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出入口周边景观统筹设计问题分析

来源 :南方农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qiudyy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郭 荣.地铁出入口周边景观统筹设计问题分析[J].南方农业,2021,15(24):-64.
  摘 要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使城市交通运输压力不断增加,交通拥堵问题出现,城市交通环境越来越糟糕。为改善该种情况,政府交通部门鼓励发展轨道交通,并将其作为公共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地铁是轨道交通的主要运输方式,地铁车站不仅是轨道交通的重要枢纽,也是城市的景观焦点,能够呈现出城市景观特色。基于此,讨论地铁出入口周边的景观统筹设计问题,以福建省福州市地铁车站为研究对象,为其他地铁车站景观设计提供经验。
  关键词 地铁出入口;景观设计;景观要素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4.028
  城市人口增加促使地上空间无法满足城市发展要求,很多城市开始选择开发地下空间,并在地下建设轨道交通。轨道交通的发展促使其外部环境景观随之产生,成为城市地铁空间的重要文化特色。为了突显不同地铁站的差异,地铁站出入口周边的景观设计也要表现出明显差异性。地铁出入口周边景观不仅能够成为承载城市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也能够成为城市先进文明建设的展示窗口。基于此,站在景观要素的角度对城市地铁出口周边景观统筹设计问题展开详细研究。
  1 地铁出入口周边景观统筹设计的作用
  地铁出入口空间主要是指地铁站出入口的周边环境,是地铁站地下空间与城市主干道之间的主要过渡点,能够受到人造设计因素影响,被打造成有秩序的人文环境。地铁站承担运输大量城市人群的责任,在地铁站出入口空间进行景观设计,能够改善原本人流量密集的视觉感官,消除高密度人群集聚带来的紧张感。总体来说,地铁出入口周边景观统筹设计具备如下4个作用。
  1)景观设计具备标识作用。城市当中的地铁站是不同分区的重要标志,在地铁站进行景观设计,能够使乘坐地铁的市民更加熟悉当地文化,而外来人士也能够快速了解当地的风俗民情。地铁出入口周边标识性的景观能够将城市的发展轨迹展示出来,促使人们深入了解城市发展。
  2)景观设计促使地铁站周边环境得到美化。景观本身是艺术美学的一部分,对地铁出入口周边的景观进行统筹设计,能够营造出更加浓厚的艺术氛围,通过设计景观小品,地铁站的元素也随之展现出来,可促使周边整体环境品质提升。
  3)地铁周边的景观本身也是实用基础设施的一部分。一些城市在地铁出入口的位置设计椅子类型的景观或者照明类景观,能够为过往乘客提供休息场所,起到引导作用[1]。
  4)景观是连接纽带,能够将地铁站内部的空间和外部空间结合起来,促使来往乘客受到景观提示,逐渐走出地铁空间或者走入地铁空间。可以说,地铁出入口周边景观起到组织空间效果的作用,能够连接地上和地下空间环境,加快地铁内部人流引导。
  2 地铁出入口周边景观统筹设计要素
  2.1 建筑景观设计
  地铁出入口的建筑景观主要是指出入口建筑,其作为地铁站地下空间和地上空间的主要连接点,主要目的是疏散和集聚地铁乘客,人们对地铁站的直观印象就是来自于出入口建筑。为此,开展景观设计,需要考虑到出入口建筑的造型设计,保证其满足城市景观设计要求[2]。通常情况下,地铁出入口建筑的類别都比较统一,在作用上也大同小异,为了突显出建筑特色,需要参考地铁站周边的环境状态,酌情调整出入口建筑的体量、外形构造、内部空间布局及色彩搭配,充分突显出入口建筑蕴含的城市文化,将其作为传播城市历史文化的有效载体。
  2.2 植物配置设计
  植物品种的选择与配置设计方案必须能够满足地铁站出入口整体空间设计要求。在植物品种的选取上要充分体现一个城市的地域性和文化特点,应该更加注重乡土树种的运用。乡土树种的运用是以自然环境和人格形象为主要特色的一种生态景观向自然文化景观的升华,也是一些生态景观已经成为一种包容性的环境形象、人格意识形象及文化意识形象的一个集中代表。在今后进行车站景观规划方案设计时,务必要注意保护中国植物生态系统,并使原有的生态文化真正体现植物的文化意境,所选植物尽量与城市地铁车站进出口和人的整体景观相协调适应。花草植物具有生长迅速、花型丰富、色彩鲜艳、株型低矮及品种繁多的特点,而且生产周期短、生产成本低、布置与造型容易,是营造喜庆气氛,迅速美化城市,提高城市形象和品位的重要植物材料[3]。
  3 地铁出入口周边景观统筹设计的具体案例
  3.1 福州市地铁车站出入口周边景观
  紫阳地铁站是六一路到五里亭段开设的地铁站,整个路段主要设计人行道、非机动停车场、集散广场、原街头绿地、公交站、地铁出入口、地铁通风口。如图1所示是出口设计效果图,这个出口有可供正常人群使用的出入口和行动不便的人使用的电梯,周边植物绿化以竹子、小叶榕为主。在地铁出入口将设计集散广场,并且适当留出绿化空间。为方便行人出入,还将设计慢行道,确保车辆及行人均处于安全行进状态。周边设计方面,紫阳地铁站将在周边适宜区域内增加非机动停车空间,以此满足外部交通与地铁站之间的接驳。
  3.2 地铁出入口及周边景观设计原则
  3.2.1 整体设计原则
  为确保地铁出入口及周边景观整体设计适宜,需要在景观设计期间,遵从如下6点设计原则。1)出入口两侧景观设计需要遵从绿色环保原则,在出入口两侧预留出恰当距离,用于种植绿化带,绿化带的宽度至少为1 m。在出口的后侧位置,也需要预留出足够的空间用于绿化,该位置绿化带宽度需要达到2 m。2)在设计出入口时,需要预留出6 m左右的疏散空间,其中出口需要铺设盲道砖,保持盲道砖与出口的台阶之间有30 cm的间距。3)出口需要规划非机动车的停车区域,并在规划时严格遵从施工现场的实际条件完成布置。4)保证周边材料品格、参数及色彩统一搭配。5)完成地铁出入口及周边的给排水设计,确保其与市政道路给排水保持一致。6)在地铁出入口照明不足情况下,可以适当规划设计路灯照明。   3.2.2 种植设计原则
  地铁出入口及周边都需要种植相应绿化植物,在种植期间也同样需要满足如下6点种植原则。1)设计人员到种植区域进行考察,需确保植物配置能够与周边的建筑构图保持平衡,既能够达到美化地铁出入口周边环境的效果,又能够对周边的建筑和围墙进行衬托和遮挡。当然,植被种植选取需要考虑到整个空间的光照、通风与光线元素配合,保障植物景观之间达到协调平衡状态。2)植物设计需要遵从整体原则,该原则主要体现在设计植物景观需要保证景观所呈现出的风格与周边建筑物的风格一致,奠定整个地铁出入口的景观基调,从而选取恰当的植物树种予以排列种植。3)植物设计需要遵从多样性原则,该原则主要体现在植物设计期间需要将道路原本的植物利用起来,考虑道路两旁的植被形态及色彩,适当种植其他植物,丰富道路两旁整体植物景观。4)植物设计需要遵从风格匹配原则,该原则主要体现在设计地铁出入口周边植物景观需要保证周边绿化风格与原本道路的绿化风格一致、匹配,即便是道路不同,整个空间环境内的树种基调也应一致。5)进入绿地的入口需要采用组团布局的设计方式,充分突显出出入口的重要性。可以借助风亭这类的设施或者是种植竹子及灌木等植被进行遮挡。6)植物种植还需要遵从道路绿化恢复提升原则,该原则主要指设计植被期间,需要在原有植被的基础之上,适当提升植被的规格或者是品质,增加花卉等植物,促使整个植被景观色彩搭配更恰当。
  3.3 地铁站出入口及周边景观设计
  1)景观性建筑。地铁出入口车站采用的建筑结构形式基本上大同小异。若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继承了当地建筑艺术和传统文化,考虑到其与周边环境的联系,建筑的体形、质量、空间布置、建筑风格及其材料颜色等各个方面都要与当地建筑艺术和传统文化有一定联系,使之成为表现城市历史和文化内涵的一种有效媒介。
  2)景观小品。在地铁出入口进行地面铺装、雕刻小品、景石、花坛、休息设施、照明设备等景观小品、设施建设时,可以利用具有地方特色的典型标志,例如在福州地铁外部空间的建筑中融入竹子元素,充分强调福州市的地方传统和民俗风格,注重对福州传统文化艺术内涵的提炼和表现[4-5]。
  4 结语
  地铁站不仅被认为是城市地铁运输的交通枢纽,也是城市的一大景观聚焦点和核心,是一座城市体现自身人文特征和城市风貌的重要场所。基于景观构建要素,以福州市地铁公园区为实际案例,分析了福州市地铁进出入口周边的景观统筹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及景观设计思路,期望能够为其他地区地铁车站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刘智佳.城市地铁出入口建筑与景观设计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4):9-10.
  [2] 刘一哲.城市地铁出入口建筑及景观设计研究[J].生态环境与保护,2020,3(9):66-67.
  [3] 吴晓晖.地铁出入口环境景观设计分析[J].现代园艺,2019(18):104-105.
  [4] 张路佳.地铁出地面建筑與大面积景观统筹设计初探[J].名城绘,2020(2):342.
  [5] 于传坤,吴晓燕.地铁出地面建筑与大面积景观统筹设计初探[J].山西建筑,2019,45(12):33-34.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其他文献
摘 要 为拓展真空冷冻干燥联合干燥方法,进行了冻干-真空油炸干燥工艺技术制备猕猴桃脆片的探索试验,以冻干、“冻干-真空干燥”制备的猕猴桃脆片作为对比,考察三种方法制备猕猴桃脆片的复水性、质构、色差和感官指标差异。结果表明:冷冻干燥样品的复水性最佳,外观和香气感官指标得分最高;冻干-真空油炸的样品质构特性中硬度、断裂性、咀嚼性均大于另外两种,且其感官评分中滋味、口感和外观得分均较高,适合作为即食类果
摘 要 随着油蔬两用技术的逐渐推广应用,油菜薹作为蔬菜食用部分,不仅口感好,而且营养丰富,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无公害绿色蔬菜,但新鲜油菜薹不耐贮藏,采后容易腐烂、老化。如果将采摘后的油菜薹制成脱水油菜薹,在保证营养成分和食用品质良好的情况下,不仅能延长其贮藏期,而且可扩大油菜薹的销售范围。结合脱水油菜薹加工工艺,从关键工序、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油菜薹;脱水;加工技术  
摘 要 甘薯渣是甘薯工业化生产的副产物,其含水量高,淀粉和膳食纤维含量高,常被当作废弃物丢弃,造成甘薯加工利用率低、环境污染等问题。解析甘薯渣的主要成分(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从甘薯渣资源在食品、饲料、化工应用(制备纺织浆料、乙醇、柠檬酸钙,生产环保吸附剂等)方面综述甘薯渣加工利用研究进展。  关键词 甘薯渣;主要成分;资源化利用;加工  中图分类号:TS239 文獻标志码
摘 要 真空冷冻干燥是一种能较好保持果蔬色泽及营养的干燥方式,但因能耗较大,不易推广。前处理可以有效改善果蔬真空冷冻干燥的冻干效率,降低能耗。主要介绍了超声波、漂烫、溶液处理(渗透处理、酶处理、其他试剂处理)、高压脉冲电场、真空冷却、其他处理(冻融预处理、超高压处理、二氧化碳浸渍)等前处理方法在真空冷冻干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关键词 前处理;果蔬;真空冷冻干燥;冻干效率  中图分类号:TS255
邵先强,彭成江,黎启高,等.红秆天麻仿野生高效栽培的实践与探索[J].南方农业,2021,15(24):-58.  摘 要 通过对贵州红秆天麻花粉种、0代种和1代种的栽培试验,比较一层及两层菌材种植,并测产分析,结果表明:红秆天麻0代种比花粉种和1代种栽培的产量明显,天麻商品率高;采用一层菌材和二层菌材栽培天麻,产量差异不明显;混合树种搭配较单一树种栽培天麻增產明显,增产8.5%~23.0%。用0
姜苏英.城市园林绿化节约养护的技术实践[J].南方农业,2021,15(24):-68.  摘 要 节约养护技术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不但可以减少资源的消耗,还能够更好地保障城市的综合建设,使城市园林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基于此,阐述城市园林绿化节约养护的重要意义,结合以往城市园林绿化节约养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技术实践措施。  关键词 城市园林绿化;节约养护技术;节约型园林  中图
摘 要 综合分析重庆市池塘养殖污染治理现状,梳理出尾水治理设施缺乏、淤泥处置不到位、制造新的污染、危害生态安全等问题,从预防为主强化源头防控、加强实用技术研发推广、加大养殖过程监管力度3个方面提出对策措施,为池塘养殖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池塘养殖;污染治理;问题;对策;重庆  中图分类号:S949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8.
赖书文,张朝旺,李秋兰,等.粤韶系列油茶良种在粤北的区域性试验示范效果[J].南方农业,2021,15(24):-38.  摘 要 为了给粤北及其周边省份良种油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示范作用,采用粤韶74-1、粤韶75-2、粤韶77-1三个油茶良种进行粤韶系列油茶良种區域性试验示范,通过建立油茶良种示范林、良种油茶采穗圃、良种油茶苗木基地及进行丰产技术培训等在适宜栽培区进行良种油茶推广,为广东省韶关
崔桂玲,李 志.生态农业发展背景下作物病虫害防治对策探析[J].南方农业,2021,15(24):-36.  摘 要 生态农业是集保护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人类健康于一体的农业发展模式,具有崇尚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种植类型多样、间作套种结合;坚持耕地固碳、带动农民就业等特点。研究发现,生态农业发展背景下植物病虫害防治应坚持保护生物多样性、科技赋能、自然控制等原则,在具体实践中应坚持因地制宜
摘 要 探究色季拉山典型植被对土壤有机碳垂直分布的影响,为气候变暖下碳循环机制分析奠定基础。对色季拉山高山林线附近北坡杜鹃、急尖长苞冷杉、急尖长苞冷杉×杜鹃混交林和南坡杜鹃、方枝柏×杜鹃混交林、方枝柏SOC含量与土壤SOCD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色季拉山高山林线南、北坡土壤SOC含量与SOCD随土壤深度增加而极显著或显著减小,且其SOC和SOCD分布均具有“表聚效应”;混交林SOC、SOCD均大于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