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后,精品课才有吸引力

来源 :新华月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ting0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各地开学时间陆续确定,暑假即将结束,在线教育机构的流量大战也将转入下半场。一些学生可能随着开学和线下培训机构的开业而回归线下。如何走得更远,成为每个在线教育公司必须面对的问题。
  有些在线教育公司已经意识到,要慢下来,做好长跑的准备。在这个过程中,依托日新月异的科技,直面发展中的痛点,拥抱未来的变化。

守住教育初心


  “互联网 ”兴起后,为教育这个慢行业带来了快节奏,一场场流量大战尽显互联网本色。增加流量,扩大规模,成为头部企业,是每个互联网企业的野心。
  作为互联网连续成功的创业者,火花思维创始人兼CEO罗剑深谙互联网的玩法,但他却称自己一直在抵制诱惑。
  “没有足够多的好老师,就不要开那么多班;不能服务这么多人,就不要先拉进来这么多用户。可能是因为竞争大导致压力大,因此有些公司会做一些变形的动作,的确失去了当时的初心。”罗剑说。
  罗剑闯进教育行业的动力来自自己的孩子,想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这也是他的初心。在他看来,一般互联网企业是机器服务人,但在线教育是人服务人,也就是得提供一定的人力资源,才能服务好用户。
  一般来说,在线教育有4种模式,一对一、小班课、大班课及AI课,这4种模式之间有很大区别,发展模式也不一样。
  火花思维主打小班课,罗剑告诉记者,今年的疫情确实让公司获得了更多用户,但火花思维一直在控制增长。“我们是人服务人的行业,每个月能招聘、培训的老师有限。为了用户体验,宁愿慢一点也要将品质做出来。”
  掌门教育首席执行官张翼也强调慢下来,沉淀出优质的产品。“过分关注流量的增长,可能会干扰企业对核心动力的聚焦。”他认为,“不怕慢”,沉下心踏实钻研,才能实现产品最优质化,教学效果才能做到最好。

人才是挑战


  今年7月,人社部公布了9个新职业,其中,在线学习服务师备受关注。对于在线教育公司来说,在线学习服务师是他们的软实力。随着在线教育的井喷,人才争夺战也开始上演。
  在线教育头部机构的招聘势头十分猛烈。新东方称在春季招聘中招募3000余人,猿辅导宣布面向全社会开放一万多个就业岗位。掌门教育推出“万人云招扶持计划”,开放15000 就业岗位及100多個中高层核心管理岗位,辐射全国范围内就业需求,涉及教学教研、教务管理、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市场运营等多个领域。
  然而,优秀的人才是有限的。鲸鱼外教培优首席执行官吴昊告诉记者,公司最大的挑战还是人才。“我们各个模块能独当一面的核心骨干始终处于比较欠缺的状态。另外,像今日头条等跨行业进入教育行业的公司也在争抢人才,给我们招揽人才带来挑战。”
  罗剑也坦承,目前公司最大的问题在于如何持续招聘合格、优秀的老师。
  “随着公司规模扩大,作为企业需要不断挑战自己的管理半径。目前,公司有3000多名上课老师和1000多名辅导老师,这个数字到年底或许会增加到5000。但火花还是一个成立仅两年多的公司,对这样大体量老师的管理,需要我们不断努力。”罗剑说。
  他告诉记者,目前师资招募速度还不错,但随着学生数的继续增长,始终要面对如何招更多老师的问题。
  一些在线教育公司已经开始高薪抢人。8月5日,网易有道精品课发布了2021届校招职位,招聘信息显示,“高中大班课主讲老师”职位年薪50万起,优秀者年薪可超过100万,K12小初学段主讲老师薪资也在40万至100万之间。

产品为王


  虽然在线教育获得了爆发性增长,但对于孩子来说,网课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美。
  事实上,网课往往是家长购买,孩子学习。有些孩子在上了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厌学情绪,甚至可能产生心理问题。
  “家长对课程效果的追求是没有穷尽的。”子曰语文创始人涂矩说。孩子希望课程好玩有趣,家长希望课程有效,那么,好的在线课程只能二者兼备。
  “好的网课打磨是非常难的,趣味性和难度都需要打磨。很多内容在线下可以教,在线上就不适合教,如九连环。现在很多网络课程没有做好准备,从教学内容到教学形式都没有好好打磨,造成用户体验不好。”罗剑分析。
  “用户体验”是他反复强调的,也是他作为一个互联网人的心态。他认为,随着技术的发展,在线课程的效率和效果都会更好。比如,在线下的小班课,十几个小朋友一个班,每次只能请一个人回答问题、做演示。但在线上是各做各的,老师可以同时看所有人的演示,这是效率的极大提升。
  “做精品课程,每一节课都要重金打造,反复迭代,确保输出高品质内容。这些是线下学校和机构很难做到的,也是在线教育存在的价值。”好奇星少儿创客联合创始人战晓冰告诉记者,“在线教育公司重品质的同时重视服务,不断提高上课体验,才能走得更远。”
  “如果一个在线教育公司要长期地好好干下去,一定要注重效果、服务和口碑。”涂矩说,“不好好做产品,一味冲流量、拿融资,最后只会是一地鸡毛。”
  吴昊认为,在线教育产品包含3个方面,一是教材和课程,二是教师,三是教室(互联网产品)。“用户看重的首先是教师,其次是课程培养目标,互联网产品则是很好地赋能,提升用户体验和效果。”
  在他看来,无论是否有疫情,整个在线教育的发展趋势不会变,用户的需求依然是好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从长远来看,教学产品和效果好的机构,会获得更多市场红利,在竞争中处于更具优势的位置。
其他文献
“胆固醇”在人们心目中,如同“黄世仁”、“南霸天”一类恶人一样,全是一个坏字,其实是个误会。原来,我们身体内的“胆固醇”有3兄弟,按照各自与血液中脂蛋白结合后的分子量大小与形状,分别称为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与高密度脂蛋白。前两种可将游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脂肪的主要成分)从肝脏带出来,带到并沉积于动脉血管壁上,诱发动脉硬化。动脉硬化若波及到负责供应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就称为冠心病;波及到脑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何要强调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回顾统筹城乡发展历程,农村社会事业取得了哪些进步,可以从中得出哪些经验?今后如何进一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就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南京林业大学农村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高强。全面小康的最大潜力和后劲在农村  记者:在传统城乡二元体制下,城乡在公共服务方面有哪些不均衡?  高强:长期以来,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一直实行城乡分割的二元公共服务体制
近期党中央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国应对当前全球复杂经济形势的破题之道,是中长期经济发展思路的重大转变,也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必然选择。新冠疫情全球蔓延进一步凸显了经济依赖外循环发展的脆弱性。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我国经济发展思路的重大转变,体现了内外循环相对地位的变化,意味着未来对外循环的依赖度将相对降低。本报告将分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深意、
一问:保险有啥用?  保险的本质属性是提供风险保障。在家庭资产配置中,保险可以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25岁的北京市民计先生在去年一次体检中,意外查出一处问题,住院、手术花费约5万元。“这让我有了为自己增添保障的想法。”计先生说,经过一番了解,他为自己购买了一款住院医疗险和一款重大疾病保险,遇到意外情况时,能缓解经济压力。  近年来,随着百姓生活水平和风险防范意识不断提高,越来越多居民通过购买保险强
纸杯也能烧水,哈哈哈!怎么可能?用纸杯烧水,纸杯先烧着了,水怎么会开呢?科学课上,张老师说纸杯也能烧水,我不相信,决定回家做实验探个究竟。  说干就干,回到家,我把材料准备好,便开始做实验了。  我把两个高度一样的茶叶盒并排摆好,再把装了半杯水的纸杯架在这两个茶叶盒上,然后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纸杯下面。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随着时间的推移,水温越来越高,又过了几分钟,白气冒了出来,接着水泡越来越多
你有没有想过,从科研技术人员的实验室里,也能走出令艺术界震撼的精美艺术品?  近30年来,微纳米技术的发展给传统艺术带来了巨大冲击。小型化、微型化已成为当代艺术作品的重要特征之一,人们希望借助于微纳米等高科技手段,用极少的原材料或代价生产出更为丰富、更为精美的艺术作品。于是乎,敏锐的艺术家们借助显微镜和先进的微纳技术,在微观尺度上尝试人物塑像、人物雕刻、人物绘画等创作。  早在中国清代,雅士张潮的
“这些年,阿克苏每年浮尘天气只有30天左右,30年前得有120多天,那时的百姓一年1/3时间在浮尘中生活!”被问及新疆阿克苏最大的变化,当地一名司机这样对记者说。  新疆阿克苏,地处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北缘。1986年,阿克苏地区启动实施柯柯牙荒漠绿化工程,在荒滩戈壁上建成了长25公里、宽4公里的防风治沙“绿色长城”。昔日“漫卷狂风蚀春色,迷梦黄沙掩碧空”的阿克苏,如今已成“风拂杨柳千顷绿
餐饮浪费不仅出现在餐馆堂食中,在外卖消费中也比较普遍。  在一些网上外卖平台订餐,有的餐馆配餐分量比较大,消费者吃不完,只好扔掉。还有些商家为了促销,设置了达到一定金额免配送费、“满减”等活动,消费者为了享受优惠刻意凑单,结果导致不少食物被浪费。不过,由于外卖餐食都是餐厅制作好后,点对点配送到家里、办公室等场所,浪费情况不容易被察觉。  消费者在网络点餐时,主要根据图文展示信息做决定,在分量方面很
对于在线教育来说,今年是始料未及的一年。  受疫情影响,学生们被迫转到线上学习,在线教育迎来井喷。在线教育公司纷纷按下快进键,原本可能要几年才能实现的增长几个月就实现了。  然而,祸福相倚,尚未打磨好的线上课程可能让学生水土不服,短暂接触后坚决放弃。还有,由于线上学习体验不佳,也让一些公司失去用户。  互联网基因的植入,让教育机构一改往日低调姿态,大张旗鼓地打起营销大战,铺广告、抢流量、找代言、上
疫情发生以来,随着学校停课、线下培训机构持续关停,大量学生转入线上学习,在线教育机构迎来井喷式发展。  与此同时,行业竞争也愈发激烈。铺天盖地的广告、大量推出的免费课,再加上“打卡0元学”等营销,今年在线教育机构频频掀起流量大战。  便利是很多家长选择在线教育机构的原因,但是,在线学习的体验能否支持学生继续选择?疫情过后,在线教育机构还能持续火爆吗?什么样的机构能笑到最后?烧钱买流量  对于教育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