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道、言事与援类引譬

来源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gtong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在宣传他们的道德理想时,往往采取譬喻或援引相类似的事物加以证明.这就是所谓通过"言事"而"言道".孔子、墨子、惠施、公孙龙等莫不如此.如果我们较好地掌握了"言事"与"言道"这二者的关系以及"引譬"、"援类"的思维方式,对于正确理解中国古代思想家们的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准确把握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犯罪客体是理解和认定危害公共安全罪的重要前提,但目前理论界对公共安全的性质及内容尚缺乏足够的和必要的关注.传统公共安全的定义并不能完全涵盖
作为一个传统的士大夫,刘光第缘何走向维新之路,其原因有三,第一是“三爱”思想,即爱国、爱民、爱乡,三者合一,促使刘光第在人生道路选择上将自身命运与国家、民众、家乡连接在一起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结合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形成了新的科学理论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不
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中,以人为本中的“人”和“本”都有着更为深刻和具体的含义,人力资源管理者要以教师人力资源个体和群体的需求为根本和目的,区分和理解其生存需要、情感需
中篇:为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引入完整的工业设计体系通过前文的分析,我们已经对中国工程机械企业面临的工业设计问题有了一定的宏观了解,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如何逐步展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