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鸨求偶场的选择

来源 :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17次 | 上传用户:sophia_yin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 0 0年和 2 0 0 1年的 4~ 7月 ,在吉林省西北部和内蒙古东北部草原地带 ,采用观察法及样方法对大鸨 (Otis tardadybowskii)的求偶炫耀行为及求偶场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大鸨具有集群炫耀的特点 ,雄鸨一天之中有两个求偶炫耀高峰期 ,上午为 7:0 0~ 9:0 0 ,下午为 16 :0 0~ 17:30 ,下午的炫耀强度较早晨略弱。求偶场选择在坡度平缓、视野开阔的草原岗坡的下坡腰和坡底 ,而且是在土质松软、土壤颗粒较细的地方。草原火烧对其求偶场选择具有一定影响
其他文献
依据盆栽试验数据 ,采用 Jenson模式 ,研究了黄土区夏玉米的水分模型。结果表明 ,玉米在拔节 -抽穗期和抽穗 -灌浆期对缺水最敏感 ,拔节前和灌浆 -成熟期敏感性小 ;较高肥力水平使需水关键期水分敏感性指数增加相对较多 ,而在非水分关键期增加较少。较高的 N、P水平增大了玉米叶片的光合速率 ,中度干旱条件下 ,N、P肥对 Pn的增加幅度大于充分供水时的增加幅度 ;施用 N、P增加了玉米叶片的
研究了中国东北小兴安岭地区阔叶红松林的更新和红松的生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成树树冠的遮蔽作用所导致的光照减少是制约幼树生长和存活的关键因素.阔叶红松林是
自 2 0 0 0年以来 ,对位于湖南省湘潭锰矿污染区的植物和土壤进行了一系列的野外调查 ,以着力寻找锰的超积累植物。结果表明 ,商陆科植物商陆对锰具有明显的富积特性 ,叶片内锰含量最高达 1 92 99mg/ kg。这一发现填补了我国锰超积累植物的空白 ,为探讨锰在植物体中的超积累机理和锰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提供了一种新的种质资源
研究了两栖榕在潜流型人工湿地的生长特性及其对污水的净化效果。一年多的实验表明 ,生长在人工湿地的两栖榕具有发达的侧根和不定根 ,保持正常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根系活力和生长速率。两栖榕人工湿地对 TN,TP,CODCr和 BOD5的去除率分别为 54.2 %、40 .9%、72 .4%和 74.3% ,与无植物系统相比较 ,去除率分别提高了 1 7%、1 2 %、1 0 %和 1 1 %。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