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战争14年,结束抑或开启了一个更坏的时代?

来源 :东西南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bne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3月20日是一个普通的日子,只是14年前的今天,谁也不曾想到,伊拉克会成为全世界的焦点,富庶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充斥战火,枪声不断。
  中东动荡不安的局势牵动着国际社会的敏感神经,14年过去,伊拉克还在摸索着前进,看不到尽头。
  以反恐之名,
  伊拉克成战争“永动机”
  “9·11”恐怖袭击后,向恐怖主义作战被提上小布什政府的议事日程。布什在他的首篇国情咨文中,将那些“支援恐怖分子的政权”形容为“邪恶轴心国”,伊拉克便在其中。
  美国认为其“拥有或正在制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萨达姆及其政权必须被推翻,在确定通过政变达到目的几无可能时,军事行动成为唯一手段。
  2002年12月,伊拉克向联合国递交了长达12000页的有关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报告,而布什政府认为报告没有任何实质性内容,美方用自己搜集的大量情报向联合国证明萨达姆在欺骗国际社会。就在联合国听取双方报告的时候,数千名美军已经被派往中东。
  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时间凌晨5点30分,天微微亮,美英联军从陆空两路向伊拉克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伊拉克战争开始。
  “伊拉克即将面临战争,我们不能一味的防御,我们不会屈服于侵略者,我们会打垮他们,消灭他们……”
  距离布什政府下达的最后通牒还有27小时,萨达姆·侯赛因走上讲台对军官们如是说。神色淡定坦然,并不显得惊慌,精心设计的讲话,刺激着尚武者们沉寂已久的战斗神经,高呼声中,伊拉克正在走向毁灭。
  仅仅20天后,巴格达失陷,天堂广场的萨达姆雕像在联军与当地民众的合力下被推倒,这也意味着萨达姆政权被推翻。可是,美国领导下的联军并未在伊找到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2003年5月2日,美国总统布什在林肯号航空母舰上宣布,伊拉克主要战事结束,由英国、澳大利亚和美国组成的联军“取得了对伊拉克战争的胜利”,“随着(萨达姆)塑像的倒塌,我們见证了一个新时代的来临”。只是美国没有想到,这个新的时代被动乱和战火所充斥,一直持续到今天。
  由于美国在战后伊拉克的一些政策实施和决策上的失误,尤其“解散伊拉克军队”的决定引发了原伊拉克军人的不满,命令签署一周内,间接造成5名美军死亡。有民众寄希望于美国帮助他们组建起新的稳定政府,也有民众认为美军对伊拉克的“占领”是对伊拉克的强制干预,引起部分伊拉克人民的倒戈,美军士兵开始受到生命安全的威胁。
  美国的武力干涉,打破了伊拉克原有的政治平衡,原本平静的政治家野心渐起。为了新政府的组建,美国也在极力试图平衡伊拉克国内的各派力量。伊斯兰教教派的復杂性远非美国所能想象。宗教冲突时有发生。什叶派与逊尼派一直相互对立,水火不容,摩擦不断,大量平民在双方的冲突中丧生。在2006年7月的教派武力对抗中,1855名巴格达居民殒命。
  由外国参战者、伊斯兰辅助者组织残余、本地的逊尼派穆斯林极端分子组成的基地组织,专门对抗联军和伊拉克,致力于推翻什叶派政府。双方“你来我往”,武力报复行动给伊拉克平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安全感根本无从谈起。
  “那是个地狱,巴格达是个地狱,到处都是杀戮”。时任联军政治顾问的梅格汉·奥沙利文在回答布什时,用“地狱”一词来形容当时的巴格达。
  到现在,由伊拉克基地组织发展而来的极端组织ISIS(伊拉克和大叙利亚伊斯兰国),成为搅乱伊拉克乃至中东局势的最不安定因素。近期特朗普释放增兵伊拉克的信号,帮助伊拉克政府军反攻“伊斯兰国”。
  伊拉克的摩苏尔地区鏖战正酣,战争还在继续。
  战乱成就了枭雄,
  平民该何去何从?
  2011年12月15日,时任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在巴格达举行的美军降旗仪式上,向美军官兵发表演说称,“你们将非常自豪地离开,你们的牺牲已经帮助伊拉克人民开始了一个新的历史篇章”。这是不是又是统治者的自我麻痹,文过饰非?
  Elspeth Cameron Ritchie博士是一位参与伊拉克战争的退伍女兵,如今她在华盛顿担任卫生部门的主管,专门负责照顾那些有心理问题的退伍军人。她对德国电视一台表示,许多退伍军人经常自问,这场战争到头来会不会是白费功夫。近4500名美军士兵在伊拉克战争中阵亡,而现在这个国家仍然满目疮痍。2011年12月18日,美国从伊拉克撤走了最后一批士兵,他们想尽快忘记这场噩梦。然而伊拉克混乱的局势一再提醒着他们,当初作为“解放者”,帮助伊拉克人民结束了一个坏的时代,是否也开启了一个更坏的时代?
  教派冲突、极端势力、恐怖活动,持续的战乱成就了枭雄,手无缚鸡之力的平民又该何去何从?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无征兆的平民死亡,在亲人中释放出一个又一个恶魔,宗教外衣下的极端势力,蛊惑着年轻人投身于一次次懵懂的战斗。
  自2017年2月19日伊拉克政府军开始收复摩苏尔西部后,非官方估计,有700多名平民死亡,当地的60多万居民可能被“伊斯兰国”利用做人盾,阻挡联军推进。平民再次成为战争的牺牲品。
  从2003年美国入侵以来,统计数据显示,有近百万平民在战争和暴力冲突中罹难,约340万伊拉克人在国内背井离乡,超过200万伊拉克人流落到其他国家成为难民。美军的入侵点燃了它根本不能控制的战火……
  坚称在伊拉克播撒民主种子的美国,是否有问过伊拉克人民,他们是渴望民主自由,还是更向往和平安定?
  (黄小艺荐自《南方周末》)
其他文献
近几个月来,乍得湖地区频繁遭遇恐怖袭击,袭击者疑似来自极端组织“博科圣地”。2015年11月9日,乍得政府宣布乍得湖地区进入紧急状态,以应对“博科圣地”的威胁。  乍得新闻部长兼政府发言人巴卡里2015年12月5日夜发表新闻公报说,5日在乍得湖地区的古勒古阿村发生了系列自杀式袭击,共造成19人死亡,另有130人受伤。乍得安全部门人士说,古勒古阿村位于乍得湖一个岛上,袭击是由极端组织“博科圣地”发起
2015年12月21日,《计生法修改草案》增加条款“禁止以任何形式实施代孕”,这是首次试圖把“禁止代孕”写入法律。4天之后,《草案》又将“禁止代孕”相关的条款拟删除,《计生法》不规范、不禁止,是否意味着“法不禁止即自由”?  实际上,除香港允许非商业代孕之外,中国其他地区按相关法规,任何代孕方式都是非法的,代孕一词又重新回到了灰色地带。而究其根本,代孕是对不孕不育夫妻其生育权的最后一道救济。  在
他曾经是俄罗斯叶利钦时代的七寡头之一,帅哥大亨,年轻,有钱,战无不胜;他曾经被称为硬汉大亨,在普京提出了“把寡头作为一个阶层消灭掉”的宣言时,公然站到了普京的对立面;他亲欧亲美,公开成立“开放俄罗斯”组织,宣扬俄罗斯应融入欧洲;他是普京的老牌“反对派”,更自视为普京的仇人、政敌、死敌,死磕到底的那种。  “无论霍多尔科夫斯基身在何处,哪怕是在南极也要将其绳之以法。”2015年12月23日,俄罗斯侦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白俄罗斯东南部地区一议会,想到一个好办法帮助拮据的人们支付用水用气费用。  据白俄罗斯罗加乔夫新闻在线报道,罗加乔夫地区议会贴出宣传单,告诉民众可用纸、塑料、玻璃等回收资源来抵付水、气等的账单。这样,既能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又能为民众减轻压力。  报道指出,当地人面临的一个问题是:越发为生活账单犯难。因而,该国一些社交媒体用户对此持欢迎态度,甚至俄罗斯的网民建议自己所在地
导航拯救路痴,但出门只看路牌不用导航的才是老司机。“好看”的路牌不仅指路,还能在紧急情况下助人脱险。  导航的发明拯救了路痴,尤其是智能手机导航软件的普及,让很多驾驶者出门根本不需要认路。曾几何时,在中国许多城市的高速公路进城收费站附近,会有成群的“带路党”,为外地司机 “人肉导航”,今天每个司机手机中的导航 App 几乎断了这些人的财路。  靠“带路党”不如靠自己,在没有导航的时代,老司机长途驾
在美国的一些城市,穷人搭起帐篷作为小商铺,或者遮风避雨的家。从华盛顿州西雅图城外到新墨西哥州拉斯克鲁塞斯的无家可归者营地,“帐篷城”帮助流浪者远离露宿街头的生活。  英国路透社称,对许多无家可归者而言,“帐篷城”意味着安全和家。在“帐篷城”,没人会在半夜骚扰或伤害他们,生活在这里的人对彼此负责。  28岁的英格拉姆带着孩子坐在位于西雅图城外的“帐篷城”中。“我和丈夫已经到了无路可走的境地,我们找不
他与奥巴马共进午餐,担任卡梅伦商业顾问,教默克尔玩支付宝。  许多人都记得马云和奥巴马在去年11月APEC峰会上的一次公开“刷脸”,当时两人同时亮相电视秀,畅谈环保、气候变化等问题,给公众留下深刻印象。有评论家调侃称,马云和奥巴马都是“刷脸高手”。今年5月17日,马云又和奥巴马在白宫进行了一次闭门会面。尽管这次两人没有“刷脸”,却仍然引来了外界的高度关注。  自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集团在纽
在台湾同性婚姻合法之路上,坐牢、污名、自杀……是哪些人让痴人说梦终成真?  5月24日傍晚,台北天降小雨,“立法院”前夜搭起的临时棚前,头发花白的祁家威站在台上,六个长尾夹将两面彩虹旗钳住,覆在他瘦削的身体上。2016年12月10日,婚姻平權音乐会上,一面大型彩虹旗覆盖全场。  他是台湾第一个公开出柜的男“同志”,一人两肩扛起的六色彩虹旗是他的标志。雨水冲刷着台上台下人们的面颊,民众的热情并不受影
“他们可以自己留着诺贝尔奖,我们不稀罕!”一名穿黑色皮夹克、身材魁梧的顾客挥舞着手臂以示轻蔑。“但如果他们给,我们应该得3次诺贝尔奖!这是我们应得的!”  5年来,这座距离叙利亚边境仅5公里的土耳其小城成了难民危机的最前线。来到这里,逃离战火的难民终于能松口气,在露天咖啡馆安心喝杯茶,不用担心骤然间弹如雨下。  在30岁的叙利亚主妇巴克里眼里,這个“世界上最好的难民营”堪称完美——干净整洁的街道、
许多人觉得德国孩子比其他国家的孩子“懂事”早,却不知道德国把孩子的劳动义务已明明白白写进了法律——6岁以上孩子必须帮父母干家务。如果孩子不做,父母可以把孩子告上法庭。    德国《民法典》第1619条明确规定:子女必须承担部分家务劳动,且属家教部分。原联邦德国法律甚至要求6-18岁儿童必须参加相应的家务劳动:6岁之前可以玩耍,不必做家务;6-10岁,偶尔要帮助父母洗碗、扫地、买东西;10-1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