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视野下“以美育代宗教”之辩再考

来源 :美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ra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蔡元培公开发表“以美育代宗教”始于1916年江苏省教育会的演说,而非世人熟知的北京神州学会演讲.从媒介视角观之,“以美育代宗教”之说形成了从口语到印刷文献的媒介传播轨迹,并构建起民国时期以报刊媒介为主体的公共论辩空间.
其他文献
戏剧是世界文化长廊中的璀璨明珠,是经过几百年不断传承和创新而形成的,有着独特的魅力,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融媒体的产生发展,既给戏剧创作和传播带来了新的挑战,也为其提供了新的平台和媒介.如何在融媒体视域下找到戏剧创作的切入点,挖掘戏剧传播的潜能,将决定着戏剧在当下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状态.
制度理论视角下的强制性同构、模拟性同构和规范性同构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合法性难题、环境失衡风险高和共同体认知困境是广东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现实境遇.“十四五”时期,广东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完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合法性,“自下而上”主动变革顺应环境变化,凸显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类型特色优势.
在新时代的新语境下,高校推动文化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而实施文化育人的首要任务是构建科学先进的育人文化体系.职业本科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本科教育类型,其育人文化的内涵首先具有一般本科教育的精神性、创新性和地域性等共性特征,同时又具有技术性、职业性的职业教育类型特征.根据职业本科教育遵循劳动和技术的复杂性提升后的新工作场域逻辑,其育人文化在精神文化、技术文化、职业文化、创新文化、地域文化五个层面分别具有工匠精神、科技素养、职业素质、创新能力和本土意识的逻辑向度.基于职业本
我国老一辈资深民族音乐理论家、戏曲作曲家靳蕾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2月8日与世长辞,享年89岁.噩耗传来,业内无不为失去一位杰出、可敬的导师和专家而悲伤、痛惜.rn靳蕾历任黑龙江省文联作曲组副组长,黑龙江省评剧团(现齐齐哈尔市评剧团)艺术室主任、副团长,黑龙江龙江剧院作曲和黑龙江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主要从事戏曲作曲及戏曲音乐研究,是我国音乐界现今为数不多、同时在音乐创作和理论研究两大领域颇多建树和取得丰硕成果的音乐家,在评剧、龙江剧、二人转和单鼓等民族民间音乐研究、创作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艺术理念、
期刊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是我党在发展职业教育过程中凝结而成的重要思想,具有深厚的实践根基与高远的理论深度,并成为我党发展职业教育的一贯方针与政策底色.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话语内涵经历了“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等几种历史形态的演变.在新的历史时期,“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需要以“服务·适配”型办学理念为核心,强化职业教育基点的适应性;以“模式·要素”改革为突破口,增强职业教育过程的适应性;以“指标·主体”建设为重心,提
文章阐释了成人教育的内涵,从多元化的成人教育理论研究主题、系统性的成人教育学科发展研究、反思与评判的成人教育理论建设研究、多样态的成人教育研究方法研究等角度分析了成人教育的理论演进,并从实践价值、社会价值、本体价值三个层面论述了成人教育的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文章对成人教育研究提出了厘清核心概念、夯实理论基础、重视实证研究等未来展望.
技能人才培养是技能型社会构建的基础,而高技能人才培养则是其中的关键.文章以江苏省高技能人才培养实践为案例,通过分析江苏高技能人才供给能力不足、高技能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高技能人才培养投入不够、高技能人才培养环境不友善等现实问题,在综合考虑影响江苏高技能人才培养内外部成因的基础上,提出强化政府职能,持续优化高技能人才供给;聚焦体系建设,不断调试高技能人才培养布局;着力制度改革,充分彰显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统筹政行企校,大力夯实高技能人才成长基础等多方面的政策举措进行突围和突破,为我国其他省份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
教育分流政策为我国职教硕士培养的发展提供了政策背景和纵深发展的契机,在此背景下形成的独特培养体系一方面使得职教硕士具有区别于普通硕士的师范性、专业性、实践性,另一方面其对于优化类型教育体系、提升技能型人力资源质量、促进个人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独特价值.基于此,文章在分析职教硕士与其价值取向的基础上,从生源结构、管理机制、导师制度以及考核评价制度层面对我国职教硕士的培养路径进行了完善.
高职院校承担着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的重大使命,坚持立德树人,就是要聚焦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求,直面当前高职院校以德为先的立德树人培养理念不够突出、开放协同的立德树人工作机制不够完善、与时俱进的立德树人实施载体不够丰富的问题,立足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怎样的人,进一步明晰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理论内涵和价值内涵,并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过程、人才培养载体、人才培养主体、人才培养评价上体现立德树人的元素和要求,推进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建立适应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
高职产业学院深化产教融合需要依靠“岗课赛证”融通为发力点,有效促进工匠精神融入实践教学.“岗课赛证”融通的学理逻辑,即以产业学院为育人载体,以产业的“岗位”标准为起点,将产教融合的“课”作为融通的重点进行打造,并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金课”,实行“课证”融通、“课赛证”融通,培养高素质操作技能型、技术技能型、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融通于科技发展和市场需求、融通的标准贯穿于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和融通中间过程规范管理是“岗课赛证”融通的现实基础.而随着产业技术的发展,产业学院“岗课赛证”融通在“外环境”和“内环境”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