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研究,分析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现音准有效教学的策略,对于促进小学音乐教学的发展,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音乐 音准 有效教学
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在音乐课上,很容易就可以学会一首歌曲。但在音准教学这一块,孩子学习起来却有相当的难度。如果让一个孩子单独演唱,他们很容易跑调。这是在音准训练中常出现的问题。我们要研究音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探索促进音准教学有效发展的方法,以提高孩子的音乐素养。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
在音乐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听觉感受能力,才能使学生对音乐作品有更加深入的审美体验。同样,学生听得多了,听觉感受能力得到提高了,学生对旋律的高低走向会有较好的直观感觉,学生对曲子的音准会有较为准确的把握,当学生有了自己对音高的独特把握后,再进行曲谱训练,就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音准学习效果。引导学生聆听的途径有很多,比如,引导学生聆听教材的范唱,当学生初听一首歌曲时,教师要指导学生不要急于跟唱,要认真听,只有认真听才能对歌曲音准把握到位。如果学生不能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遇到歌曲就盲目跟唱,很容易出现音准问题,一旦出现这种问题,就很难纠正,并且还会影响其他学生,因此,要提高学生的音准,就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聆听自己的声音。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音高概念,要使学生认识到音准的重要性。但学生对一首音乐有了感觉时,教师可以教给学生轻声跟唱的方法,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前奏,注意倾听自己唱的音是否准确,是否能够合上钢琴伴奏,是否音色圆润,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地聆听自己的声音,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音准学习效果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建立课堂常规,培养学生良好的演唱习惯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在每节课中抽出5分钟时间培养学生的音准,引导学生对音乐高低形成音高概念,能够把基本的音高关系掌握好,并形成课堂常规,长此以往训练下去,就可以有效提高音准教学的效果。在音准教学中,为了克服教学内容的枯燥乏味性,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展开教学训练。比如,在音阶练习中,教师可以借助直观的音阶图,使学生能够看着图进行音阶练习,这可以有效增强课堂的直观效果。另外,教师也可以借助手势进行音阶音程教学,通过不同的手势使学生感受到音的高低,不断增强和声训练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直观教学中能够在脑海中形成立体的和声概念。另外,教师可借助听辨音的高低这种方法对学生进行音准训练,教师在钢琴上弹出不同的音,让学生分辨音符,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听觉能力,培养音准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教师范唱,使学生感悟音乐内涵
其实,学生对音准把握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对音乐理解感悟能力有关。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对歌曲内涵理解通常较为肤浅,因此,在演唱的过程中,音准训练就会经常出现问题。而教师范唱,可以使学生体会到音乐的内涵所在,对于学生把握音准有着积极的意义。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能够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把歌曲的美呈现出来,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歌曲的美,感受到音乐教师魅力所在,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对于提高学生的音准学习效果具有积极作用。其实,对学生而言,歌唱的好与坏都决定于学生能够有一副好耳朵和一副好嗓音,如果学生能够通过听觉分辨出自己的声音与范唱声音的区别,学生对音准的把握就会更准确。教师要通过范唱,使学生能够全方位地学习音乐,学习音准,在范唱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姿势和口型,观察自己的表情和体型动作,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能够真正把言传和身教结合起来,感染学生,使学生对音乐学习充满兴趣。只有这样,学生在不断聆听教师的范唱中,在不断学习教师的过程中,对歌曲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只要学生准备把握歌曲内涵,学生的音准学习就能更为有效。
四、利用多媒体,不断培养学生自信能力
对于很多学生而言,即使他们的音准出现问题,在演唱的过程中,学生也很难发现,更难更正。因此,在音乐音准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利用多媒体把学生演唱的过程录下来,之后把学生的演唱放出来,只要学生重新听到自己的演唱就能立即发现问题,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讨论问题产生的原因,不断需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不断修正自己,就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音准学习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在问题发生后,教师要对学生有问题的地方进行范唱,使学生能够把自己的歌唱情况与教师的比较,不断促进学生自我调整,自我解决问题,进而把音唱准。这是提高音准教学质量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重视音准教学,教师要通过有效策略,不断引导学生聆听、歌唱,引导学生能够找到自己在音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解决音准问题,使学生能够通过音准训练,把每一个音唱准,这对于促进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发展,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具有积极的意义。(作者单位:江西省万年县六○小学)
参考文献:
[1]丛奚莹馨.试论小学音乐趣味教学[D].辽宁师范大学,2011.
[2]高文倩.我国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现存问题及解决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12.
【关键词】小学音乐 音准 有效教学
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在音乐课上,很容易就可以学会一首歌曲。但在音准教学这一块,孩子学习起来却有相当的难度。如果让一个孩子单独演唱,他们很容易跑调。这是在音准训练中常出现的问题。我们要研究音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探索促进音准教学有效发展的方法,以提高孩子的音乐素养。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
在音乐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听觉感受能力,才能使学生对音乐作品有更加深入的审美体验。同样,学生听得多了,听觉感受能力得到提高了,学生对旋律的高低走向会有较好的直观感觉,学生对曲子的音准会有较为准确的把握,当学生有了自己对音高的独特把握后,再进行曲谱训练,就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音准学习效果。引导学生聆听的途径有很多,比如,引导学生聆听教材的范唱,当学生初听一首歌曲时,教师要指导学生不要急于跟唱,要认真听,只有认真听才能对歌曲音准把握到位。如果学生不能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遇到歌曲就盲目跟唱,很容易出现音准问题,一旦出现这种问题,就很难纠正,并且还会影响其他学生,因此,要提高学生的音准,就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聆听自己的声音。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音高概念,要使学生认识到音准的重要性。但学生对一首音乐有了感觉时,教师可以教给学生轻声跟唱的方法,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前奏,注意倾听自己唱的音是否准确,是否能够合上钢琴伴奏,是否音色圆润,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地聆听自己的声音,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音准学习效果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建立课堂常规,培养学生良好的演唱习惯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在每节课中抽出5分钟时间培养学生的音准,引导学生对音乐高低形成音高概念,能够把基本的音高关系掌握好,并形成课堂常规,长此以往训练下去,就可以有效提高音准教学的效果。在音准教学中,为了克服教学内容的枯燥乏味性,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展开教学训练。比如,在音阶练习中,教师可以借助直观的音阶图,使学生能够看着图进行音阶练习,这可以有效增强课堂的直观效果。另外,教师也可以借助手势进行音阶音程教学,通过不同的手势使学生感受到音的高低,不断增强和声训练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直观教学中能够在脑海中形成立体的和声概念。另外,教师可借助听辨音的高低这种方法对学生进行音准训练,教师在钢琴上弹出不同的音,让学生分辨音符,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听觉能力,培养音准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教师范唱,使学生感悟音乐内涵
其实,学生对音准把握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对音乐理解感悟能力有关。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对歌曲内涵理解通常较为肤浅,因此,在演唱的过程中,音准训练就会经常出现问题。而教师范唱,可以使学生体会到音乐的内涵所在,对于学生把握音准有着积极的意义。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能够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把歌曲的美呈现出来,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歌曲的美,感受到音乐教师魅力所在,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对于提高学生的音准学习效果具有积极作用。其实,对学生而言,歌唱的好与坏都决定于学生能够有一副好耳朵和一副好嗓音,如果学生能够通过听觉分辨出自己的声音与范唱声音的区别,学生对音准的把握就会更准确。教师要通过范唱,使学生能够全方位地学习音乐,学习音准,在范唱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姿势和口型,观察自己的表情和体型动作,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能够真正把言传和身教结合起来,感染学生,使学生对音乐学习充满兴趣。只有这样,学生在不断聆听教师的范唱中,在不断学习教师的过程中,对歌曲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只要学生准备把握歌曲内涵,学生的音准学习就能更为有效。
四、利用多媒体,不断培养学生自信能力
对于很多学生而言,即使他们的音准出现问题,在演唱的过程中,学生也很难发现,更难更正。因此,在音乐音准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利用多媒体把学生演唱的过程录下来,之后把学生的演唱放出来,只要学生重新听到自己的演唱就能立即发现问题,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讨论问题产生的原因,不断需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不断修正自己,就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音准学习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在问题发生后,教师要对学生有问题的地方进行范唱,使学生能够把自己的歌唱情况与教师的比较,不断促进学生自我调整,自我解决问题,进而把音唱准。这是提高音准教学质量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重视音准教学,教师要通过有效策略,不断引导学生聆听、歌唱,引导学生能够找到自己在音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解决音准问题,使学生能够通过音准训练,把每一个音唱准,这对于促进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发展,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具有积极的意义。(作者单位:江西省万年县六○小学)
参考文献:
[1]丛奚莹馨.试论小学音乐趣味教学[D].辽宁师范大学,2011.
[2]高文倩.我国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现存问题及解决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