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我国也对于用电量的需求越来越高,风电行业对我国的电量供应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风电行业的技术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风电机组的运维模式和运维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日渐精益的风电机组运维管理,为我国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从风电机组运维管理的转变进行分析。
关键词:风电机组;运维管理;转变
我国风电行业的发展,从技术的相对落后,到技术的飞速增长,到现在的将各项技术相融合,发展成为一个复合型的风电行业,风电机组运维管理的转变,带动了整个风电行业的发展方向,精益求精的风电运维管理,对国家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都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1 风电机组运维管理的作用
风电机组运维管理从风电企业的角度来说,减少了风电企业的运营成本,改善了风电企业的经营状态,节约的运营维护成本,可以投入到技术的研发上,增加风电企业的效益;从风电机组的角度来说,风电机组运维管理,能够有效的监测风电机组,及时的更新风电机组易磨损零部件,增加了风电机组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加大了输电量,减少了输电量的损耗。
1.1 预防和纠正作用。風电机组运维管理的第一个作用是预防和纠正作用,在风电机组运作过程中,时长会出现一些问题,这类问题还没有对风电机组的运行造成影响,没有引起风电机组的故障问题,因此风电机组运维管理需要对这些问题提前进行纠正,避免造成风电机组故障的发生。任何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都会出现磨损的现象,风电机组也不例外,风电机组在运行的过程中,会不定时的发生因磨损引起的故障,因此,对于风电机组因磨损出现的故障,应提前进行易磨损部件的清洗和更换,对易磨损的部件和部位进行重点标注,定期检查监测。
1.2 监测作用。监测作用在风电机组运维管理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风电机组作为机械设备,经常会发生一些故障,因为对风电机组实时监测,可以及时的发现风电机组出现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维修,同时也为风电机组故障的预测做准备。
1.3 预测作用。风电机组的运行有属于自己的生命周期,风电机组的生命周期特征相对明显,有些问题的发生使不可避免的,通过技术水平的提高只能减少问题的发生,却不能使问题消失,是机械设备就会有故障发生的可能。风电机组运维管理通过对风电机组生命周期的跟踪监测,对风电机组可能出现问题的时间、部位、状态进行分析和预测,在根据预测的结果和实际发生过的故障进行结合研究,提出有效的措施,对风电机组进行维护,提前规避一些故障的发生,保证风电机组的正常运行。
2 风电机组运维管理的转变
风电机组运维管理的转变是从通过大量的人力进行现场勘查,到利用数据信息进行实时监测,风电机组的运维管理的这一改变,是与当代信息化技术相结合,形成“互联网+”的风电机组运维管理模式,全方位实时监控,对风电机组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测和警报,对风电机组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示,以便后续的维修护理,减少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风电机组的安全性。制定云中心和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研发风电机组报表自动上报系统、智能故障诊断系统、维修决策支持系统和运维策略优化系统,进一步强化风电机组精益化运维管理,保障风电机组运行效率和经营效益最大化。
2.1 构建三级监控体系
三级监控体系是将总部运营、各省、项目这三个中心进行实时监测控制。总部运营监测中心负责对风电整体情况进行监测,包括设备发电性能分析和场站效能分析;研究故障模式、表征、规律,对关键部件进行故障预警;对产业进行大数据分析,为运营决策提供技术保障。省集控中心负责对所属场站运行进行监控,包括接收、转发各级调度指令,与电网调度及相关场站进行业务联系;对场站的安全生产运行进行监督、指导、支持;对所属场站总有功及总无功进行控制调节等。项目集控中心负责接收省集控中心指令并执行操作,包括场站内变电站日常巡视、维护和操作;对升压站设备健康状况统计、分析、反馈、跟踪;对场站日常值班及报表核对等工作,提高了风电机组的运行安全系数。
2.2 强化三级对标管理
为了使风电机组精益化管理工作持续开展,制定“总部-省公司-风电场”三级对标管理体系,明确发电量、限电量、利用小时、综合场用电率、计划停机损失电量、非计划停机损失电量、降容损失电量七项KPI关键指标。通过月度、季度和年度对上述七项指标进行对标管理,查找风电机组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制定问题解决方案,进一步提升风电机组精益化运维管理水平。例如,风电机组散热的能力较差时,会导致风电机组的电量损失较大,通过三级对标管理发现可以发现这个问题,并根据散热能力差的问题进行相关部件的具体检测,通过维修或者更换部件的方式提高风电机组散热能力,减少风电机组的电量损失,增加风电企业的收益。
2.3 提升研发水平
制定研发管理规定,实时监控机组运行KPI指标,抽取运维核心报表。开展了风电机组振动、油液、绝缘、金属等八项技术监督,管控风电机组的运行状态。建立运维技术监督体系,打破传统定期检修维护思维,防止设备过维护和欠维护;应用海量数据,总结各类型设备的运行规律,分析设备异常运行的各种关联信息,深入挖掘各类关联因素的内在规律,建立设备各类频发故障的预测预警模型,指导各场站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性维护维修。基于风电机组运行数据,建立各类机组的故障预测预警模型,将大数据预测预警结果与设备技术监督评价相结合,对机组进行预防性维护维修。
研发水平的提高,对风电机组的各项指标进行抽丝剥茧的监测,能够发现更深层次的问题,根据问题进行维护和维修,对风电机组的运行提供了保障。
通过建立三级监控体系、强化对标管理和提升研发水平三个维度,着力打造信息化、标准化、智能化的运维管理,形成风电机组精益化运维管理体系。风电机组运行数据分析、运行状态监测、发电性能分析、效能分析四个技术团队为风电机组精益化运维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保障,更合理地指导风电场运维人员有针对性地对每台机组的运行规律和故障特征开展精维护工作,提升检修维修水平,减少非计划停机时间,降低突发性重大事故的风险,降低机组的运行维护成本,有助于实现风电机组从定期维修、故障后维修向状态维修和预测性维修转变。
3 结束语
跟随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风电行业的也发生着巨大的改变,风电机组运维管理通过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一方面加强了风电企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对于风电机组运维情况的了解能够更加及时和有效,减少了输电量的损失,提高了风电企业的效益,更是为我国风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徐进.风电机组运维管理的精益化转变[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7(25):88-89.
[2]王彩英.互联网+在风电运维中的应用[J].赢未来,2017(11):0279-0279.
[3]龚加志.风电场运维管理与运维模式探讨[C]//风能产业.2018.
关键词:风电机组;运维管理;转变
我国风电行业的发展,从技术的相对落后,到技术的飞速增长,到现在的将各项技术相融合,发展成为一个复合型的风电行业,风电机组运维管理的转变,带动了整个风电行业的发展方向,精益求精的风电运维管理,对国家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都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1 风电机组运维管理的作用
风电机组运维管理从风电企业的角度来说,减少了风电企业的运营成本,改善了风电企业的经营状态,节约的运营维护成本,可以投入到技术的研发上,增加风电企业的效益;从风电机组的角度来说,风电机组运维管理,能够有效的监测风电机组,及时的更新风电机组易磨损零部件,增加了风电机组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加大了输电量,减少了输电量的损耗。
1.1 预防和纠正作用。風电机组运维管理的第一个作用是预防和纠正作用,在风电机组运作过程中,时长会出现一些问题,这类问题还没有对风电机组的运行造成影响,没有引起风电机组的故障问题,因此风电机组运维管理需要对这些问题提前进行纠正,避免造成风电机组故障的发生。任何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都会出现磨损的现象,风电机组也不例外,风电机组在运行的过程中,会不定时的发生因磨损引起的故障,因此,对于风电机组因磨损出现的故障,应提前进行易磨损部件的清洗和更换,对易磨损的部件和部位进行重点标注,定期检查监测。
1.2 监测作用。监测作用在风电机组运维管理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风电机组作为机械设备,经常会发生一些故障,因为对风电机组实时监测,可以及时的发现风电机组出现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维修,同时也为风电机组故障的预测做准备。
1.3 预测作用。风电机组的运行有属于自己的生命周期,风电机组的生命周期特征相对明显,有些问题的发生使不可避免的,通过技术水平的提高只能减少问题的发生,却不能使问题消失,是机械设备就会有故障发生的可能。风电机组运维管理通过对风电机组生命周期的跟踪监测,对风电机组可能出现问题的时间、部位、状态进行分析和预测,在根据预测的结果和实际发生过的故障进行结合研究,提出有效的措施,对风电机组进行维护,提前规避一些故障的发生,保证风电机组的正常运行。
2 风电机组运维管理的转变
风电机组运维管理的转变是从通过大量的人力进行现场勘查,到利用数据信息进行实时监测,风电机组的运维管理的这一改变,是与当代信息化技术相结合,形成“互联网+”的风电机组运维管理模式,全方位实时监控,对风电机组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测和警报,对风电机组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示,以便后续的维修护理,减少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风电机组的安全性。制定云中心和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研发风电机组报表自动上报系统、智能故障诊断系统、维修决策支持系统和运维策略优化系统,进一步强化风电机组精益化运维管理,保障风电机组运行效率和经营效益最大化。
2.1 构建三级监控体系
三级监控体系是将总部运营、各省、项目这三个中心进行实时监测控制。总部运营监测中心负责对风电整体情况进行监测,包括设备发电性能分析和场站效能分析;研究故障模式、表征、规律,对关键部件进行故障预警;对产业进行大数据分析,为运营决策提供技术保障。省集控中心负责对所属场站运行进行监控,包括接收、转发各级调度指令,与电网调度及相关场站进行业务联系;对场站的安全生产运行进行监督、指导、支持;对所属场站总有功及总无功进行控制调节等。项目集控中心负责接收省集控中心指令并执行操作,包括场站内变电站日常巡视、维护和操作;对升压站设备健康状况统计、分析、反馈、跟踪;对场站日常值班及报表核对等工作,提高了风电机组的运行安全系数。
2.2 强化三级对标管理
为了使风电机组精益化管理工作持续开展,制定“总部-省公司-风电场”三级对标管理体系,明确发电量、限电量、利用小时、综合场用电率、计划停机损失电量、非计划停机损失电量、降容损失电量七项KPI关键指标。通过月度、季度和年度对上述七项指标进行对标管理,查找风电机组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制定问题解决方案,进一步提升风电机组精益化运维管理水平。例如,风电机组散热的能力较差时,会导致风电机组的电量损失较大,通过三级对标管理发现可以发现这个问题,并根据散热能力差的问题进行相关部件的具体检测,通过维修或者更换部件的方式提高风电机组散热能力,减少风电机组的电量损失,增加风电企业的收益。
2.3 提升研发水平
制定研发管理规定,实时监控机组运行KPI指标,抽取运维核心报表。开展了风电机组振动、油液、绝缘、金属等八项技术监督,管控风电机组的运行状态。建立运维技术监督体系,打破传统定期检修维护思维,防止设备过维护和欠维护;应用海量数据,总结各类型设备的运行规律,分析设备异常运行的各种关联信息,深入挖掘各类关联因素的内在规律,建立设备各类频发故障的预测预警模型,指导各场站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性维护维修。基于风电机组运行数据,建立各类机组的故障预测预警模型,将大数据预测预警结果与设备技术监督评价相结合,对机组进行预防性维护维修。
研发水平的提高,对风电机组的各项指标进行抽丝剥茧的监测,能够发现更深层次的问题,根据问题进行维护和维修,对风电机组的运行提供了保障。
通过建立三级监控体系、强化对标管理和提升研发水平三个维度,着力打造信息化、标准化、智能化的运维管理,形成风电机组精益化运维管理体系。风电机组运行数据分析、运行状态监测、发电性能分析、效能分析四个技术团队为风电机组精益化运维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保障,更合理地指导风电场运维人员有针对性地对每台机组的运行规律和故障特征开展精维护工作,提升检修维修水平,减少非计划停机时间,降低突发性重大事故的风险,降低机组的运行维护成本,有助于实现风电机组从定期维修、故障后维修向状态维修和预测性维修转变。
3 结束语
跟随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风电行业的也发生着巨大的改变,风电机组运维管理通过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一方面加强了风电企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对于风电机组运维情况的了解能够更加及时和有效,减少了输电量的损失,提高了风电企业的效益,更是为我国风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徐进.风电机组运维管理的精益化转变[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7(25):88-89.
[2]王彩英.互联网+在风电运维中的应用[J].赢未来,2017(11):0279-0279.
[3]龚加志.风电场运维管理与运维模式探讨[C]//风能产业.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