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差与悖逆——形象思想与作家立意断想

来源 :天津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nunsze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1.文学创作中,作家的立意(创作意图)制约着对素材的选择、加工和艺术形象的塑造。立意的高下直接反映着作家的认识能力和精神个性,影响着作品的思想价值和审美价值。作家的立意要通过所描绘的形象显示出来。但从文艺创作实践来看,形象流露出来的思想倾向与作者的立意往往出现反差,甚至相抵牾。越是优秀的古典作品,两者相悖逆的现象越突出。作家意欲肯定的人物则成为作品批判的对象,而本意要
其他文献
<正> “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包含着极为丰富的理念和思潮,但本质乃是在传统政治体系崩溃前夕围绕着中国应重建何种政治体系的探索与争鸣,其主流则表现为民主型政治文化的发展和转变。
<正> 从戊戌变法到五四运动,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这10年来的改革实践,其宗旨都是为了中国现代化。然而几代人梦寐以求的现代化宁馨儿迄今仍未哇哇堕地。而文化背景与中国类似的日本、亚洲“四小龙”,却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分娩出现代化。原因何在?前几年掀起的文化热,思考的正是这个问题;《河殇》也对此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可是问题远未获得科学解决。笔者不揣冒昧,在此谈点个人的管窥蠡测。
<正> 政治腐化几乎是一切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要出现的问题,更是当今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几年来,政治腐化现象在我国也严重地发展起来,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对这个问题进行剖析和研究并寻找相应的对策,是政治学研究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正> 赵沛霖同志的《兴的源起——历史积淀与诗歌艺术》一书(以下简称《源起》),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读了《源起》一书,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它角度新,观点新,论述严密翔实,填补了诗歌比兴研究的一项空白,是十年来古典文学研究的一项可喜收获。《源起》一书在学术上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点:
王逸舟,1957年生,法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所副研究员,著有《匈牙利道路》、《波兰危机》、《南斯拉夫实验》、《当代社会主义体制研究》等书,专攻社会主义体制比较研究。最近,我们走访了王逸舟,他就十年来中国思想界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发表了如下看法。
<正>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开放城市土地市场已经起步。本文试图就我国开放城市土地市场中的若干问题谈一些初步的看法。一、我国现阶段的城市土地市场及其特征目前,我国已有一百多个城市开始在不同程度上实行城市土地有偿使用。深圳、上海、广州、天津等城市正在进行城市土地有偿转让的尝试。从各城市的实践中可以看到,我国现阶段的城市土地市场主要包括四种基本类型:
<正> 我国新时期文学已度过它的头十年。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肇始于这十年间。研究十年文学的一个角度,是文学中的人的世界。十年来,文学对人的描写,在观念和实践上都有深刻嬗变。这嬗变是历史留给十年和十年留给历史的巨大蓄势与巨大契机的一部分。它给我们暗示的不仅是文学的昨天,而且是文学的今天和明天。我们将分三部分概述文学世界里发生的这种人的嬗变。
<正> 香港的经济是“自由开放型的经济”,它实行的是以英国古典经济学派的自由经济理论为基础的“积极不干预”政策,因而其价格理论和管理也打上了“积极不干预”的烙印。香港的价格理论一方面主张“价格制度具有自动控制一切经济活动的机能”,但另一方面,又从福利经济的角度认为,价格制度的自动控制,虽可维持市场秩序,但由于自由竞争普遍存在,完全依赖价格机制来自动处理社会的基本经济问题,往往会造成经济失衡和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对此必须进行一定的干预。这种理论体现在实践中
<正> 文化,是一个具有双重含义的概念:从广义上说,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可统称为文化;从狭义上说,则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民主文化,则相应地也具有两重含义:从广义上说,人类社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不断发展着的民主概念、民主理论、民主制度、民主体制以及民主的社会生活方式,都属于民主文化;由此可以说,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已经依次出现了四种大的
<正> 在当代社会改革的大背景下,由满怀忧患意识的知识界掀起的“中国文化热”,所触及的是中华民族文化选择的深刻主题,想完成的是建构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这样一项极为艰巨复杂的文化——哲学系统工程。本文并不完全在如上“大文化”意义上使用“文化”这一概念,而就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文化行政单位目前所管理的文化工作,谈其时代肩负和生存。但显然必须以对中华民族的文化选择以及文化心理建构的思考为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