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艺术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hacmacyh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一门系统科学,更是一种高超、细腻的艺术复合体,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一个教师要想提高教育效能,就必须讲求教育的艺术. 所谓教育艺术,就是教师在其知识、经验、才能和气质以及人格、个性等因素的基础上形成的巧妙运用各种教育条件、教育原则及教育方法、手段的基本技能. 教育的艺术作为一种教育技能与教师的运用技巧关系很大. 它的灵活运用往往成为教师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具体体现. 教育是一个雕琢、塑造人的复杂过程,因此教育艺术的灵活运用,是同教师个人的知识、从教经验、才能、气质和人格个性等因素紧密相关. 它不仅要以教师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而且还要以教师的才能和气质个性特点、人格魅力为前提. 很难想象一个知识匮乏、缺少修养,又无经验技能、人格上还有缺陷的毫无个性特点的教师,如何能灵活掌握和运用好教育的艺术,因此,离开教师的知识、经验、才能、人格、气质、个性,也就无从谈及教育的艺术.
   教育艺术和一般艺术形式又是相互联系的,是个性和共性的关系. 一般艺术的目的在于纯正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品味;教育的目的也不单单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在于提高人的觉悟、塑造人的灵魂. 它们的目的是异曲同工的,它们的艺术手段是相似的,主要运用语言、动作、线条、色彩、音响以及形象、声音、感情的手段表达教者的思想感情;它们的特征功能相似. 因此教育的艺术,要善于吸纳各种门类在艺术上的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尤其要兼蓄各门类的技巧,在教学活动中运用语言、动作、表情、色彩、音乐、图像等艺术手段,创设开放的、轻松的、教育情境,创造性的组织教学,将知识与审美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愉快中高效率学习. 精湛的教学能力技巧、教学的艺术应该是教师学识和智慧的结晶,应该表现出五光十色、不拘一格的艺术之美.
   教师课堂教学技能要借助于诗歌艺术的真情流露. 小说艺术刻画形象的逼真,音乐艺术的韵律,绘画艺术的色彩,体育艺术的动感,中医艺术的深邃,给予学生各种艺术美的感受,使知识的传授、情操的启迪,融合于各种艺术美的手段之中. 比如,一次谈话中师生真情的流露,使学生心灵震撼;一个课题成功的演示,使学生智慧得到启迪;一项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陶冶了学生的性情. 这一切,无不渗透着一个成熟的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艺术修养.
   教师对学生教育启迪的艺术,犹如引导学生走入园林匠心独具的天之佳境. 导鱼入海,引鸟飞天. 书林之中有山、有水、有园中之园、景中之景;寄景于情、寄理于物;在收获知识的同时得到艺术的享受、艺术的熨贴.
   教师在施教过程中,把喜怒哀乐的真挚感情,通过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躯体姿态传递给学生,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领会和对德育渗透点的理解,展现的是教师的情态艺术. 在表情中,眼神最为重要,所谓“眉目传神”. 成熟的教师能够做到“目中有人”,即目中有全班级的人,总是不时的环顾全班,使全体同学通过神韵的眼神,把精力集中在教师的举手投足的每一个动作和每一句话中,使学生感受不到谁在被冷落.
   微笑的艺术:抛开没有感情的冷漠的面孔,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微笑的艺术. 使课堂在微笑的情境中轻松活泼. 微笑是亲和的艺术,微笑是鼓励的艺术,微笑是开启的艺术,微笑能产生最佳的人际交流途径,从而达到亲师信教效果的艺术.
   幽默的艺术:幽默感同样是一名成熟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之一. 幽默是异曲同工的艺术,是深入浅出的艺术,用幽默的方式去表现深奥的道理,比直截了当的平铺直叙更易于理解,激发学习的兴趣. 幽默往往借用双关、讽刺、借代的手法,采用诙谐的语言,使学生在愉悦轻松的语言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受到了教育启迪. 幽默像“磁极”吸引着学生,展现着教师教育艺术的魅力.
   启发的艺术:就是巧妙的设疑、设问、反问. 它是最有适用价值的一种教育艺术手段,最能反应教师备课的效果.
   1. 目标式:目标的确定是激发学习动机的诱导因素,利于学生产生自觉学习的浓厚兴趣.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明确所任学科的性质、任务、基本内容,还要进一步明确各章节单元的关联线索以及每堂课的基本要求,用启发疑问的方式,研究性学习的手段,揭示出重点、难点、疑点,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 激疑式的启发.“学贵有疑,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疑是求知的内驱动力,教师要“于无疑处生疑”,深思巧妙设疑,培养学生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求异、求疑的能力.
   启发式的教学艺术的真谛在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不悱不启,不愤不发.
   板书的艺术:书法是中华文明特有的艺术瑰宝,作为文字的功能,它使中华民族从草昧洪荒中走了出来;作为艺术的功能,它有着深刻的艺术内涵、闪耀着中华文明之光. “字如其人”,“字体是人的第二面容”,板书正是一名成熟教师对汉字深邃内涵的解读. 通过字体的点画、间架及抑扬运笔的娴熟技法去传递的信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用以对于传统汉字书写的艺术出神的诠释,去昭示教师们的知识渊博和儒雅风度. 因此作为民族文化传统道德的传承者的教师,必须熟练掌握汉字书写的一般技巧,“真、草、隶、篆”样样精通. 只有这样才能够使你的教学锦上添花,增加教师在教学中的人格魅力.
   板书艺术从不同的角度,分为提纲式板书、词语式板书、线索式板书、对比式板书、表格式板书、图示式板书及版图、板画等等. 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字体板书,都要从教材的内容、教学的目的出发,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切实需要. 精心设计板书不但能加深所讲授内容的印象,有时还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服饰的艺术:教师的仪表穿着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得体的衣着修饰是你高雅的举止、丰富知识的衬托. 马卡连柯高度重视教师的仪表,他说:“单单是教师的仪表,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仪表是教师传递信息的起始,所谓第一印象就是从教师的仪表、服饰的文化开始传递信息的. 教师的服饰仪表艺术是指教师举止落落大方、衣着整洁、美观而不妖俗、简朴而不寒酸、和谐自然,与教师有知识、有道德、有追求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社会角色相称. 使服饰美与人格美交相辉映,起到“山蕴玉而生辉,水怀珠而川媚”的艺术效果,增添教师的艺术魅力. 一位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教师款步走进课堂便能引起学生无意注意,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从而有效提高授课效果.
   教育的艺术只有在施教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来,一个教师的知识、经验、才能、人格、个性、气质等因素是灵活运用教育艺术的前提和基础,而不等于教育艺术的本身. 教师为了完成教育任务、达到教育目的,就必然会运用一些相应的教育条件和教育方法,而教师在施教过程中艺术水平发挥的如何,则主要是看教师在运用这些教育条件和教育方法时是否巧妙得卓有成效、巧夺天工. 教师只有达到了“运用之妙,存乎于心”的境地,其高超的教育艺术才能得以表现出来.
   总之,教育的艺术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都应掌握的和运用的基本教育技能,包罗万象,不一而足的,寓深邃、微妙处为艺术. 但是,教育的艺术并非是教师个人的随心所欲,而应该是符合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的,遵循一定原则的活动过程. 因此说,教育的艺术不仅是具有技巧运用的艺术性;而且还富有符合规律的科学性,它是教育活动中的艺术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教师只有不断的深入学习,拓宽知识面,深入感受生活,加深对教育的理解,在教育中感受教育, 认识学生、理解学生,真正做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了,才能尽其教育的艺术,才能使课堂教学活动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使受教育者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得到艺术的享受!
其他文献
2008年10月30日上午,第二届全国科技史教学研讨会在东华大学延安路校区旭日楼演讲厅拉开帷幕。本届大会由东华大学杨小明教授发起,中国科技史学会和东华大学人文学院主办,来
期刊
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合作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和普遍认同.合作安全理论最早可追溯到传统理想主义的安全理论;现实主义的安全理论对于合作的日益认可和重视也为合
2004年9月3日.北京时间下午5时30分左右,俄罗斯北奥塞梯人质事件形势急转直下,俄政府武装与恐怖分子交了火,赤身露体的人质(孩子们)在枪林弹雨中纷纷四散奔逃。凤凰卫视再次展现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飞速发展。汉语词语的数量在与口俱增。诸多新词新语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不少的困惑与忧虑。面对汉语中出现的一些不规范的用法,媒体对该话题进行了大量的报道
采用测试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我院对5180名学生进行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并对测试的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树立学生强身健体意识,引导学生形成科学锻炼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城市建设进入新一轮发展期,一栋栋建筑拔地而起。然而,由于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等建设施工人员普遍缺乏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火灾危险性的认识,思想上
本文针对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中施工现阶段的技术难点进行论述,并提出解决方法。
本文介绍了用应力波反射法检测嵌岩桩桩底持力的必要性、原理及工程检测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