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永无止境

来源 :科学24小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me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浩瀚宇宙,灿烂星河,有多少人心向往之。我国明朝有一位官员本名叫陶成道,任职“万户”,人们也称他为“万户”。万户拥有一颗探索太空的热忱之心。据史料记载,万户在一把座椅的背后,装上47枚当时能买到的最大火箭,命他人把自己捆绑在这张椅子上,他自己的双手则各执一个大风筝,然后叫他的仆人同时点燃47枚大火箭。但是火箭刚升空不久便爆炸了,万户也为此献出了生命。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火箭冲向太空的英雄。虽然他的努力失败了,但他却是借助火箭推力升空的第一人,因此他被世人称作“真正的航天始祖”。
  火箭虽然很早就出现在人类的历史舞台上,但是将它作为运载工具使用的历史并不长。人们通常认为被用作运载工具的火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才出现。现代火箭的产生和发展是建立在大量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基础上的。由于液体燃料燃烧的理念和技术问题都比固体燃料简单,所以现代火箭开始是用液体燃料的。苏联、德国和美国都有代表人物在研制火箭方面取得过杰出成就。
  1926年3月16日,美国火箭研制先驱、科学家罗伯特·哈金斯·戈达德在美国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枚液燃助推火箭。这枚火箭成了现代火箭的鼻祖,液体推进剂的可行性得到了证实。自此火箭开启了空间科学的新篇章,為人类更多地了解、探索宇宙做出了杰出贡献。
  历史的车轮行进到21世纪,特斯拉公司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创办的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公司)创造了一个人类航天史上新的里程碑。美国当地时间2015年12月21日晚,SpaceX公司发射的“猎鹰9号”火箭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成功实现第一节火箭软着陆,从而开创了火箭从太空直接垂直回收的历史。可回收火箭技术的诞生,为人类大规模进行空间开发和利用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探索宇宙奥秘的脚步就一直没有停歇过。从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提出液体推进剂火箭的构思到加加林冲出地球,再到探月、登月,直至探索火星的奥秘,人类借助火箭这部登天的“云梯”,正一步一步地撩开宇宙的神秘面纱。
其他文献
垂直迁移去觅食  一提到动物迁徙,我们通常会想到塞伦盖蒂大草原上奔腾咆哮的角马大迁徙,或是4代帝王蝶耗时6个月飞翔4000千米穿越北美史诗般的迁徙之旅,又或是数十万只企鹅克服艰难险阻橫穿南极洲的长途跋涉。其实,海洋动物的迁徙也蔚为壮观,毫不逊色。在全球海域范围内,每天晚上,无数小型海洋生物在夜色的掩护下从海洋深处向上迁移数百米,游到海面获取浮游植物为食,其中有比米粒还小的甲壳动物、透明的水母、血红
对物质结构的探索物理学是一门非常古老的学科。几千年前,哲学家们就在思考世界到底是由什么构成的。古希腊人从空间的角度来思考这一问题,继而想到了物质的结构。芝诺认为空间是无限可分的;留基伯则认为空间不是无限可分的,而是由无数“不可分”的微粒组成。德谟克利特认为世界是由空虚的空间和物质组成的,而后者是由无数不能再分的、看不见的微小原子组成的。亚里士多德进一步提出物质是由“水、气、火、土”四种元素组成,天
发现“氢行星”  假若你在太空使用望远镜观测地球,你就有可能找到地球表面存在生命的证据。你会从光谱中发现地球大气中存在丰富的氧和甲烷。氧具有高度的活性,能将甲烷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产生的副产品。甲烷则暗示着生命的存在,一小部分产生于地壳缓慢的地质学过程,大多数是各种古老微生物的排放物,还有一些来自于沼泽、农作物及动物的消化过程。  然而在宇宙中,和地球相似的行星并不是很多,于
“抗击病毒,从我做起”,对战胜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来说很重要。在被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命名的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COVID-19(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爆发的严峻形势下,一些简单的个人防护措施,如出门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不聚集,不扎堆,都已被证实是遏制病毒传播的有效措施。如今,研究人员通过测试,用实验数据证明了这些阻止病毒传播措施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阻止新冠病毒传播背后的
日前,我国科研团队从10名康复期新冠患者身上分离和识别出单克隆抗体,发现有3种抗体显示出针对新冠病毒的中和活性,其中一种被命名为4A8的单克隆抗体表现出高中和能力。中和抗体是机体应对抗原刺激而產生的具有保护作用的一类抗体。目前,全世界多个科研团队针对新冠病毒的药物设计和机理研究,聚焦在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受体结合域。我国团队的此项研究则是通过识别刺突蛋白N端结构域的高效中和单克隆抗体,发现了N端结构
英國天文学家最近发现了一颗新型天体,正在与一颗遥远的恒星“共舞”。该天体可能是一颗气态巨行星的内核,让他们得以首次管窥此类行星的“内心”,从而揭开其形成演化之谜。研究人员称,诸如木星和土星等气态巨行星被称为“类木行星”,在这些行星上,浓厚的氢气和氦气包裹着一个固体内核,但以前从未有人看见这些固体内核,最新天体据信是一颗气态巨行星浓厚大气层被剥夺后留下的固体内核。
近日,俄羅斯科学家从海星中分离出了新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甾族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对乳腺癌和大肠癌细胞具有抗肿瘤活性。海星中天然的甾族化合物被视为神经退行性疾病,例如阿尔茨海默氏症的阻滞剂。目前科学家已查出,新发现的物质分子还阻止了肿瘤细胞的分裂。下一步,他们计划在甾族化合物的基础上研发具有改善药物特性的分子。
近日,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材料——锑晶体,可使锂离子电池在不牺牲电池寿命的情况下,拥有更多的能量。据介绍,锂离子电池通过在兩个电极(负电的阴极和正电的阳极)之间来回传输离子来产生电力。但在目前的状态下,增加锂离子流动的努力因阳极材料的老化而受阻,阳极材料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会膨胀和收缩,导致更大的压力,从而降低电池的寿命。而纳米材料锑晶体中空的空隙可以适应电池充放电时的体积变化,同时提供稳定的外表面,从
2020年7日23日12:40,海南省文昌市龙楼镇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担任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从而开启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行星探测的第一步。“天问一号”的成功发射,再次唤醒了我对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极大关注和浓厚兴趣,勾起了自己当年采访航天英雄杨利伟时的美好回忆。时光倒回2006年1月14日下午,由浙江省平湖市委、市政府和中国航天博物馆
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许多知识好像都能明白,却很难牢记。那么,到底有没有能让我们牢记学过的知识的方法呢?在上期我跟大家分享了一些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那么本期我们就来聊一聊,如何通过善用思维导图来提升我们的记忆力。传统复习与记忆方法对着教材一页一页地背诵,或拿着课堂笔记一行一行地回顾,看完之后,便开始题海战术……这是很多同学常用的传统复习和记忆方法,但这样的方法是很低效的。其原因有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