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0)0420157-01
在学校这个特定的群体中,“后进生”在一个班集体中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后进生”这个群体中的个人而言,他们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是可以随着时间、条件等外因的变化而变化的。当然这种变化也有两重性,一是向好的方面转化,使之由坏变好;二是向坏的方面转化,使之坏上加坏。作为人民教师,为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应重点做好这部分人的转化工作,在工作中创造各种适合的外因条件,将一些消极因素转变为积极因素,将“后进生”转化为进步生或优秀生。那么,班主任应该怎样创造各种适合的外因条件,将一些消极因素转变为积极因素?下面根据我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就后进生转化工作中的几种契机谈几点体会。
1 学期初帮后进生制定进步计划
经过一个假期的休息,大多数学生玩意已销,想回到学校再次过上集体生活,他们都计划着上学后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在新的学期要有一个好的开端。后进生也是如此,所以,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利用好这一时机,帮助学生制定好计划,满足学生进步的愿望,使他们的热情得以保持。
1)进入新学校或新班级的时候,后进生往往会产生急起直追的念头,但对新的环境,新的老师也会产生喜欢或担心,信任或怀疑的心理状态;这时班主任就要及时抓住闪光点。因势利导,以诚相待,解除后进生的思想顾虑,使他们做出新的努力。
2)进入一个新学期或新学年的时候,后进生往往也会有新的打算,作为自己追求新的目标的起点。班主任要特别注意开学第一天,第一堂课,第一次作业,第一次活动,第一次同后进生接触的“首因效应”,发现闪光点,帮助后进生确立信心,把决心付诸行动。
2 考试后鼓励后进生确定今后学习目标
考试在学校是非常普通的一项教学活动。通过考试,教师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家长能够了解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所以,对于每次考试,无论教师、家长还是学生都十分重视。后进生也不例外,他们同样盼望着在每次考试中都能取得好成绩,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考试成绩不一定会尽如人意。因此,在考试后班主任老师除了对考试成绩好的学生给予表彰外,也要注意对成绩差的学生进行关注,尤其是后进生,把特别的爱给他们。每次考试对后进生都是一次打击。考试后这些学生常常处于孤立、被歧视的地位,久而久之养成自卑或自暴自弃的心理。歌德有这样一句名言:“你失去了财富,你只失去了一点点,你失去了名誉,你就失去了很多,你失去了勇气,你就什么都失去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考试后必须多加鼓励,不能只是“恨铁不成钢”,而需要炼铁成钢。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针对他们的不同情况,帮他们分析成绩差的原因,下力气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引导和鼓励他们爬起来再前进,重新树立起自信心,这是转化工作的关键。考试后,班主任还要密切与科任教师联系,根据各个后进生的具体情况,为他们拟一个学习小目标,使他们都能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
3 犯错后使后进生明白为人处事的道理
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虽然教师花费了许多精力,但他们在学习生活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违纪现象。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总有犯错误的时候,尤其是非智力型后进生,犯错误的机会更大。他们的理智对情绪的约束力比较差,感情一冲动就不顾一切,忘却已经形成的正确认识,从而产生一些错误的行为来。如何处理他们的错误是转化工作的又一个重要契机。虽然纪律是学习保证,对任何学生都要严格要求,但对后进生不能一味的严,要严而有度,要严中有情,要严爱结合。要允许后进生有适应的改正机会和过程,不能动不动就一刀切,把违纪后进生一棍子打死,既找家长、又找学校领导,抓住不放狠狠批评,也不能一时头脑发热,只要后进生一违纪,给予处分了事,更不能方法简单,随意停后进生的课,任意体罚和变相体罚后进生,或直接把后进生开除,随意把后进生推向社会。这些往往起不到良好效果。后进生的转化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尊重。遇事必须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要从关心、了解学生的思想行为及日常生活中的事情着手,对于他们的小错误,指出后并表示原谅,让他们明白“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宽容是送给朋友最好的礼物”等道理,使他们知道宽容是什么。并举出一些实例告诉他们事到临头如何应急、如何忍让,使他们学会“容人才能容已,容已先容人”。班主任的宽容往往换来的是学生对老师的信任,使他们感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护。使他们今后对自己要求更严格,学习和纪律都有所进步。
4 家访帮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是转化后进生不可缺少的环节,光靠班主任孤军作战是不行的,必须与家长配合,经常与家长联系,使学校与家庭教育步调一致。需要注意的是,家访也要选择一定时机。新学年开始,对后进生进行一次家访,了解一下学生的家庭环境、经济状况、学习条件、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等,有利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二是后进生思想行为表现异常时进行家访,一方面教师对学生要关心,要问寒问暖,及时与家庭沟通,共同采取有效措施,把“异常”变为正常;另一方面要和家庭共同树立后进生的信心,教育后进生永远保持乐观,克服暂时困难。三是在后进生有明显进步要家访,要适当向家长报喜,激发后进生的上进心。四是后进生缺课要家访,要弄清缺课的原因,要帮助后进生适当把所缺的课补起来。无论什么时间进行家访,家访后都要和学生沟通一下家访情况,进一步拉近师生距离,巩固家访效果。
5 活动中激励后进生
活动最能锻炼人。在学校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中,每位学生都表现出很强的集体荣誉感,都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干,后进生尤为如此,他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处于下游,这是他们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非常强。这时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主动性就显得十分重要。首先,活动中要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大力鼓励后进生个性发展,班主任应创造机会,给后进生发挥才能的机会,让后进生充分表现自己。后进生偶然得到一次好分数或为集体做出贡献而受到表扬时,也会产生追赶先进的勇气和力量。然后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不失时机地帮助后进生明确目的、端正思想、增强信心。鼓励后进生积极参与,让后进生在活动中既能看到自己优秀的一面,又能明确自己的不足和缺点,让后进生在活动中既能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器重,又能领会到教师对他们的期望。最后,教师要开展心理咨询、明理明智、行为矫正等方面的重点教育活动,帮助后进生矫正思想行为,促其转化。
总之,作为班主任,要满足后进生自尊和正常的心理需要,抓住转化过程中的各种契机,摸清后进生的底子,分析原因,争取家长的配合,做他们的知心朋友,采用目标管理,循序渐进的方法,持之以恒,加强他们学习目的的教育,改变他们的学习态度,对他们取得的成绩,要及时给予肯定。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抓好班级管理,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作者简介:
尹建双,男,汉族,河北省滦南县人,中学一级教师。
在学校这个特定的群体中,“后进生”在一个班集体中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后进生”这个群体中的个人而言,他们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是可以随着时间、条件等外因的变化而变化的。当然这种变化也有两重性,一是向好的方面转化,使之由坏变好;二是向坏的方面转化,使之坏上加坏。作为人民教师,为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应重点做好这部分人的转化工作,在工作中创造各种适合的外因条件,将一些消极因素转变为积极因素,将“后进生”转化为进步生或优秀生。那么,班主任应该怎样创造各种适合的外因条件,将一些消极因素转变为积极因素?下面根据我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就后进生转化工作中的几种契机谈几点体会。
1 学期初帮后进生制定进步计划
经过一个假期的休息,大多数学生玩意已销,想回到学校再次过上集体生活,他们都计划着上学后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在新的学期要有一个好的开端。后进生也是如此,所以,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利用好这一时机,帮助学生制定好计划,满足学生进步的愿望,使他们的热情得以保持。
1)进入新学校或新班级的时候,后进生往往会产生急起直追的念头,但对新的环境,新的老师也会产生喜欢或担心,信任或怀疑的心理状态;这时班主任就要及时抓住闪光点。因势利导,以诚相待,解除后进生的思想顾虑,使他们做出新的努力。
2)进入一个新学期或新学年的时候,后进生往往也会有新的打算,作为自己追求新的目标的起点。班主任要特别注意开学第一天,第一堂课,第一次作业,第一次活动,第一次同后进生接触的“首因效应”,发现闪光点,帮助后进生确立信心,把决心付诸行动。
2 考试后鼓励后进生确定今后学习目标
考试在学校是非常普通的一项教学活动。通过考试,教师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家长能够了解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所以,对于每次考试,无论教师、家长还是学生都十分重视。后进生也不例外,他们同样盼望着在每次考试中都能取得好成绩,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考试成绩不一定会尽如人意。因此,在考试后班主任老师除了对考试成绩好的学生给予表彰外,也要注意对成绩差的学生进行关注,尤其是后进生,把特别的爱给他们。每次考试对后进生都是一次打击。考试后这些学生常常处于孤立、被歧视的地位,久而久之养成自卑或自暴自弃的心理。歌德有这样一句名言:“你失去了财富,你只失去了一点点,你失去了名誉,你就失去了很多,你失去了勇气,你就什么都失去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考试后必须多加鼓励,不能只是“恨铁不成钢”,而需要炼铁成钢。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针对他们的不同情况,帮他们分析成绩差的原因,下力气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引导和鼓励他们爬起来再前进,重新树立起自信心,这是转化工作的关键。考试后,班主任还要密切与科任教师联系,根据各个后进生的具体情况,为他们拟一个学习小目标,使他们都能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
3 犯错后使后进生明白为人处事的道理
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虽然教师花费了许多精力,但他们在学习生活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违纪现象。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总有犯错误的时候,尤其是非智力型后进生,犯错误的机会更大。他们的理智对情绪的约束力比较差,感情一冲动就不顾一切,忘却已经形成的正确认识,从而产生一些错误的行为来。如何处理他们的错误是转化工作的又一个重要契机。虽然纪律是学习保证,对任何学生都要严格要求,但对后进生不能一味的严,要严而有度,要严中有情,要严爱结合。要允许后进生有适应的改正机会和过程,不能动不动就一刀切,把违纪后进生一棍子打死,既找家长、又找学校领导,抓住不放狠狠批评,也不能一时头脑发热,只要后进生一违纪,给予处分了事,更不能方法简单,随意停后进生的课,任意体罚和变相体罚后进生,或直接把后进生开除,随意把后进生推向社会。这些往往起不到良好效果。后进生的转化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尊重。遇事必须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要从关心、了解学生的思想行为及日常生活中的事情着手,对于他们的小错误,指出后并表示原谅,让他们明白“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宽容是送给朋友最好的礼物”等道理,使他们知道宽容是什么。并举出一些实例告诉他们事到临头如何应急、如何忍让,使他们学会“容人才能容已,容已先容人”。班主任的宽容往往换来的是学生对老师的信任,使他们感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护。使他们今后对自己要求更严格,学习和纪律都有所进步。
4 家访帮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是转化后进生不可缺少的环节,光靠班主任孤军作战是不行的,必须与家长配合,经常与家长联系,使学校与家庭教育步调一致。需要注意的是,家访也要选择一定时机。新学年开始,对后进生进行一次家访,了解一下学生的家庭环境、经济状况、学习条件、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等,有利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二是后进生思想行为表现异常时进行家访,一方面教师对学生要关心,要问寒问暖,及时与家庭沟通,共同采取有效措施,把“异常”变为正常;另一方面要和家庭共同树立后进生的信心,教育后进生永远保持乐观,克服暂时困难。三是在后进生有明显进步要家访,要适当向家长报喜,激发后进生的上进心。四是后进生缺课要家访,要弄清缺课的原因,要帮助后进生适当把所缺的课补起来。无论什么时间进行家访,家访后都要和学生沟通一下家访情况,进一步拉近师生距离,巩固家访效果。
5 活动中激励后进生
活动最能锻炼人。在学校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中,每位学生都表现出很强的集体荣誉感,都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干,后进生尤为如此,他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处于下游,这是他们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非常强。这时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主动性就显得十分重要。首先,活动中要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大力鼓励后进生个性发展,班主任应创造机会,给后进生发挥才能的机会,让后进生充分表现自己。后进生偶然得到一次好分数或为集体做出贡献而受到表扬时,也会产生追赶先进的勇气和力量。然后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不失时机地帮助后进生明确目的、端正思想、增强信心。鼓励后进生积极参与,让后进生在活动中既能看到自己优秀的一面,又能明确自己的不足和缺点,让后进生在活动中既能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器重,又能领会到教师对他们的期望。最后,教师要开展心理咨询、明理明智、行为矫正等方面的重点教育活动,帮助后进生矫正思想行为,促其转化。
总之,作为班主任,要满足后进生自尊和正常的心理需要,抓住转化过程中的各种契机,摸清后进生的底子,分析原因,争取家长的配合,做他们的知心朋友,采用目标管理,循序渐进的方法,持之以恒,加强他们学习目的的教育,改变他们的学习态度,对他们取得的成绩,要及时给予肯定。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抓好班级管理,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作者简介:
尹建双,男,汉族,河北省滦南县人,中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