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无效合同若干问题的思考

来源 :法制与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n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就无效合同的解释适用、诉讼时效及无效与可撤销合同的界限等问题进行交流与探讨。
  【关键词】无效合同 解释适用 诉讼时效 可撤销合同
  
  由于无效合同在合同纠纷中占据了较大的比例,因此,无效合同问题被学术界所广泛关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我国的经济合同中,无效经济合同约占经济合同总量的10%-15%,大量的无效合同致使每年约有3000亿至4000亿元的合同金额得不到履行。本文拟对无效合同的解释适用、诉讼时效及无效与可撤销合同的界限等问题进行相应的交流与探讨。
  
  一、无效合同的解释适用问题
  
  所谓无效合同,是指已成立,因欠缺法定有效要件,在法律上确定地、当然自始不发生法律效力的合同。需要强调的是,无效合同与合同无效并非同一含义。无效合同是合同的种类之一,而合同无效则为合同的法律效果。无效合同是合同无效的原因之一,除无效合同之外,可撤销合同经撤销之后,效力未定合同未经权利人追认,以及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等都可发生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据我国合同法第52条规定,下列情形之一者视为合同无效:(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上述“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通过实施合法的行为来掩盖非法的目的,或其所从事的行为在形式上是合法的,但是在内容上是非法的。我国学者认为,“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所为的民事法律行为,以伪装行为为必要,既可以以当事人通谋为之,也可以一方单独为之。我国合同法将当事人通谋为虚伪表示作为无效处理,与大陆法系各国或地区的民事立法相一致。但是,我国合同法将单独虚伪表示一律作为无效处理,显然值得研究。单独虚伪表示,亦称心中保留,指表意人保留真意于自己心中,而未与相对人通谋。按照大陆法系各国或地区的民事理论与立法实际,一般认为表意人无欲为意思表示所拘束之意而为意思表示者,其意思表示不因之无效。但其情形为相对人所明知者,不在此限。由此可见,在相对人不知表意人为虚伪意思表示情形的,大陆法系各国或地区民法规定不适用法律行为无效的规定,以保护相对人的利益,进而保护交易安全。因此,在当事人一方单独为虚伪意思表示的,不应一律使之归于无效,而应区别相对人的知情与否来决定是否适用无效合同的规定。一般认为,因通谋虚伪表示与单独虚伪表示而引起的无效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恶意串通中的恶意系指意思主义的恶意,与债权人撤销权制度中的受让人的恶意不同。关于“恶意串通”的内容,我国学者存在不同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恶意串通”实质上就是通谋,它既可能是当事人通谋后以真实意思表示为之,也可能是当事人通谋后为虚伪表示,从而认为第52条第2项与第3项存在交叉重合,认为二者都存在伪装的可能和目的违法的情形,其区别仅在于,恶意串通以通谋为必要,而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以伪装行为为必要。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在恶意串通行为中当事人所表达的意思是真实的。从“恶意串通”的文义来看,应不限于当事人所表达的意思为真实,也应包括当事人通谋后为虚伪表示
  
  二、无效合同的诉讼时效问题
  
  关于无效合同的诉讼时效问题,我国法律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然而,却有学者认为,无效合同的无效主张或诉请法院确认无效应适用诉讼时效。该观点认为无效合同制度与诉讼时效制度存在价值上的冲突,认为如果对主张合同无效的权利不加以时间上的限制,那么基于无效合同而产生的所有的法律关系就有可能永远处于悬而未决的不安状态,交易安全得不到保障,故认为对于主张合同权利,应该有一个期限的限制。对此笔者不敢苟同。法律行为无效的主张或确认,其权利行使期间限制的目的在于调和二种互相冲突的法价值,即国家对法律行为效力的干预与交易安全之间的冲突。关于如何调和该价值冲突,我国一些台湾学者认为,应区分法律行为的绝对无效与相对无效进行分别处理。而且,我国立法亦采相同做法。按照上述见解及相关法律规定,无效合同的无效为绝对无效,因其所违反的是公共利益,因而应强调国家对合同效力的干预,使其终局的、确定的不发生任何效力,而不应对主张无效或确认进行时间上的限制。
  此外,诉讼时效适用的标的限于请求权,亦即要求他人作为或不作为的权利,该请求权为实体法上的请求权,而主张合同无效或确认无效的权利并非为实体法上的请求权。依法律规定,无效合同的无效是当然无效,并不以法院的确认为要件,但是当事人或者具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却可能对合同是否具有无效原因存有争议,不妨诉请法院确认。当事人或具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向法院提起确认之诉时,其所依据的权利并非为实体法上的请求权,而是民诉法上的请求权。需要澄清的是,民诉法上的请求权概念与实体法上的请求权概念是在不同的意义上使用的。即主张或确认合同无效的权利因其不属于实体法上的请求权而不能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再有,主张或确认合同无效的权利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并不一定必然地破坏交易安全。无效合同经主张或确认终局的、确定的归于无效之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如果当事人一方已经将取得的财产转让给第三人的,则应区别第三人的善意与否,第三人为善意的,法律应保护其所取得的利益。关于无效合同的法律效果,我国合同法并未规定法律行为之无效,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但是,基于对善意第三人利益保护,笔者认为理论上应作出一定的补充。
  
  三、无效合同与可撤销合同之间的界限问题
  
  合同的生效与成立最大的不同在于,合同成立制度表现了当事人的意志,体现了合同自治原则。而合同生效制度则体现了国家对合同关系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反映了国家对合同关系的干预。我国合同法对于欠缺一定生效要件的合同,依其欠缺的程度与瑕疵的性质,分别予以不同的评价,将有瑕疵的合同在效力上区别为无效合同、可撤销合同与效力未定合同。民法对不合符生效条件的法律行为何以会作出无效、得撤销、效力未定乃至完全有效的规定,此乃立法政策上的问题,亦即视其所欠缺要件的性质如何以为决定,其目的在于保护社会利益、当事人利益和第三人利益。我国学者一般认为,无效合同因其违反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瑕疵程度最为严重,因此不问当事人意思如何,一律使之自始的、当然的、确定的不发生当事人订立合同所欲追求的法律后果。可撤销合同因其违反私益,瑕疵严重程度次之,因而使之可撤销,以使当事人得以以自己意识决定是否维持合同的效力,并设一定撤销权行使期间,使得当事人的法律关系早日确定。效力未定合同因其在程序上欠缺他人的同意,瑕疵程度较为轻微,因而使之暂时不发生效力,以使第三人得以以自己意识决定是否使该合同发生法律上确定的效力。因此,在无效合同与可撤销合同原因的划分上,我们必须贯彻这一标准。任何法律的制定或多或少都是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的,法律维护私人利益其目的亦在于增进社会公共利益,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亦需通过保护私人利益而达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个别法律规定的解释适用上,社会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没有区别的必要或可能。在无效合同的规定中,应认为其无效原因为违反法律对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而在可撤销合同中,应认为其可撤销原因为违反法律对私人利益的维护。值得特别强调的是,合同无效或者可撤销、效力未定的,并非取决于法规范所保护的当事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的人数多寡,而是取决于法规范所涉及的利益性质为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还是私人利益。   通谋虚伪表示,是表意人与相对人通谋、不表示内心真意的假装实施法律行为的意思表示。关于基于通谋虚伪表示所订立合同的效力,大陆法系各国或地区民法规定,表意人与相对人通谋为虚伪表示的,其意思表示无效。我国台湾学者认为表意人与相对人通谋为虚伪意思表示,违反法律行为之社会的、经济的效益,因而无效。因此,债务人与受让人之间通谋为虚伪表示所订立的合同因其违法立法政策上对社会利益的维护而归于无效。而债务人与受让人之间通谋为真意表示,诈害债权,因其所侵害的仅仅是债权人特殊的、个别的私人利益。若认为债务人与受让人通谋诈害债权的行为侵害了社会利益与交易秩序,那也仅仅是间接的、反射的结果。因此,债务人与受让人通谋为真意表示,诈害债权所订立的合同应认为是可撤销的,法律赋予债权人以撤销权,使其得以以自己的意思决定是否维持该合同的效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合同的相对性原则不致受到无限度的突破。
  依据无效合同与可撤销合同的立法政策,无效合同因当事人违反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因而不问当事人的意思如何,法律强制规定其为自始、确定无效。可撤销合同则因违反个别的私人利益,因而法律允许具有撤销权之人依其自己的意思决定是否行使撤销权以使法律行为归于无效。但是根据合同法第52条第2项的文义,该项规定对于一些案件中真实意思表示行为的情形也有适用的余地,这显然是与无效合同的立法政策相违背的。因此,在现行法框架下,我们应对此项规定做出目的性限缩解释,即认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中所指的“第三人”并非指个别的私人,而是泛指一般的人,对“第三人”的利益损害,将直接导致对社会利益的损害。
  当然,对于无效合同,还有许多尚待讨论和研究的地方,如无效合同的确认、绝对有效和相对有效以及无效与不成立的区别等等。只有充分认真地去研究,并结合实际案例,才有能作出正确的判定,还法律于公正。
  (作者简历:杨玫,女,重庆市人,硕士,研究方向:经济法)
其他文献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扮演的角色产生了巨大影响,语文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声筒,照章行事的盲从者,拥有知识的权
文章不厌百回改.相传唐代诗人贾岛初到京师时,一次在驴背上得到两句好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后来,他又想把“敲”字改成“推”字,琢磨不定时,迎面撞上韩愈的马车.韩
东晋名将陶侃在浔阳做渔梁吏,食用官府的鱼。他想到母亲还在乡下过着贫寒的生活,心里很是难过。一天,有一个部下出差,要路过母亲居住的地方,陶侃就用陶罐盛了一点鱼请他送给母亲。不料母亲不但不受,还将陶罐封上退回,并附信责备说:“汝为吏,以官物遗我,非唯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此事给陶侃以极大的教育,也影响了他一生。  如果不是母亲的拒绝,让其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今天拿公家一根针,明天就会牵公家一头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建设,我国的电网工程获得非常好的提升,其中智能电网的建设也即是对电网工程实现智能化的控制,从其本身的意义上来看,是通过将各种能源之间实现兼容利用的
21世纪是个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全面而严峻的挑战.语言教育在个体素质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幼教工作者应在全面贯彻《纲要》的同时,大力发展幼儿
一、小学数学四则运算,学生计算错误有rn抄错数字、搞错运算符号,计算顺序倒错,用错计算方法,计算结果出错及综合性错误,就其原因,除部分学生是基础知识不牢外,多数学生还是
期刊
绿色施工是整体建筑全寿命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绿色施工是整个建筑施工领域中节约和节能减排的关键.在整体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基础上,通过各种科学技术的进步最大
期刊
阳春三月,百万亩油菜花竞相怒放,汉中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季节.然而,更让人陶醉的是该市公务员管理工作的新举措,公务员队伍的新气象,那是一道道与美丽山水交相辉映的别样风景
城市的夜景照明是通过灯光亮度及灯光色彩的变化,再现城市夜间的风貌,从而美化城市的夜景,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夜视环境.城市的建筑物以不同的格调展现其优美的风姿,通过夜景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