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引入微课的策略与思考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fg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微课是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和教育领域结合的产物,它可以直击教学目标和要求,融合文字、音乐、图片、视频等丰富的教学资源,紧紧抓住学生注意力最佳的黄金时段,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益。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入微课,不仅可以创设多样化的情境,丰富课堂的形式,让学生在关注文本表达的同时深化理解,提高言语实践能力,还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实现语文阅读核心素养的积极提升。
  【关键词】微课;阅读教学;核心素养;实践思考
  微课(Micro Learning Resource)是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和教育领域结合的产物。它基于有效教学研究发现的“注意力集中原则”,时间在10分钟以内,是“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更多地强调教学的主题性与板块的突出性”。微课可以直击教学目标与要求,融合文字、音乐、图片、视频等丰富的教学资源,紧紧抓住学生注意力最佳的黄金时段,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益。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入微课,不仅可以丰富课堂的形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在关注文本表达的同时加深对语言的理解与体悟,而且可以拓展他们学习的空间,充分运用碎片化的时间,实现有效学习与自主学习。

一、创设情境,点击兴奋点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意即只有走进作者所描绘与展现的文本意境里,心灵与思绪才能随着作者的情感一起变化,才能与作者共同感受悲与喜、忧与欢,实现对文本的“零距离”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微课独特的教学呈现方式,为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创设了良好的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让他们在这样的情境中走入文本,与作者进行亲切的对话与交流。
  《孙中山破陋习》(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讲述的是孙中山目睹姐姐被“缠足”陋习所害,在他当上临时大总统后首先将此陋习废除的故事。因为“缠足”陋习所在的年代离学生太过久远学生很难体会。为了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并体会到这一陋习对妇女的伤害,可以设计并制作这样的微课:首先用文中的话简要概括什么是“缠足”——“缠足”就是“缠小脚”,用布条等把脚缠小;接着在悲凉的音乐声中用图片呈现妇女被“缠足”后变形的脚以及她们所穿的特殊的鞋子;最后出示字典中“陋”字不同的解释,让学生结合对字义的理解说说什么是“陋习”,“缠足”的“陋”体现在哪里。
  在这样的教学中,原本与学生当下生活脱节的陋习在微课的介入下很好地走向了学生,学生可以从微课中真实地感知几千年来“缠足”给妇女带来的伤害,这样的伤害连孙中山的姐姐也未能幸免,這是孙中山破除这一陋习的直接动力。如此,微课打破了时空的限制,适时将声音、图片及文字等信息进行统整,恰当地在课堂上进行呈现,创设了真实而自然的教学情境,很好地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探究与学习的愿望,在轻松突破教学难点的同时,实现高效和快乐的学习。

二、关注表达,落实语用点


  《课程标准》将语文教学的目标指向语言文字的运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也指出,“语文作为一种社会交际工具,其核心功能就在于能够熟练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参与社会交际”。由此可见,指导学生正确而熟练地运用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与归宿。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微课的设计可以引导学生紧紧依托文本语言,从关注言语的表达形式出发,探寻文本语言的组合“密码”,在模仿与迁移作者写法、创生和复述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实现对文本内容的有效内化,在“言”“意”互转、“言”“意”兼得中提升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一)适当迁移写法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微课的介入活用教材,带领学生发现文本语言的规律,善于倾听文本深处的“声音”,巧妙破译文本语言的“密码”,同时指导学生将这样的方法主动运用于表达实践中,把文本的写作手法与技巧吸纳进自我写作的“技能包”。
  《海伦· 凯勒》(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6自然段有一处句子:“练习,练习,练习……”这样的表达形式与《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中的“工作、工作、再工作……”基本一样,但标点的使用为什么不同呢?教学中,可以通过微课呈现这两个句子,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它们在语言表达形式上的异同。接着,教师分别用微课播放海伦·凯勒学习说话与肖邦忘我工作时的视频及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再对这两句话进行品读和感悟,学生便可以发现不同标点背后的“密码”:海伦·凯勒是残疾人,学习说话很吃力,需要一定的过程,所以用的是逗号;肖邦是正常人,他为了他爱的祖国,恨不得自己能像上紧的发条一样不停地工作,所以选用的是停顿时间更短的顿号。这样,在微课的帮助下,学生很快从不同标点的辨析、比较中学到标点使用上的言语表达技巧,并能自觉地储存在自己的写作仓库中。
  除了小小的标点,课文写作的顺序,精彩到位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都可以在提炼、概括后在微课中加以呈现。然后教师借助微课,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进行一定的言语实践与运用,帮助学生在模仿中运用,在运用中提高自己的言语表达能力。
  (二)积极创生内容
  在书法和绘画中,“留白”是一种艺术,可以呈现出“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古人刘熙载言,“文有以不言言者”。写文章时,作者也有意用“不言”来表情达意,不直接写明或是点破意旨,而是留下让人寻味的文字“空白”,召唤读者去想象、体味与感受。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借助课文中的这些“空白”,在微课的引领下启发学生对其进行补充、加工和改造,从而进一步丰富感受,深化理解,激活思维。
其他文献
为了在数据图上查找能够包含所有或部分查询关键字的子图,提出一种关键字图查询方法.首先通过Page Rank和查询关键字所处位置这2个因素对语言模型进行完善,克服搜索结果时只考虑距离关系而未考虑节点和查询关键字之间相似性的不足;其次提出节点搜索算法以及结果生成算法,为用户返回与查询相关且节点之间结构更加紧密的结果子图,将任意2个关键字节点之间最相关的连接关系表现出来.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为用户返
说明性文章,作为一种集知识与方法于一体,熔信息与事理于一炉的实用性文体,在小学教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据统计,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共选编了33篇说明性文章,其中低年级有8
【摘 要】儿童阅读即“课外阅读”,其要发挥好应有的作用,必须走向课程化,即纳入课程计划,固定在课程表上,让儿童阅读的指导、展示与交流有专属的课内时间。儿童阅读的课程化探索可以从儿童阅读的目标定位、儿童阅读的内容开发 、儿童阅读的课堂内实施、儿童阅读的多维评价四个方面展开探索,其中构建四维目标和实施科学的表现性评价是关键。  【关键词】儿童阅读 目标构建 评价  作为当今国内外教育界广泛使用和提及的
日本的环境教育体系由学校环境教育、企业环境教育和社会环境教育构成。日本政府将环境教育定位于一种综合性的教育,其指导思想是要对全体国民进行综合环境素质的培养,包括环
传统群体仿真技术常把群体看成若干个体的组合,但事实上群体是由若干具有相似行为的个体组成的群组所构成的.针对大多数现有群体仿真技术由于没有考虑到上述因素,导致仿真结果和真实生活中的群体行为存在一定差异的问题,并结合群体是由不同小群组构成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视觉信息指导并考虑行人动态寻路和局部碰撞避免的方法.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法在仿真群体时能够获得较为自然的自组织现象,与现有的几种方法相比,这种现象在
【摘 要】从“浙派语文”的“派”字,提出从“流派”的角度审视其发展路径的基本特点可以归纳为在“开放”中“求是”。其学理依据有三:一是“浙派语文”源于浙江文化,浙江文化的开放精神又源于它的“海陆共生”的地理条件。浙江先祖在“向海而生”中得到代代淬炼,与海争地而又出海发展,使浙江成为“百越文化”的发祥地。二是浙江人在开放、拓展中养成了实干求是的可贵品性,正是“浙派语文”得以不断发展的力量源泉。三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