过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有效地维护绝大多数农民的合法权益[4]。处理农村事务,要带着感情去做,要讲究方式方法,新形势下,农业经济工作人员更加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认真做好基层情况、基本数据、基础资料工作,重视信息化建设,不断改善工作手段,以信息化全面带动农业经济工作水平的整体提高。
7 结语
作为农村集体利益的守护者,农业经济工作是广大农民群众坚强的后盾。在新形式下,我们必须立足于农村,才能服务于农村。为做好新时期的农业经济工作,农业经济工作人员要明确职权,确定执法身份;深入调研工作,巩固群众基础;提高审计质量,切实做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农民负担长效管理机制,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做好各方面的基础性工作,提高农业经济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创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和农村财务管理机制,实现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5]。总体而言,农业经济工作应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稳定农村社会秩序,繁荣农村经济。
参考文献
[1]刘志琦.加强农业经济工作推动社会和谐[J].农村经营管理,2012(11):43-44.
[2]张可林.加强乡镇农业经济管理服务中心建设促进农业经济工作创新发展[J].吉林农业,2015(22):57.
[3]陈晓华.深入做好农业经济工作实现农业经济管理新突破[J].农村经营管理,2014(4):6-10.
[4]陈晓华.加快推进农业经济信息化提高农业经济工作科学化水平[J].农村经营管理,2012(6):6-9.
[5]王海燕.对当前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忧虑与思考[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11):65-65.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关键词 农业经济;财务管理;农民负担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14.024
农业经济工作是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前沿阵地,其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农村方针政策是否能落实到实处,同时也能反映出农业经济政策贯彻的效果,对农村的改革和发展具有推动作用。近年来,为了加快农业经济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村农业经济部门采取了大量的措施来应对相关问题,如盘活存量资产、开发闲置资源等方式,使村级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1]。当前,对于每一位从事农业经济工作的人员来说,农业经济工作都是艰巨而繁重的,做好新时期的农业经济工作,是从事农业经济工作的人员的重要职责,更是光荣使命。笔者从自身农业经济工作实践出发,认为做好农业经济工作的措施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 明确职权,更好地发挥农业经济职能
农村经营管理站主要工作职责是“三大管理”“三项指导”(即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和农村集体资产及财务管理;指导农业产业化经营、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指导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职能以农村审计职能、农村经济统计职能为主,兼顾农业经济信息的收集、整理、上报,农产品成本核算等多种管理职能。农业经济站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农村发展,职能要进行整合,根据农业经济工作重点和工作计划,设岗定人,通过资源职能的整合,充分发挥干部职工潜能和各种资源优势。另外,农业经济部门肩负着重要的行政和执法职能,但现实情况是,农业经济工作执行监督管理的首要问题是执法权问题。农业经济工作人员大部分是事业编制,不具有执法权,因此难以开展日常性工作,对违法违规行为不能及时监督查处。农业经济部门尽职履责,必须以明确农业经济部门的执法身份主体为基础,使其能独立地进行工作。
2 深入开展基层调研工作,巩固农业经济工作的群众基础
农业经济工作是基层工作,其深入实际有利于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巩固农业经济工作的群众基础。农业经济调研工作应重点围绕如何加强土地流转工作、如何监督管理农民负担工作、如何履行农村审计职能工作、如何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等内容来进行。具体过程为:为加强土地承包管理,可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承包权流转市场,使土地流转过程规范化、制度化;采取审计、检查、听取群众反映等方式来监督管理农民负担;根据地方实际建立健全审计体制,合理分配工程项目资金;引导农民创办专业合作社,带动经济全面发展[2]。从事农业经济工作的人员从坐在办公室转变为深入基层了解农业经济实情,从而使调研报告变成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报告。
3 提高审计质量,做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
首先,要提高审计质量,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就必须全面了解掌握相关农村财务管理的法律政策,如《审计法》《村集体经济会计制度》《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等。其次,要在全面了解掌握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做好农村财务审计监督工作,形成常规审计与专项审计相结合、乡镇经管站普遍审计与县级经管部门抽查审计相结合、各乡镇经管站交叉审计与民主理财小组内部审计相结合的审计体制。结合各乡镇实际情况将新农村建设项目与征地补偿费均列入专项审计的内容,并将审计结果公开。对新农村建设项目进行审计,能更好地监督项目资金的来源及使用情况,避免个别干部的贪污腐败现象;对征地补偿款进行审计不但可以确保农民得到补偿款,而且可以监督村集体对预留土地补偿款的合理使用,杜绝干部“吃公款”的现象。
4 建立健全农民负担长效管理机制,有效防止农民负担反弹
近年来,受到农村税费改革的影响,农民负担重的状况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善,减负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尽管农民负担重的状况得到改善,但目前尚未形成有效的农民监督管理机制,造成农民负担反弹。农民负担监督工作应常抓不懈,要认真落实涉农案件“责任追究制”、涉农收费“公示制”、村级零招待制以及报刊订阅“限额制”,严格规范“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把控经营服务性收费;同时,定期对村级债权债务进行清理核实,不断探索和化解村级债务,坚决制止新债产生。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要采取入户调查,摸清农民负担真实情况,建立农民负担监督的有效机制,对发现的问题早发现、早处理,力避农民负担反弹。
5 创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和农村财务管理机制,实现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基层农业经济部门应创新农村财务和集体资产管理机制,建立完善的资产运营形式和财务管理模式。目前,农村财务管理问题仍是广大农民热议的焦点问题,农业经济部门应加强对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转移支付村级补助资金、土地征占补偿费分配使用的监督管理,保证各项涉农资金合理使用,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实行财务公开透明政策,做到资金真公开和常公开,使群众了解真实财务使用情况。农业经济部门应以建立村级财富积累机制推进规范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为契机,积极探索创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新体制,使集体资产收入不断增加[3]。
6 做好基础工作,提高农业经济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要使农业经济工作做好、做实,需要农业经济工作人员有一套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工作作风,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学习,深入实际,掌握基层情况,坚持求真务实,科学严谨之风,要求农业经济人员要知法、懂法、守法,紧贴“三农”实际,做好农业经济工作,切实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农业经济工作的直接对象是广大的农民群众,通过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有效地维护绝大多数农民的合法权益[4]。处理农村事务,要带着感情去做,要讲究方式方法,新形势下,农业经济工作人员更加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认真做好基层情况、基本数据、基础资料工作,重视信息化建设,不断改善工作手段,以信息化全面带动农业经济工作水平的整体提高。
7 结语
作为农村集体利益的守护者,农业经济工作是广大农民群众坚强的后盾。在新形式下,我们必须立足于农村,才能服务于农村。为做好新时期的农业经济工作,农业经济工作人员要明确职权,确定执法身份;深入调研工作,巩固群众基础;提高审计质量,切实做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农民负担长效管理机制,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做好各方面的基础性工作,提高农业经济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创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和农村财务管理机制,实现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5]。总体而言,农业经济工作应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稳定农村社会秩序,繁荣农村经济。
参考文献
[1]刘志琦.加强农业经济工作推动社会和谐[J].农村经营管理,2012(11):43-44.
[2]张可林.加强乡镇农业经济管理服务中心建设促进农业经济工作创新发展[J].吉林农业,2015(22):57.
[3]陈晓华.深入做好农业经济工作实现农业经济管理新突破[J].农村经营管理,2014(4):6-10.
[4]陈晓华.加快推进农业经济信息化提高农业经济工作科学化水平[J].农村经营管理,2012(6):6-9.
[5]王海燕.对当前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忧虑与思考[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11):65-65.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