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高龄肺癌化疗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到2013年5月收治的80例高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患者仅给予普通护理。分析对于患者的护理措施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都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护理的满意情况方面也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肺癌化疗患者进行舒适护理能够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更好的效果,并且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 舒适护理 肺癌化疗患者 护理满意度
肺癌肿瘤科中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肺癌往往发展到晚期才会有较为明显的临床症状,所以一般确诊发现已经错过了治疗的最好时机,同时肺癌的预后不佳,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负担[1]。如今对于肺癌,大多数医疗机构都采取化疗的方法,但化疗有一定的副作用,无法最大限度地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专门成立护理研究小组为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肺癌化疗患者中应用的效果,由于现将研究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5到2013年5月收治的80例高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男性患者5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为59到81岁,平均年龄66.7岁。所有患者均通过组织病理学确诊并根据UICC制定的肺癌TNM临床分期分为ⅢB期以及Ⅳ期,ⅢB期52例,Ⅳ期38例。所有患者中由肝转移4例,由浅表淋巴结转移8例,由胸内淋巴结转移10例,由肺内转移7例,由腹腔淋巴结转移8例。所有患者均无药物禁忌证。两组患者在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于对照组的病人进行普通护理,内容为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普通程度心理干预、饮食之道和恢复锻炼;观察组患者此基础上给予更人性化的舒适护理。首先,在手术完成后要保持患者体位舒适,适当抬高患肢,采用平卧位或健侧卧位以免患肢肿胀,促进血液循环。对于患者疼痛的部位可以采取冷、热敷的方法,冷敷可以促进局部麻醉效应从而减少炎性水肿,热敷可以缓解肌肉痉挛从而增加疼痛处血液供给。其次,保持患者生活环境的整洁,多进行沟通。平时多鼓励患者看电视、读书看报、听听优美的音乐等,从听觉上分散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此外,用石蜡油作为媒介,定时给患者患肢进行局部按摩,通过触觉刺激来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2]。手术后指导患者进行一定的放松训练,慢节奏的呼吸松弛训练也可以帮助患者抑制疼痛,在情况好转后可以开展早期康复训练,康复训练的目的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提高护理质量。物理护理能够获得很好的成效还需要心理疏导的辅助,舒适护理干预重视患者行为和心理因素的有机结合,鼓励患者正确应对伤痛,消除恐惧心理并积极配合护理。
1.3 评价标准
手术后6、12、24、72小时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评估,统计疼痛的患者数;手术后对患者进行满意度的问卷调查,满意度采取百分制,80分及80分以上为满意,80以下为不滿意。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都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一。观察组在护理的满意情况方面也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二。
表一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表二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例)
3 讨论
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且早期没有明显临床症状的恶性肿瘤,其复发率和转移率比较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会造成严重的损害[3]。在本文研究中,经过对于患者资料的分析对比发现,患者大多数都伴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基础疾病,主要为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机率最高,经研究,发现患者有长期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情况,气道有不同程度的破坏,从而增加了受感染的可能。肿瘤患者负性心理反应较高,通过舒适护理可以帮助患者身心达到最佳状态,更好地配合治疗,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治疗的顺利进行。在舒适护理中,辅助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放松全身的肌肉,从而减轻疼痛。通过按摩的方法对患者的患肢进行物理刺激,可以加速血液循环,扩张血管和淋巴管,增加血液和淋巴液的流动,促进组胺、前列腺素E等炎性致痛介质的疏散和吸收,防止血管、肌肉组织的痉挛,降低周围血管的兴奋度。同时,心理上的疏导能够让患者感觉更加重视和关心,加强语言的沟通可以帮助患者消除紧张焦虑的情绪,从精神上舒缓患者的伤痛,从而提高护理的满意度。舒适护理模式将护理工作由简单的技术操作向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转变,是更为主动的护理服务,是人文关怀在护理实践中的重要体现,是对整体护理内涵更进一步的补充、完善和升华[4]。在研究调查结果中,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与相关文献研究结果一致,充分说明了舒适护理在肺癌化疗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优势。
综上所述,对于肺癌化疗患者进行舒适护理能够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更好的效果,并且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余德爱.舒适护理模式在肺癌化疗病人康复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2,20(3):294一295.
[2] 杨群英.舒适护理对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35):32一33.
[3] 王云霞.培美曲塞二钠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腺型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3):41~42
[4] 项贤美.舒适护理对肺癌化疗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6):25一26.
【关键词】 舒适护理 肺癌化疗患者 护理满意度
肺癌肿瘤科中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肺癌往往发展到晚期才会有较为明显的临床症状,所以一般确诊发现已经错过了治疗的最好时机,同时肺癌的预后不佳,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负担[1]。如今对于肺癌,大多数医疗机构都采取化疗的方法,但化疗有一定的副作用,无法最大限度地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专门成立护理研究小组为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肺癌化疗患者中应用的效果,由于现将研究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5到2013年5月收治的80例高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男性患者5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为59到81岁,平均年龄66.7岁。所有患者均通过组织病理学确诊并根据UICC制定的肺癌TNM临床分期分为ⅢB期以及Ⅳ期,ⅢB期52例,Ⅳ期38例。所有患者中由肝转移4例,由浅表淋巴结转移8例,由胸内淋巴结转移10例,由肺内转移7例,由腹腔淋巴结转移8例。所有患者均无药物禁忌证。两组患者在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于对照组的病人进行普通护理,内容为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普通程度心理干预、饮食之道和恢复锻炼;观察组患者此基础上给予更人性化的舒适护理。首先,在手术完成后要保持患者体位舒适,适当抬高患肢,采用平卧位或健侧卧位以免患肢肿胀,促进血液循环。对于患者疼痛的部位可以采取冷、热敷的方法,冷敷可以促进局部麻醉效应从而减少炎性水肿,热敷可以缓解肌肉痉挛从而增加疼痛处血液供给。其次,保持患者生活环境的整洁,多进行沟通。平时多鼓励患者看电视、读书看报、听听优美的音乐等,从听觉上分散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此外,用石蜡油作为媒介,定时给患者患肢进行局部按摩,通过触觉刺激来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2]。手术后指导患者进行一定的放松训练,慢节奏的呼吸松弛训练也可以帮助患者抑制疼痛,在情况好转后可以开展早期康复训练,康复训练的目的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提高护理质量。物理护理能够获得很好的成效还需要心理疏导的辅助,舒适护理干预重视患者行为和心理因素的有机结合,鼓励患者正确应对伤痛,消除恐惧心理并积极配合护理。
1.3 评价标准
手术后6、12、24、72小时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评估,统计疼痛的患者数;手术后对患者进行满意度的问卷调查,满意度采取百分制,80分及80分以上为满意,80以下为不滿意。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都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一。观察组在护理的满意情况方面也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二。
表一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表二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例)
3 讨论
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且早期没有明显临床症状的恶性肿瘤,其复发率和转移率比较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会造成严重的损害[3]。在本文研究中,经过对于患者资料的分析对比发现,患者大多数都伴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基础疾病,主要为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机率最高,经研究,发现患者有长期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情况,气道有不同程度的破坏,从而增加了受感染的可能。肿瘤患者负性心理反应较高,通过舒适护理可以帮助患者身心达到最佳状态,更好地配合治疗,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治疗的顺利进行。在舒适护理中,辅助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放松全身的肌肉,从而减轻疼痛。通过按摩的方法对患者的患肢进行物理刺激,可以加速血液循环,扩张血管和淋巴管,增加血液和淋巴液的流动,促进组胺、前列腺素E等炎性致痛介质的疏散和吸收,防止血管、肌肉组织的痉挛,降低周围血管的兴奋度。同时,心理上的疏导能够让患者感觉更加重视和关心,加强语言的沟通可以帮助患者消除紧张焦虑的情绪,从精神上舒缓患者的伤痛,从而提高护理的满意度。舒适护理模式将护理工作由简单的技术操作向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转变,是更为主动的护理服务,是人文关怀在护理实践中的重要体现,是对整体护理内涵更进一步的补充、完善和升华[4]。在研究调查结果中,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与相关文献研究结果一致,充分说明了舒适护理在肺癌化疗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优势。
综上所述,对于肺癌化疗患者进行舒适护理能够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更好的效果,并且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余德爱.舒适护理模式在肺癌化疗病人康复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2,20(3):294一295.
[2] 杨群英.舒适护理对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35):32一33.
[3] 王云霞.培美曲塞二钠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腺型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3):41~42
[4] 项贤美.舒适护理对肺癌化疗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6):25一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