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核心素养引领教育教学改革分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就是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如何以核心素养引领教育教学是各个基础学校最应该重视的问题,对于教育来说就是一种社会活动,也是一种可以促进人们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有利条件,教育的主要方向和目的要明确,运用正确的方式进行核心素养教育,提高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本文分析在教学中核心素养教学的主要意义,并且提出在教育教学中引入核心素养教学的良好方式。
  【关键词】核心素养  引领教育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013-02
  在基础教育中核心素养教学方式是比较重要的,核心素养拥有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综合素质、三维目标等良好的特点,也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发展性,增强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学生在考试中的应对能力和未来在社会的适应能力。在进行核心素养教育时也要收集相关的意见与建议,让核心素养教育更好的服务教育体系,并且要將核心素养的测量与评价体系进行完善,提高基础教育的整体教学质量。
  一、核心素养的基本概念与内涵
   学生核心素养的观念,这一规定是通过世界教育改革中不断的探究、摸索和实践得出的概念,对于它的定义却无法准确的提出。核心素养主要说的功能是以具体科学课程标准为基础,教育过程要满足科学教学的规律规定为具体标准,这样对于教学过程中“如何教”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核心素养理念是以人的全面发展观点提出,可以良好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适应社会需求的这一目标,在根据学生发展的规律与规定,在根据教育经历过后的基本素养与能力,这样对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也可以解决。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不同方面的功能要求是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涉及到的部分,它保障了学生在未来社会的适应力、促进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并且能实现学生未来的全方面发展的目标。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个人发展的目标,也能对社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对于知识与技能的含义主要是科学领域上的知识或具体的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主要满足了人们的基本生活的需求,对于生活中的工作和学习等基本问题可以进行解决。但是核心素养相对含义比较广阔,素养指的并不是某一科学知识或基本技能,是通过个体的积极主动的态度,通过有效的方法获得的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它可以良好的满足人的基础生活需求,也能良好的促进个人追求生活的目标,也能促进个人发展和生活活动的良好参与。核心素养教学体系也能增强学生对考试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成绩。良好的素养有助于学生的升学或者更好的促进未来工作能力,获得良好的素养可以对学生的个人发展铺平良好的道路,让学生对社会发展的变化更加适应,打下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良好基础,也对社会的发展出一份力。
  二、核心素养引领教育教学的良好方式和建议
  (一)在核心素养的选择上要注重发展性、时代性和一贯性
  对于学生具备的关键能力、知识技能与态度情感等重点都是学生的核心素养在个体与社会中体现的,它的主要内容是根据所有教育进行设计,通过不同阶段和教育机构进行连续向培养,从学生的幼儿时期到成人过程中教育培养不要间断,在根据不同的教育阶段衔接培养实现学生的核心素养。所有在养成学生的核心素养要从小培养,为学生对了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核心素养具有宏观的教育目标,其基本理念与价值相对稳定,在进行核心素养培养中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进行调整,要保持与时俱进的态度进行核心素养培养。例如在小学教育中,在进行小学数学(人教版)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核心素养体系与现阶段的教学理念进行数学教学,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让学生更好的进行数学学习,在数学考试中,学生可以更好的运用在课堂中所学内容,提高整体数学成绩,实现学生的全方面发展,所以在建立核心素养体系时要集合时代发展的趋势,这样可以良好的体现核心素养的时代性、发展性和一贯性。
   (二)建立核心素养体系要广泛征集相关意见
  过去的教育创建和修订中都是通过教育专家来制定的,制定的标准比较适合教育体系的基本规律与原则。在教育体系中进行核心素养体系的建立的问题上,是关系到人们教育权利,也关系国家战略与党的教育目标。在建立核心素养体系时要通过不同群体的意见与看法向结合,实现核心素养体系的重要意义,更好的为教育体系等不同体系进行服务。
   (三)改进考试模式,完善核心素养评价与测量体系
   首先要不断的完善校内的考试模式,以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在考试中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能力考评,避免片面化。其次,核心素养也具有测量性,对学生在核心素养模式中的表现和规定进行评价。国际组织和各国地区的经验在核心素养结构中,相对于数学素养、科学素养、语言素养等核心素养布局容易被测量评价是需要认知类的,对于态度价值感、情绪情感方面的非人知类核心素养,对于评价与测量比较客观,其挑战性也比较大。对于未来核心素养的测评方法的开发是需要很大的研究力度,让测评手段更加丰富,运用多种方式发挥其主要作用。根据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连续性格终生性的特点,在测量评价进行时建议连续性的评估,并且要进行定期追踪测查等活动,定期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和阶段进行了解,作用可以为教育政策的制度和课程改革方面提供良好的数据,让今后的教育方面可以更好的进行发展。
  三、结束语
   在教育中引入核心素养体系进行教学可以良好的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良好的核心素养可以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核心素养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未来发展能力。可以良好的促进学生全面性发展,也能推动社会未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辛涛,姜宇,刘霞.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10
  [2]曹培英.从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科育人价值看数学基本思想[J].课程·教材·教法,2015(9):40-48
其他文献
【摘要】高校作为教育单位,在性质上与企业以及政府机关有所不同,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也具有独特性。高校的管理工作中,人力资源管理属于是基础性管理工作,要提高管理效率,就要将“以人为本”理念注入其中,以推进高校持续、健康地发展。本论文针对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校 以人为本 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
目的观察正常和不同病变程度的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对α干扰素(IFN-α)敏感性的差异,为IFN-α的抗肿瘤应用和机制的研究提供基础。方法分别培养正常口腔黏膜上皮细胞株(NOK)、口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职业教育的基础,中等职业学校在课程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根据社会企业的反馈,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难以达到企业的要求,存在着巨大的供需矛盾。产生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中等职业学校在设置专业课程时没有充分考虑课程的定位,因此,为了适应企业的需求必须要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做出相应的改革。本文介绍了职业专业课程改革应遵循的原则,并提出了具体
本论文分别以喹啉和吲哚作为单一碳源和电子供体,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通过批式试验对反硝化过程中亚硝酸盐氮(NO-2—N)和氧化亚氮(N2O)的产生和积累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反硝化过
【摘要】全纳教育探索满足一切儿童基本学习的多种策略,尊重学生之间的不同差异和需要,创造适合不同学生接受能力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并能够促进每个学生全面的多元的智能发展。结合“全纳教育”的最新理念,提出在对随班就读学生实施教育教学过程中,根据随班就读中SEN学生的学习心理行为特点,采取分层设标、分类指导、分层教学、分层评价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灵活的教学方法,使其积极主动有效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真正提高每一位
\【摘要】《运营管理》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采用内容丰富的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讲授、使用课前引导与课后讨论的案例教学、以及结合实践的沙盘推演模拟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运营管理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案例教学 沙盘模拟  【基金项目】教改项目:本文受上海海事大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
【摘要】人们应该在实践中学习,认知自己,认知社会,为民众确立生命意义,为社会重建精神价值。  【关键词】科学 经验 适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020-02  科学是将领,实践是士兵。他们是荣辱与共的关系。科学需要学习,学习需要实践。实践像我们的师长,时刻指导我们前进。  古今中外,很多名人都热衷实践。爱迪生无数次实践发明了电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