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变构教学的特征分析

来源 :开心素质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13_y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变构学习是对学生在学习中所碰到的各种影响学习的因素的有机整合,将对学习有干预的因素适当的调整改变,让学生可以真正学会如何理解运用知识。
  一、对变构学习的概述
  (一)变构学习的概念
  瑞士著名的生物学家、科学教育专家安德烈·焦耳当在化学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变构原理,他将该原理应用到教学中便形成了变构学习模型。变构模型本身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相互矛盾的地方,这其实是来自学习者本身,学生在学习新概念体的同时还要对原概念体内容选择性吸收。对于该体系的认识,在不同的角度,其意义也是不一样的,从学习者到学习环境它是一种有效工具,从环境到学习它可能是障碍。
  (二)变构学习模型的特点
  变构学习模型是焦耳在对不同的学习理论进行多次验证分析,不断地总结后发展而来的变构学习模型,它包含着不同的建构主义学说,比如巴什拉的“认知论断裂”与“认知论障碍”以及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这些理论实际上早已被许多英语教学者利用,实践到他们的各种教学实证研究的理论中。变构学习模型理是对这三种理论的择优选取,它从教学的各个角度去考虑,改变教学中各个参数的设定,对影响英语教学任务的各种不利条件,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进而更促进学习。变构模型有意识的促进学生去思考,它培养学生从优秀的教学中学会学习,而不是单纯地从教师那里接受知识。
  二、英语变构教学的特性分析
  如何才能将变构学习模型,顺利地实施到英语教学中去,这是需要经过教育者对变构学习理论更加深入的研究,全面把握英语教学的特征以及各环节相互配合要点。
  (一)英语教学的概念广泛
  变构教学模型中的最关键的要素是概念体,它是学习者接受新知识的建构工具。与其他的学科相比较,比如高等数学中的“集合”,物理学习中的“相对位移”等,这些概念体都是相对可控的宏观量。然而在英语教学中,练习运用词汇、句型和口头及书面表达等是重点的教学,话题的作用只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在这种条件下,任何一个新的词汇,都有可能引发出学生的概念体,让学习者对概念产生疑惑。然而初中每节英语课堂中,有着大量的新词汇、新句型应用,这对激发学生的头脑思维活动极其有效。学生还需要对英语课堂提到的习俗、环境等内容进行联想或想象。这样学生都处在一个氛围极为压迫的英语环境中,他们可能会产生逆反心情,所以应该尽快限定英语课堂的范围,同时掌控对学生思维的干预因素,这是变构教学应用到英语教学的先决条件。
  (二)英语学习者对原有概念极为固执性
  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会逐渐形成一些学习习惯,例如培养英语口头表达能力,那么他们会参加学校的演讲活动或在课堂进行互动对话等,但是在进行这些方式后,可能会让某些学习者产生一些疑惑,认为“英语学不到什么东西”,他们的英语词汇量没有上升反而下降了。这其实是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误解,词汇量的增加不等于英语技能的提高。所以,加强对学习者思想中,英语学习概念系统的解构是十分必要的,应用变构原理,在教学环境中需找寻新的英语知识应用途径,然后建构以英语知识应用为目的学习观念。
  (三)英语变构教学中“知识”具有特殊含义
  英语知识是指单纯的英语词汇、语法知识,还是指运用英语听、说、读、写的技能?这直接影响到概念体这一核心要素的定义。英语教学是很难把每一个单词或句型,设定成相对合适的学习情景,来促使学生对知识产生疑问。那么,如何才能在英语变构教学中,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让学习者对语言知识能够有比较深刻的认知和反思,对各种应用情景建立其相对密切的联系,这时就需要不断加强对“原语言知识”的“新情景应用”,从而使学习者可以激活概念体,更加自如的提炼知识。所以,英语教师的任务重点是对“英语应用情景”的多角度的开发,这是变构教学对教师角色提出的新要求。
  变构学习模型认为学习是一个“解构”和“建构”互相配合的过程。学习者需要根据原有的概念体来重新认识新知识,这中间就要学会如何调制新知识,尽量不要让它对原有概念体产生对抗。英语学习是个相对复杂的过程,变构学习模型可以便于学习者,去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一些学习障碍,还能在教师设计变构教学环境时对其指导,并对学习者的思维进行干预,最终达到影响学习者概念体转化、知识活用的目的。然而,因为英语教学存在的各方面因素,英语变构教学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所以需要更多的教育学者结合英语教学实践,进行更深入细致的探索,进一步完善变构教学与实际英语课堂的配合。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第八中学)
其他文献
吉安,古称庐陵、吉州,元初取“吉泰民安”之意改称吉安。素有“江南望郡”“金庐陵”“吉州福地”“文章节义之邦”的美誉,在这片土地上浸润着深厚的庐陵文化底蕴。  坐落在这块土地上的吉安市吉州区保育院始建于1955年,历经三次搬迁,是吉州区教育局主管的省级示范性幼儿园。近年来,保育院认真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强化幼儿园管理,在硬件投入、软件提升、公众形象、社会认可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耀眼的
期刊
【摘 要】执教古诗《归园田居》(其三)的课堂,产生了两个“高潮”,引发了笔者相关的“感”与“惑”。  “高潮”一(美读)缘起美趣美图的激发;在此兴味盎然之美读时机,通过一个相关的挑战性问题的探讨[“道狭草木长(zhǎng)”还是“长(cháng)”]引发本节课的第二“高潮”——辩论。至于此问,笔者倾向于质疑教材所给的注音,初步认为答案宜选后者,但唯恐思虑不周,特征询各位同仁、专家之高见。此即本课之
期刊
习作是表达和交流的工具。但不少学生怕写作,更怕教师在字数上提出硬性要求:300字、400字……写不够只好用废话来凑数。  学生畏惧习作的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为无话可说,其二为不知如何写。  课余笔者经常阅读教学书刊,偷学名师作文教学的妙招。无意之中看了一篇屈太侠老师的《抢橡皮》,看了这篇教学实录,再回忆笔者以前上过的类似作文课《击鼓传花》,不得不感慨:“名师不愧是名师。”笔者迫不及待地依葫芦画瓢,
期刊
【摘 要】在韩愈的《师说》中,他把教师定义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诚然,对于知识的传递,教师的教授是很重要的中间环节。如何让学生更好通过教师更好的汲取书本知识,教师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课堂效率 气氛 方式 内容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无论是近代的私塾还是今日的教室,都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老师负责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教学计划,而学生能否消化到课堂上的知识则是一个疑问
期刊
【摘 要】语文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落实,又要注重基本学习技能的形成,更要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要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学有所感。  【关键词】语文 创新 技能 情感  语文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落实,又要注重基本学习技能的形成,更要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为了落实“双基”目标,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在实践教学中我作了一些尝试和创新。  五年级上册的第一篇课文是《窃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完善,我国小学课堂也开始变得更为趣味化。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该如何推进生态化课堂的构建?本研究将主要针对小学语文生态化课堂的构建方面的相关内容做出简要分析,希望所得结果能够引起大家的关注和重视,也希望本研究能够为相关的领域提供可行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生态课堂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上,通常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是相互孤立的,这其中所透露出来的问题就是教师和
期刊
【摘 要】 所谓“错题集”就是要求学生准备一本笔记本,把平时容易做错的典型性习题找出来,以考纲和典型模拟题涉及的知识点为依据,或按照错题的错误类型分类整理在笔记本上。它既是学生积累学习经验和学习资料的宝库,又是提高考试质量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错题 知识点 分类整理 笔记本 查漏补缺  教师通过新授课、练习课、作业和考试等形式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了解,通过对作业情况的检查批改、学生各种试卷的批阅
期刊
在北京市教委、教育督导室的关心支持下,朝阳区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动态配置、高位均衡”的原则,以质量为核心,以硬件改善为基础,以软件提升为关键,以优质带动为重点,以机制构建为保障,确立了“均衡发展三步走”战略构想。几年来,全区上下一致,戮力同心,大力推进全区优质资源均衡配置与城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北京义务教育发展史上刻下了鲜明的历史印记。  民生工程之首:顺应民心的使命自觉  作为北京市一
期刊
当代中国社会道德共识说到底是当代中国全体成员利益反映在道德领域的集合。中国梦是这一集合的最新表述。  一、中国梦的基本内涵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复兴梦,它既强调要追求国家与民族的整体进步,又强调要实现个人的幸福生活。国家富强是中国梦的首要内涵。中国近现代史证明,国家不强盛,人民的幸福就得不到保证。民族振兴是中国梦的应有之意。中国近代以前是世界的楷模,是世界竞相学习的典范,但没落的清王朝使得中华民族
期刊
大学生的就业与指导工作,是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要教学组成部分。如何帮助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做好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是当前大学生就业与指导工作普遍面临的问题。本文根据我院中医临床类大学生的就业与指导教学特点,阐述就业与指导工作的必要性、就业与指导工作探索,并结合本人多年来就业教学工作经验,研究如何做好中医临床类大学生(以下简称大学生)的就业与指导,为今后大学生更好地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