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光照强度对舌状蜈蚣藻早期发育的影响

来源 :南方水产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wplan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舌状蜈蚣藻(Grateloupia livida)是一种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红藻。文章研究了不同的温度(15℃、20℃、25℃和30℃)和光照强度(500 lx、2500 lx、5 000 lx和10 000 lx)对舌状蜈蚣藻早期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舌状蜈蚣藻适合果孢子发育为盘状体的条件为温度25℃、光照5 000 lx。果孢子在25~30℃条件下首先形成盘状体,15℃下形成最慢;盘状体在25℃首先长出直立枝,其次是20℃、15℃和30℃。果孢子在5 000~10 000 lx的光照强度下首先形成盘
其他文献
利用PCR技术对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S-核糖基高半胱氨酸酶(1uxS)基因全长DNA进行了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采用ExPAsy软件包预测了推导蛋白的特性,利用Swis
采用卵径形态比较和能量代谢关键酶生理生化分析方法,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卵质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大菱鲆受精卵卵径平均值为(1.053±0.020)mm,不同批次的受精
根据2008年5月、8月、11月和2009年2月在闽东北外海海域(26°00'~28°00'N、120°00'~125°30'E)开展的虾类资源调查资料,研究分析了该海域中华管鞭虾(Solenocera cra
<正> 1995年3月间,笔者赴台湾参加两岸农药研讨会,为期十天。赴台期间,了解了一些台湾化工行业的情况,整理出来供大陆化工界参考,以进一步促进两岸交流,共同振兴中华化工。
经评估,《南方水产科学》于2015年1月被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开放存取目录(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DOAJ)收录(查询地址:https:∥doaj.org/toc/2095-0780),这对于推进《南方
贝类的血细胞在宿主的免疫防御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利用线性离子阱-四级杆质谱对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血细胞的颗粒蛋白质组分进行了Shotgun分析,结合Mascot数
采用组织块贴壁培养法,探索了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鳍组织细胞短期培养方法,同时对其染色体Ag-NORs和C-带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1)麦穗鱼鳍组织培养的最适培养基为MEM培
采用pH调节法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虾壳中影响虾壳红变的β虾青蛋白进行分离回收,以蛋白质回收率、纯度和二级结构含量为分离特性参数,以1.0为pH变化梯度,研究pH
<正> 1前言 三羟甲基丙烷(Trimethylolpropane,以下简称TMP)是1945年才工业化生产的三元醇。系无色吸湿性结晶。与水、甘油、乙醇能以任何比例混溶,但不溶于烃。它的三个伯羟
笔者初步研究了企鹅珍珠贝(Pteria penguin)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 D,CTSD)的基因克隆和功能,通过同源克隆方法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获得了企鹅珍珠贝组织蛋白酶D基因(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