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肥替代对鲁西北轻度盐碱地土壤性状和小麦、玉米产量的影响

来源 :山东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rd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法,以习惯施肥为对照(CK),设置低(LOF)、中(MOF)、高(HOF)3个有机肥用量与80%习惯施肥配比处理,研究有机肥替代对轻度盐碱地土壤团聚体、盐分含量、微生物等性状和冬小麦-夏玉米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用量有机肥替代处理均增加>1 mm土壤大团聚体的比例,土壤团聚体分布有由微团聚体向中间团聚体过渡的趋势,R0.25、MWD和GMD均有所增加,其中以MOF处理增加较为显著,R0.25、MWD和GMD值较CK分别增加20.66%、45.64%、104.76%。LOF、MOF和HOF处理均明显降低0~40 cm土层的盐分含量,分别比CK下降12.86%、26.05%和35.05%。MOF和HOF处理下细菌和真菌数量均显著增加,其中HOF处理增加最多,细菌和真菌数量分别较CK增加7.1%和1.60倍,放线菌数量变化不明显。MOF和HOF处理可明显提高小麦、玉米对氮、磷、钾的吸收,与CK相比,HOF处理小麦吸收磷、钾分别增加23.2%、13.4%,夏玉米分别增加16.1%、30.8%。中高量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能较大幅度提高冬小麦和夏玉米产量,增产8.87%~39.70%.其中,HOF处理增产效果最显著,即在减施20%化肥条件下轻度盐碱地适宜有机肥用量为9 000 kg/hm~2。
其他文献
文章以构建湖北省电力基础资源商业化运营业务标准管理体系为目标,结合业务开展实际,基于全省统一运营视角,设计了“省地两级管理、多元主体并进、内部专业协同、线上线下联通”的管理体系。从全业务链条和全生命周期一体化出发,构建业务模块化流程管理模型。提出关键节点标准化管控方法,从而强化制度规范的引领作用,以期为电力基础资源商业化运营业务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化学作为我国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初高中衔接期是学生升入高中学习阶段之后十分重要的过渡时期,教师应把握好这一关键阶段着重培育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推动他们全面发展.据此对初高中化学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衔接进行了探讨,同时制定了一系列有效对策.
在高中生物理教学实践中.物理课程实际处于了十分重要的战略管理重要地位.这得益于高中教学中的实验.能够更有效地提升学习者的核心知识水平.从而深化对所学知识基本原理的了解.强化记忆。而且.在新课中明确要求物理课程教师要注重学生核心素质的训练.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学校必须根据新课的需求.积极注重地提高学生的核心素质。
<正>根据闽清县人大常委会评议基层单位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4月29日至5月12日,全县16个乡镇人大主席团按照评议基层单位工作的要求,组织召开创建“福州市人民满意基层单位”初评工作测评会。各乡镇人大通过会前明察暗访、会间集中视察、会上听取汇报等方式,详细了解被评议基层单位创建“福州市人民满意基层单位”情况,各乡镇辖区内的市、
期刊
目的 利用快速卫生技术评估(rHTA)方法评估血塞通注射液治疗中风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万方医学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数据库以及国际卫生技术评估网络、国际卫生技术评估协会等网站,对血塞通注射液治疗中风的HTA报告、Meta分析/系统评价、药物经济学研究等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共纳入
立足于当前我国地铁车站工程的建设情况,对地铁车站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及控制措施进行了详细分析,旨在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进而提升我国地铁车站工程整体的建设效果。
<正> 磷矿的化学溶解是湿法磷酸生产过程的最重要阶段之一,它可决定萃取效率、磷矿利用率、硫酸钙的过滤性能等。且硫酸分解磷矿的溶解过程是一个多相反应过程,磷矿颗粒的大小、硫酸浓度、反应温度等各种因素对磷矿的溶解速度影响很大。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是湿法磷酸反应动力学研究的一部分,它可为湿法磷酸反应器模型的设计及最
会议
<正>一、线上心理健康教育校本微课设计内容学校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线上学习不适应的情况主要包括情绪消极、自制力降低、学习倦怠、亲子关系矛盾等问题。为此,学校依据学生心理特点,综合分析围绕学生的主客观因素,依托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针对本校学生线上学习不适应的主要问题,设计线上心理健康教育系列主题微课。此外,学校注意到家庭氛围对学生线上学习的影响。为此,
期刊
文章在分析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OBE-CDIO人才培养理念内涵,然后阐述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当下所面临的问题,最后对“新工科”背景下OBE-CDIO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偶然防卫是行为人在没有防卫意思的情况下,实施了侵害他人的行为,偶然碰巧地防卫了自己或第三人法益的情形。对于偶然防卫之法律性质,中外学界从行为无价值与结果无价值的论争中,形成了有罪说、正当行为说、具体分析说等代表性观点。然而,对偶然防卫还应结合犯罪判断的逻辑过程和错误论角度予以分析。虽然犯罪的判断存在阶层或者先后的逻辑顺序,但不能因此否定犯罪认定是一个整体性的活动,从最终结果看,偶然防卫的侵害结果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