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歌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sitb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其实来源于歌。
  “歌”是什么?歌,就是“呵”(此见闻一多先生《神话与诗·什么是九歌》)。这样,似可对“歌”下个定义:歌,感叹也、腔调也、旋律也。
  “诗”是语言出现后的产物,不是说“诗言志”吗?(请注意此中的“言”字)“诗”,是对“歌”的语言化与明确化。因为,“歌”容易被误读。
  “语言化”是一种抽象。明确是明确了,可也失掉了原汁原味,故有人就认为“歌”比“诗”内涵更丰富。
  譬如植根于“巫风”的楚辞在形态上就带“兮”。兮,古读如“呵”,所以,楚辞尚未脱掉“歌”的尾巴。一个“兮”字并无意义,可也带来了一唱三叹、摇曳生姿的美。试读读《九歌》中“帝子降兮北渚”这句楚辞吧,一番涵咏,可见其神韵。
  后来的“歌”是“诗”的音乐化,所谓“歌咏言”。这是“歌”走近“诗”,也是“诗”回眸“歌”,兼容并蓄,于是,它把两者的长处都发挥了。是不是呢?
其他文献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学科,数学的发展史与图形研究密不可分,圖是数学信息的载体,更是催生数学解题智慧的摇篮.图解法就是要把探究的数量关系图化,借助图形结构与性质来发现解题思路.它是在数形结合思想统领下,以对应观点,通过几何意义的联想来实现数化形的解题模式,由于借形的生动与直观来破解“数”藏玄机,有人把图解灵感喻之为“鱼得水”.结合以下题例我们共同感悟图解一些方法与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