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高三历史复习备考策略

来源 :高考·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ymel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三阶段是学生在校期间最为关键的一个时期,这一阶段学生复习情况将会直接影响到其高考效果。由于高考竞争十分激烈,高三学生要想获得良好的复习效果,就要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对此,下面就新课标下高三历史复习备考策略进行全面分析。
  关键词:高中历史;复习备考;策略
  引言:在高三阶段,教师会一遍又一遍的引导学生复习学到的知识,以此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得学生可以对知识融会贯通。但是在传统的高三历史复习中,教师大多会让学生死记硬背相关知识点,然后引导学生开展大量的习题训练,以期能加深学生对知识认知,但是这种情况经常会让学生感觉复习难度大,需要记忆内容多,并且整个复习过程缺乏整体性,不利于学生复习质量提升[1]。对此,在实践中,高三历史教师应该结合新高考、新课改的要求,优化复习教学策略,指引学生可以系统、全面的梳理、应用知识,强化学生历史复习备考效果。
  一、高三历史复习教学原则
  (一)及时性
  很多时候,高中历史教师都会在考试之前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以期学生可以对之前学过的知识进行再次认知。但是根据遗忘曲线可以知道,在学习中人遗忘知识是有一定规律的,呈现先快后慢的特点,如果学生在学习中没有及时复习获取的知识,那么一天下来只能记住学到知识的25%,只有经过连续、不断的复习,才能获得良好的复习效果[2]。所以高三历史教师应该要引导学生对章节知识进行不断的总结,实现知识的系统化复习。如在引导学生复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章知识时,学生需要掌握从夏商周到清末整个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知识,时间跨度极大,学生要记忆的知识点比较多,所以教师需要在复习阶段,引导学生自主整理出中国各个朝代表格、各朝代政治制度等知识点,并制作专门的表格,在每节课都用几分钟时间进行回顾、观看,让学生在及时、全过程的回顾中获得良好复习效果。
  (二)目标性
  对每一个高三学生来说,他们学习的最终目标就是在高考中获得好的成绩。新高考下,不仅看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也更加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学生不仅要具有良好的知识素养,还应该具有不错的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复习课与新授课是有很大差别的,尤其是在教学目标上,在复习课上教师需要指引学生学习某个章节,甚至是某段时间内的全部知识,特别是高三阶段的复习,需要学生将这三年内学到的知识进行系统梳理,知识内容杂乱、繁多。所以教师在实践中必须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制定明确的复习目标、复习计划,着重引导学生复习重难点、易错点内容。在以往的复习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引导罗列相应的知识点,然后让学生自己消化、背诵知识,这种模式过于强调知识巩固,在学生能力培养上存在一定缺陷[3]。对此,高三历史教师在复习课上需要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关注学生能力培养,纠正学生学习中存在错误观点,并引导学生对近几年的高考题型进行分析,掌握解题思路,促进学生能力提升。
  (三)整体性
  高三历史复习是学生对高中三年学到的所有知识进行整理回顾,从而达到强化知识记忆的目的。从复习的目的看,教师不仅仅是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背诵,更重要的是指引学生可以从新的视角、新的思路对知识进行整体化、系统化梳理,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链。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复习并不是简单的用框架图把知识整合起来,而是要设置具体、系统的知识体系。复习是学生查缺补漏的重要环节,如果教师简单的利用框架图整理出知识,学生很容易出现查缺补漏不到位的情况[4]。在高三复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知识的整体性,不仅要注重章节知识点的相互关联,还要强化章节与章节、各个年级的知识关联。如在复习人教必修三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古代中国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近代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现代百家争鸣等思想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让学生可以全面了解中国思想文化从古至今的发展情况,同时教师还要指引学生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与西方的思想文化发展结合起来,开展对比,使得学生能充分了解到全球人类思想的发展态势。
  (四)主体性
  在以往的复习课上,大多是以教师为主导,不管是知识整理,还是例题讲解,都是教师为核心,学生知识被动的按照教师设定的步伐进行,这也造成了学生的复习主动性不强。事实上,在复习活动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要鼓励学生根据之前学过的知识,对历史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以此强化学生的复习效果[5]。同时在历史复习中,教师可以指引学生对不同的历史事件进行对比,促使学生能深入挖掘历史本质、相关规律,拓展学生的历史思维,使得学生可以学会从多个角度进行问题分析,强化学生复习效果。
  二、提升高三历史复习备考质量的途径
  (一)整合历史模块,构建复习专题
  新课程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关键目标,而知识技能则是教学中最为基础的内容。所以高三历史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备考时,要强化学生的基本能力,在高考中基础知识的所占比很大,同时基础知识也是学生最容易得到的分数。由于教材中,将知识分成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板块,学生在复习中需要以时间为轴线构建结构体系,会出现知识内容分割的情况,不利于学生知识系统性复习[6]。
  对此,高三历史教师可以对教材知识进行重新整合,按照一定时间、地域进行划分,如划分成封建社会前、封建社会时代、近代及现代等,让学生开展专题化的复习活动。同时教师还可以在每个模块中设置相应的学习主题,如在“国外—古代”模块中,教师可以设置“古希腊与古罗马政治制度”、“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等专题,让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复习活动;又如在“中国—封建王朝”模板中,教师可以设置“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古代科技文明”等专题活动,通过这样的模块整合,可以让学生更加系统的感知历史知识,有助于学生复习质量提升。
  (二)关注思维方法,强化解题意识
  新高考中,对于学生思维能力考查力度有了明显提升,所以高三历史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时,还需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解题思维进行培养,促进学生复习效果提升[7]。首先教师要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复习氛围,如组织学生开展“你问我答”、“史料辨析”等活动,在学生复习阶段,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播放具有历史教育价值观的视频,如《大国崛起》、《大秦帝国》等,让整个课堂上充满历史气息,强化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其次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尤其是对新高考中的材料分析题目,指引学生结合自身的历史观念、历史知识做出科学的解釋。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社会上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如我国制定的“一带一路”政策中,指引学生对比“一带一路”与古代“丝绸之路”的相似、差异,促使学生可以在大量的材料分析中强化自身的思维。最后,在复习课上,教师还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复习课不需要按照传统的课堂流程进行教学,教师要通过小组开发、项目活动、任务组织、交互发现等手段来激活学生自主性,促使学生可以更加自觉的参与到复习课堂上。   (三)走进生活,强化历史观念
  新课改要求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注重学生情感价值观念的培养,同时在新高考中也加大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核力度。所以在高三复习阶段,教师还需要注重学生文化精神、科学思想的培育,引导学生可以更加客观、理性的看待历史事件,并结合历史反思当今生活[8]。高三历史教师要指引学生将历史与时事结合起来,借助历史经验改善生活,使得学生可以产生新的感悟,从而在考试中能结合生活解答历史问题。如在引导学生复习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当前疫情背景,通过对比我国与美国对抗疫情的政策制度,来比较两种政治制度的优劣势,以此加深学生对中国近代、现代历史知识的感知。
  (四)思维导图,形象感知
  思维导图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将其应用到复习课堂上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高三历史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知识时,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将各个要素的整合起来,以此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感知,促进学生复习效果提升。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近代中国前期的救亡道路”这部分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先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回顾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然后给出学生复习主题“近代中国前期的救亡道路”,并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各个小组的学生共同制作思维导图,然后相互交流,逐步完善。中国近代前期的知识点时间跨度比较大,历史事件比较多,对学生历史时空观念、唯物史观要求比较高,很多学生在复习阶段,会将目光放在中国历史发展上,忽视了国际背景,对此在学生思维导图绘制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指引学生聚焦国际。同时有的小组在绘制思维导图时,会出现过于看重政治上的侵略、反侵略斗争,忽视了经济结构、思想解放等的作用,因此教师还应该指引学生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待中国近代前期政治、经济、思想之间的关联。最后教师将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用多媒体呈现出来,并让学生进行对比,找出其中的不足,加以完善,通过这样的活动设置,会在很大程度上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知,有助于学生系统化知识体系的形成。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三历史复习中,教师应该结合新高考的要求,巩固学生基础知识点,并指引学生灵活的应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此强化学生的备考效果,促进学生复习质量提升。同时教师也需要注重对传统的历史复习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优化调整,要充分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强化学生各项能力发展,帮助学生制定更加科学的复习计划,让学生可以更加自信的面对高考。
  参考文献
  [1]张璐.浅谈新课标下高三历史复习备考策略[J].文存阅刊,2020(3):127.
  [2]林中明.浅谈新课改背景下高三历史的复习策略[J].好家长,2018(13):217.
  [3]费玉荣.浅谈新课程標准下高三历史复习教学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7):96.
  [4]颜顺豹.刍议新课标下高三历史复习课的课前预习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2):78.
  [5]陈珊.刍议新课标下高三历史复习课的课前预习策略[J].新课程·下旬,2017(4):59.
  [6]胡春艳.新课标素质教育视野下高三历史复习建议[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15(3):37.
  [7]方平.浅谈全国卷背景下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方法[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7):104.
  [8]唐良兵.浅谈高三历史复习课堂中学生史料实证意识的养成[J].中外交流,2017(30):148-149.
  作者简介:许艳桂.出生年月:1982.8;性别:女;籍贯:湖南新宁;民族:汉;最高学历:本科;职称:中一;研究方向:高中历史
其他文献
车载终端作为车联网定位和通信的核心部件,是保障汽车整体信息安全的核心,也是容易受到攻击的关键部件,有效验证车载终端信息安全防护策略至关重要。文章提出的车载终端信息安全测试方案,通过模拟LTE网络的方式建立通信链路,搭建了车载终端信息安全测试平台,从应用软件安全、通信安全、用户数据安全三个方面测试了车载终端信息安全防护安全策略的完备性。车载终端信息安全测试方案已在实际中得到应用,为后续测试标准化提供了支撑。
在工科医类产品中,控制驱动电机类产品非常常见,该类电路中存在频繁的信号跳变,是电磁兼容测试中辐射发射超标的主要原因之一。文章针对某型工业产品辐射发射超标问题,借助近场探头和频谱仪等工具,对干扰源进行了定位和超标原因分析,重点对控制电路部分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采用增加元器件滤波、屏蔽等方式进行电磁兼容优化设计。测试结果表明,超标部分得到了有效抑制,电磁兼容整改措施有效。
今天,老师带领我们进行了一场有趣的“筷子翻书”挑战赛,规定右手执筷翻书,一次只能翻一页,左手不能辅助。拿到“比赛道具”--筷子后,大家既惊讶又欢喜,迫不及待地钻研起用筷子翻书的技巧:有的中规中矩地用筷子挑起书页,稳稳地翻过了一页;有的不停地变换筷子头的朝向,试图寻找最合适的角度;还有的偷偷在书页上做手脚,想让书页变得不那么平整,更容易翻……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期刊
2021年3月24日下午,由教育部学位中心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案例研究期刊联盟成立大会暨案例建设高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隆重召开。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郑富芝,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培勇,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
本期主题:没有漂亮衣服怎么办大耳朵树洞不想去秋游\"大耳朵姐姐,我……想和同学们一起玩,可又不想去秋游,怎么办?\"一个女孩在电话里说。\"你在纠结什么呢?\"女孩自相矛盾的说法令大耳朵姐姐疑惑不解。\"平时在学校里,大家都穿校服,没有什么不一样。可是,这次秋游,老师说,同学们不必穿校服,可以穿自己的衣服去……我的几个好朋友都说要穿最漂亮的新裙子去,拍些美美的照片。可是,我没有漂亮的裙子,我的衣服几乎都是哥哥或亲戚家的姐姐穿过的旧衣服,如果穿出去会不会很丢脸?同学们如果知道我的情况,会
摘 要:随着高考新政策的落地,使得高中各个学科教育教学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科的核心素养培育已经成为了全新的教学方向,本文对新高考下指向科学本质的高中生物教学进行探究,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满足全新时代下对学生的培育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生物;科学本质  高考是高中生走向更高学府的必要途径,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就目前各地区的高
农历八月十九,正逢乾州农贸市场赶场的日子,妈妈带我和弟弟去赶场。深秋时节,沿途的萼距花开得正旺盛,像一簇簇绣在绿色大布上的紫色星星。走到市场门口,还没拐弯就听到爆米花机器的响声——哒哒哒——哒哒哒。我和弟弟立马开心地往爆米花摊位走,弟弟拉着我的胳膊直摇晃:\"我想要这个,就要这个!\"
2021年4月18日下午,《公共管理评论》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召开2021年学术委员会、编委会会议。期刊主编江小涓,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期刊学术委员会主任薛澜,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常务副会长鲍静等来自全国的40多位委员以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参加会议。期刊副主编朱旭峰主持会议。与会委员对期刊创刊以来的工作进行了评议,并提出工作建议。清华大学文科处处长杨永恒进行了会议总结。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为同日举行的研讨会提供支持。
一、期刊简介《公共管理评论》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于2019年12月创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10-1653/D0,中文,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公共管理评论》前身是于2004年创办的同名连续出版物(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收录集刊)。新的期刊将继续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办刊方向,刊载公共管理领域研究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