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缺失与对策研究

来源 :青年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l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时代发展下我国高等教育所取得的辉煌成绩有目共瞩,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与学生管理工作密切相关,是现阶段高校重点实施的内容。作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至关重要,这对于大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树立以及个性品质的完善都有着积极的影响。而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却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明显的教育职能缺失严重影响到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有序开展。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缺失;对策研究
  高校辅导员承担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是高校思政教育课程的实施者和承担者,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的实施水平。然而当高校辅导员在事务性工作方面承担过多,导致辅导员无暇顾及思政教育课程的开展,思政教育的实施效果很难令人满意。教育职能的低下不仅使得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表现出极大的滞后性,同时也使得大学生的思政观念形成遭遇诸多困境,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职能的完善亟需落实。
  一、当前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缺失的表现
  1、对思政教育职能界限划分不够明确
  思政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系统实施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思政教育课程的主要实施者,高校辅导员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高校辅导员的核心任务是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干预与指导,从教育与管理的双重角度体现自身的岗位职责。然而当前实际情况却是高校辅导员的工作重心过多地置于学生的生活管理与活动组织方面,思政教育的职能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体现与落实。比如高校助学金的发放、图书馆借书证的办理、学生宿舍管理中的违章行为、毕业生户口迁移问题甚至是学生的补考工作等都成为了高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内容,这不仅严重削弱了辅导员在思政教育方面的职能,同时也使得学生对于辅导员工作性质的理解出现偏差,认为辅导员就是负责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管理方面内容。
  2、思政教育的理论学习不够充分
  从当前高校院系以及班级管理的实施过程不难看出,辅导员几乎负责了班级管理所有的事务性工作,任何与学生有关的都成为了辅导员工作的重点,如此繁忙的工作环境自然导致辅导员无暇顾及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更不用说去学习和研究思政方面的理论学习内容。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理论基础显得相对薄弱,理论素养的滞后对于辅导员工作的开展也带来了一些困境,思政教育的感染力不强、教育内容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这些都是现阶段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职能出现偏差的主要表现。
  3、管理范围过于广泛削弱了思政教育的实施效果
  具体的思政管理方法方面大部分辅导员都沿用了传统的思政教育管理模式,通过学生干部来开展不同层次的思政教育内容,由于学生本身无暇顾及学习效果,加之与辅导员之间的沟通和联系不够深入,这些也导致高校辅导员在思政教育方面的教学渗透效果很难令人满意。
  4、辅导员在思政教育方面的威信没有形成
  从管理需要角度分析,高校辅导员由于专业限制较多,因此与学生之间的碰撞不可避免,甚至不少学生对辅导员产生了抗拒甚至是轻视的不良心理,辅导员威信难以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效果自然很难提高。
  二、针对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缺失的对策研究
  1、积极提升高校辅导员的思政素质
  思政素质是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政教育首要具备的内容,同时也是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实施效果的先决条件。高校辅导员在积极促进自身思想政治素质提升的同时还要对国家相关政策以及方针制度有较为完善的理解,能够对文化形势与经济形势的变化作出正确判断,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才能更好地实施大学生思政课程教育。除此之外,高校辅导员自身思政教育职能还体现在对思政教育理论方法的掌握方面,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角度对学生思想及心理发展进行必要的行动干预,这对于思政教育的实施影响深远。高校管理方面,应当完善自身的辅导员选聘环节,对辅导员岗位工作的能力及素质提出必要的要求,重视对辅导员工作能力和岗位责任意识的培养,将优秀的人才纳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当中。辅导员在实际上岗之前,还应当就相关学校管理工作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完善辅导员的岗位职责,经考核合格的辅导员才能正式进入岗位工作当中,这对于优化高校辅导员的岗位素质极为有利。
  2、从职业化发展规划方面突出辅导员的思政教育职能
  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的职业化发展规划主要是从内在工作动力激发方面完善辅导员思政工作的外部实施效果,从职业化发展方向督促辅导员工作的有序开展,突出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职能。此外,还需要从辅导员选聘及考核等方面重视对辅导员思政素质及职业能力的考查,在职业化发展道路指导下促进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责任心与管理意识的提升。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中职业化发展道路的规划不仅是对辅导员职业地位的肯定,同时对于思政教育工作实施效果的提升也有积极的促进意义,是现阶段突出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岗位职能的有效途径。在职业化发展道路指导下,高校辅导员应当积极构建自身的职业化发展目标,强化对思政教育的课程理解,完善辅导员专业化队伍建设,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开展营造更加人性化的实施氛围。
  3、丰富高校思政教育的开展模式
  高校辅导员在思政教育模式方面可以通过思政教育与公寓结合的方式展开,公寓作为大学生主要的思政道德实践场所,是辅导员思政教育实施的重要地点之一,同时对于解决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也有积极影响。除了公寓范围之外,充分利用网络的教育作用也极其重要,网络是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与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催化剂,因此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应当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利用网络教育的开放性与多元化特征合理组织自身的思政教育实施模式,加强网络思政宣传力度,切实提高网络对于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施的积极影响。此外,网上论坛等新媒体的出现对于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施也是一种发展机遇,高校辅导员应当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来辅助自身思政工作的开展,及时洞察学生的思想状况,提高思政教育实施的有效性。
  三、结语
  从上述内容分析中不难看出,教学改革的实施对于高校思政教育课程的开展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无论是从教育实质还是教学方法角度来看,高校思政教育都亟需变革,将辅导员思政教育的职能落到实处。思政教育课程实施过程中,辅导员应当坚持做到与时俱进,从学生的实际思政发展状况出发,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必要的指导与课程教育,不断创新高校思政教育的开展模式。我们在看到高校思政教育实施过程中取得的一系列成绩的同时,也应关注到其中尚待解决的问题,落实高校辅导员的思政教育职能,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有序实施。而辅导员自身也应提高对思政教育工作职责的理解,更加完善地确立高校思政教育的改革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国伟.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失落与归位[J].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
  [2]纪晨.浅析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不足的原因及对策[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1).
  [3]陈林,王祖荣.加强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意识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9,(8).
  [4]梁勤儒.感恩教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直面的课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4).
  作者简介:种超(1987.2-),男,河南沁阳人,长安大学,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其他文献
期刊
山东世纪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赵可胜我非常喜欢《青岛画报》。她浓缩了青岛的人文景观,愈来愈成为全国各地朋友认识青岛、了解青岛的窗口和桥梁。在此也想提个建议:是否可以在
期刊
本文以中国街头地画比赛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分析法.主要结论有:第一,街头地画促进了街头艺术的发展,改变大众对于绘画刻板的印象.第二,以随机展示模式带领
期刊
色彩在艺术设计中有着强大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是艺术设计领域重要的元素组成.色彩的合理应用能够增强设计的艺术性,同时也能提升艺术设计的实用性.所以,在艺术设计中要注重研
摘 要:采用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量表,无聊倾向性问卷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30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究这三个变量间关系,发现除亲和效能外人际交往效能感各维度和无聊倾向性各维度均不存在性别差异,且两个变量总分都不具有性别差异;人际交往效能感和积极应对均与无聊倾向负相关,消极应对与无聊倾向呈正相关;人际交往效能感对无聊倾向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关键词:人际交往效能感;应对方式;无聊倾向  无聊作为一种普
体育舞蹈也是体育运动的项目之一,它是体育与艺术的结合体.体育舞蹈的发展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对培养人们的审美意识以及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体育
摘 要:高校校园文化是高等学校长期形成并为全体人员所认同的校园精神、校园文化环境以及师生员工课余文化的总和。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建设  高等学校作为大学师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是他们成长与发展的综合环境。高校校园文化是高等学校长期形成并为全体人员所认同的校园精神、校园文化环境以及师生员工课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