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V感染对FibroScan(R)实施受控衰减参数评价脂肪肝影响的研究

来源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im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HBV感染是否对FibroScan(R)实施受控衰减参数(CAP)有影响.方法 使用FibroScan-502机型对临床诊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及慢性乙肝合并脂肪肝(CHB合并NAFLD)患者进行肝脏脂肪含量(CAP值)测定.结果 579例CHB患者、124例CHB合并NAFLD患者和624例NAFLD患者FibroScan检查,FibroScan测定的CAP与BMI呈正相关(r=0.46,P=0.004),而与血清HBV NDA载量、HBsAg载量以及HBeAg阳性与否无关;CHB组的CAP值(218.90 ±56.40 dB/m)显著低于NAFLD组(290.85±61.46 dB/m,P=0.00),也低于CHB合并NAFLD组(284.93±64.70 dB/m,P=0.00),而CHB合并NAFLD组的CAP值与NAFLD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血清高HBV DNA载量组的CAP值与低HBV DNA载量组间,高HBsAg载量的CAP值与低HBsAg载量组间,以及HBeAg阳性组的CAP值与HBeAg阴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BV感染不影响FibroScan测定的CAP值。

其他文献
目的 EMCV的pEGFP-3C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功能鉴定.方法 RT-PCR扩增EMCV功能蛋白3C基因并克隆至pEGFP-C3载体中,经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将重组质粒分别转染到BHK-21细胞和293T细胞48 h后,Western-Blot检测3C蛋白酶的表达,以及对PABP1的切割,共聚焦显微镜观测3C荧光表达位置.结果 EMCV的pEGFP-3C重组质粒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构建正确.表达的
目的 了解徐州地区儿童腺病毒感染的型别及流行特点.方法 采用Real-time PCR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990份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分泌物标本进行检测;对腺病毒阳性的标本进行常规PCR扩增hexon基因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型,同时用Hep-2进行细胞分离.结果 990份标本中,Real-timePCR检测腺病毒阳性数为164(16.6%);腺病毒感染全年散发,其高峰期为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患者饮用乙醇量介于少量(男性< 140g/周,女性<70g/周)和过量(男性> 280g/周,女性>140g/周)之间,主要以肝实质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症.根据其发展进程不同,其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及其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1].HCC是世界上第五大最常见的恶性肿
期刊
目的 通过建立新型人源化抗HIV-1 P24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平台,研制1~2种抗HIV-1 P24抗体.方法 使用连接P24的磁珠分选特异性分泌P24抗体的B细胞,有限稀释后,提取总mRNA,采用逆转录和巢式PCR扩增免疫球蛋白重链和轻链基因,经测序鉴定后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Cloning vector AbVec-hIgG1、Cloning vector AbVec-hIgKappa、Cloni
目的 了解2013年11月北京市丰台区腹泻中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发病率升高的流行情况及其基因特征 方法 2013年11月在哨点医院门诊随机采集47份腹泻患者便标本、30份环境标本,使用real-time RT-PCR进行轮状病毒(rotavirus)和诺如病毒(norovirus)的筛查;并对轮状病毒阳性标本使用RT-PCR方法扩增VP4和VP7基因,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使用Blast、BioEd
目前,小儿呼吸道腺病毒感染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病毒抗原以及病毒抗体的检测[1].一般感染腺病毒后,大部分患者7天可检测到腺病毒抗体IgM,但水平较低,14天达高峰[2].本研究将小儿呼吸道腺病毒感染的检测从以往的病毒抗体转换为病毒核酸,旨在临床上建立一种病毒分离培养与鉴定相结合的灵敏、特异、准确的新检测方法。
期刊
目的 明确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PEG-IFNα-2a)治疗效果不佳的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序贯使用替比夫定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PEG-IFNα-2a治疗48周后HBV DNA、HBeAg未转阴的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患者(52例)经过3个月或者以上的洗脱期后,再序贯使用替比夫定600 mg/d治疗,B组患者(49例)不经洗脱期,直接序贯使用替比夫定治疗.观察两组
本研究拟构建慢病毒干扰载体高效下调BM—MSCs中Brgl蛋白水平,为进一步研究其在肝细胞分化中的功能奠定基础。
期刊
人偏肺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HMPV)是2001年由荷兰学者vanden Hoogen等[1]首次从儿童呼吸道感染标本中分离发现的.研究发现其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可引起呼吸道感染,尤其在儿童、患有基础疾病的成人、老年人、免疫功能不全或器官移植患者可引起重症呼吸道感染.目前针对HMPV尚没有特异的抗病毒药物及安全有效的疫苗.本文就目前该病毒的病毒学特征、实验室诊断、治疗
期刊
目的 评估生物安全实验室微环境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生存能力,为制定切实有效的防护消毒措施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制备HIV-LWJ病毒上清,通过测TCID50,检测HIV在水或含5%血清RPMI1640培养液稀释后,持续存在于4℃、室温(25℃左右)、37℃不同时间的感染活力,以及病毒悬液在灭菌的玻璃片、不锈钢片、塑料片、滤纸片和棉布片等不同介质上的生存能力.结果 温度对HIV生存有一定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