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调整对企业融资约束的非对称效应研究—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来源 :金融理论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s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欧拉方程模型构建投资-现金存量模型,并以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探讨货币政策调整对企业融资约束的非对称效应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企业整体上面临外部融资约束,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企业融资约束具有显著的缓解作用。其中,非国有企业、资产规模较小的企业以及区域金融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更高,宽松的货币政策对这类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效果更为明显。因此,政府应更多关注企业融资约束的结构性难题,加强差别化金融调控以及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 Based on the Euler equation model, this paper constructs an investment-cash stock model and uses the data of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as a sample to study the asymmetric effect of the monetary policy adjustment on the corporate financing constrai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Chinese enterprises generally face external financing constraints and loose monetary policy Have a significant relief on corporate financing constraints. Among them, non-state-owned enterprises, enterprises with smaller assets, and enterprises in regions with lower levels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 the region are facing more constraints on financing. Looser monetary policies have more obvious mitigation effects on such enterprises’ financing constraints. Therefore, the government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structural problems of corporate financing constraints, strengthen the differential financial regulation and control as well as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monetary policy and macroprudential policy.
其他文献
利率市场化的深入推进,必将改变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式,引致宏观经济变动。通过构建包括家庭部门、企业部门、金融部门和中央银行在内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在利率管制、部分
中国M2/GDP在1993年首次突破100%,1994年和1995年再次下降到100%以下,但在1996年有效突破100%以后一直快速增长,2013年达到194.52%。本文通过对比中国M2与全球各主要经济体的M2
<正>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雄安新区。雄安发展规划的关键词之一是创新驱动,发展高端高新产业,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培育经济新动能。雄安
摘 要:本文利用2006~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教授背景独立董事对高管变更与业绩敏感性之间关系的差异。实证结果发现,教授独立董事可以增加高管在企业业绩较差的情况下变更的可能性。另外,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不同的目标函数,使这种关系在国有企业更为明显而在民营企业并不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关系在企业聘用重要大学的教授作为独立董事时仍然成立。这说明教授独立董事在不同
应用贸易引力模型对影响中欧双边贸易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从欧元区国家对我国的进口贸易来说,双边经济体的国内生产总值、汇率和财政收支因素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从欧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