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初中美术教学如何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y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素质教育中,美育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鉴赏能力是美育的重要内容,它可以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视角去发现美、创造美、享受美。但是缺少良好的鉴赏能力不利于学生美育的培养,尤其是在硬件软件都落后的农村。所以本文将从农村初中美术教学的现状和如何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农村 初中美术教学 审美鉴赏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1-0224-01
  引言
  通过美术教学可以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帮助学生发现美、欣赏美、享受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初中美术教育也自然也被看做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近年来,国家也越来越重视美术教学的发展,但是也存在着一些新问题,尤其是在经济较落后的一些农村地区,如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这一问题应引起重视。
  一、农村美术教学的现状
  1.家长片面重视成绩
  在上学前,家长会让鼓励学生画画,可是随着年龄增长,受素质教育中,家长追求孩子相互之间成绩的攀比,片面地把孩子的学习成绩放在主要位置,成绩高就值得表扬和夸赞,而忽略对孩子的兴趣和爱好的培养[1]。于是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受到了限制,审美鉴赏力也随之下降。
  2.专业教师的缺乏
  在农村初中,学校也是过分看重学生成绩,以升学率为主要目标。而美术课程大多被视为一个辅修课程,完全是虚设的,并没有受到多大的重视。并且由于农村教育条件相对薄弱,美术课程并没有专业的教师,缺少相关资料和课件辅助,在美术教学中,固守之前的教学方法,只教授学生临摹作品,讲课形式呆板,不能充分培养学生鉴赏能力。
  3.课本教材不符合实际
  课本上展示的一些作品,没有考虑到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甚至直接超越了农村学生的认知和审美水平,显得很空洞并且极易使学生对这些作品产生不可及的敬畏感。从而会感觉美术这门课程很难学习。还有部分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来决定自己要不要听课,抱着一副无所谓的态度。这些都限制了学生学习美术兴趣的培养和审美鉴赏能力的提高[2]。
  二、在农村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审美鉴赏力
  1.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想要学好一门课程,培养兴趣是首要内容。只有学生对美术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并產生持续长久的学习动力。所以教师应该改变以学生成绩为主的教学方式,要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美术引入生活
  在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相关的硬件软件都很缺乏,但可以充分地利用农村优美的自然环境。将美术教学引入到自然环境中去,在学生的亲身生活中选取素材,调动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经验,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审美能力[3]。同时,将美术引入生活也弥补了课本超于学生认知水平的缺憾。例如:在秋天,讲解秋天美景时,可以带学生去大自然中发现寻找,天高云淡、枫叶深红的景象。
  (2)教学形式多样化
  美术本身就是一个相对抽象的艺术,生硬地讲解学生理解不了的内容,并不利于学生鉴赏能力的提高。所以,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教学形式,切忌单一枯燥化,可以根据具体内容采取多样的教学形式。可以找一些容易找得到的材料,引导学生做手工,或者废物利用自主设计一个小物件,多与学生交流、沟通交流,交换新颖想法。例如:在讲解人物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同桌的外貌,有哪些特点,比方说,眼睛小耳朵大等。学生在进行画画时自然会注意这些特点。这样便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2.保证教师技能和教学水平
  初中生年龄还偏小,认知能力还没有发展完全,对美术这种较抽象的东西理解还有限。所以,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的高低对学生的鉴赏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在讲解艺术时,教师要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讲解方式,切不可模棱两可,讲解应符合学生认知和理解水平。在评价学生绘画时,评价也要专业,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进行正确指导与引导,不能打击学生积极性。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发表看法,充分发挥自主性。在相对比较落后的农村,教师要注重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学校可组织相应的学习活动,让教师去外面学习等方式提高美术教学水平。
  3.进入绘画意境
  每幅画都有它的意境,往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理解其中的意境,教师也忽视了其中的讲解,并且这部分内容更为抽象。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文学素材,例如古诗、散文等,可以相应地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音乐,展示图片,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意境,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想象、再创造,勾勒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境。与此同时,必须对作品的所处背景、作者思想做些简单了解[4]。因为学生对这方面内容了解较少,如此,可以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鉴赏,并且得到的感触会更加深刻。这些方法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锻炼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鉴赏能力的提高不光对学生学习美术至关重要,能提高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美的感知能力。所以,教师应该积极采取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善于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初中是一个打基础的阶段,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审美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蒋丽娟.美术欣赏课教学艺术初探[J].学子,2015,23(2):52
  [2]钟延荣.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中国课程辅导,2015,20(1):85
  [3]严焕文.提升初中美术欣赏课生动性的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3,45(8):51
  [4]谢珊珊.如何上好美术课培养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的一些认识[J].青年作家,2012,20(9):12
其他文献
【摘要】德性意指在后天的学习实践中所获得的,是人所具有的独特的品质。古今中外,几乎每个思想家都对德性阐述自己的观点,亚里士多德更是在吸收批判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德性观。现如今,社会道德危机状况重重,解读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观,将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观与中国哲学中的德性理论进行比较,寻求亚里士多德德性观在我国的当代价值,并与当下社会现状相结合,寻求解决道德危机的方法,探索如何重塑我国新形式下的社会
依据{QC/T545-1999汽车筒式减振器台架试验方法》的试验规范,在分析试验台负载特性的基础上,论述了试验台功率匹配、调速范围匹配、驱动扭矩匹配和变频器匹配的具体内容,为多工况
通过分析机床振动特性和LabVIEW的特点,建立了基于LabVIEW的机床振动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总体方案。根据测试信号的特点给出了系统的硬件配置、软件的功能结构,设计了信号采集、
一、什么是小学教师的幸福?  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正如费尔巴哈所言:“一切有生命和爱的生物、一切生存着的和希望生存的生物之最基本的和最原始的活动就是对幸福的追求。”  1.什么是幸福?  不同的人对此常常有不同的看法,如财富、美貌、快乐等;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也有不同的说法,生病的时候说健康就是幸福,贫穷时说财富就是幸福,孤独的时候说陪伴就是幸福……  亚里士多德把幸福理解为最高的善,并提出“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应用也随之越来越广泛,计算机在处理运行计算机所产生的有效数据时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在这期间需要计算机在进行数据转换时做到快捷高效,并且也能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文将就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在大数据时代的具体情况,对其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一定参考,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未来发
【摘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把握住学生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巧妙地应用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适应新课程教学的需要。  【关键词】初中学生 兴趣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0-0005-01  进入21世纪外语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做为重要交际工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