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纺织工程专业教学的建议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hong18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了提高高校本科教学水平,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具有创新能力的纺织工程专业人才,根据教学心得和自身学习经历,本文作者结合国内外纺织教育的现状和我校的教学情况,阐述了本科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对本科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使本科教学更加符合新时期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关键词: 纺织工程专业教学 教学方法 建议
  
  教学工作中的许多问题和教育超常规发展有关系。对本科生教学,我们目前的很多精力是放在抓课堂纪律、考试纪律和教师的一些记录上,这些是我们必须做的,但是这些都不是主要问题所在。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和技能,我们应该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入手。根据教学心得,我们结合自身学习经历和国内外纺织教育的现状,谈谈对纺织工程专业教学的一些想法和建议。
  1.课程教学提纲
  为了确保教学质量,每一门课程都具备一个形式和内容有严格规范的课程教学大纲,而且要在二级学院书面备案,以有利于教学检查。在每门课的第一节课都要给学生一个课程教学提纲,其中主要的内容是:老师的姓名、电话、电子邮箱、办公室地址,上课的时间、地点,答疑的时间、地点和方式,课本和参考书,课程的必要性,课程目标,评分方法,考勤制度,诚信要求,讲课内容和时间表,等等。
  这样做的主要好处是将课程的要素,学生的需要和关心的一些重要问题都以书面形式告诉学生,使得他们知道从这门课能学到什么,老师的期望是什么、政策是什么。这一点对于学分制的课程来说是很重要的。学生先听每一门课的前几节课,再决定最后要修哪些课。如果一门课有几个老师上的话,学生也可以据此决定修哪个老师的课。将来我校学分制完全走入正轨后,学生也会有同样的要求。同时,有的政策以书面形式宣布,可以避免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师生之间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和纠纷。这是教学正规化和教育法制化的必要手段。
  2.课堂纪律和气氛
  许多老师都抱怨现在的学生纪律差,缺课、迟到、早退的现象很普遍。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对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态度是头等重要的,即使再好的学生,如果没有好的学习态度或不能严以律己,成功的可能性也会很小。所以课堂纪律既不能听之任之,又不能采取私塾先生打手心式的强硬手段,可采用政策和内容相结合的办法。
  (1)建立课堂考勤制度。课堂考勤制度是奖惩政策的基础,在这方面可采用签名制度,每次课准备一张签名表,而且在第一堂课上就说明,如果有人敢冒签,一经发现,立即给予本课程零分处理的处罚。这样,就可以有效建立出勤考核制度。
  (2)采用奖惩的政策。对于不无故缺课的学生,最后成绩奖励几分;每旷三节课就扣分,而且如果是由于这个原因而造成不及格,差1分也不给及格。
  (3)进行课堂小测验。这是一个极其有效的手段。这些小测验的一个意想不到的作用是,学生甚至是不敢迟到,不然就得零分。而小测验和作业成绩是课程总分的一部分,常考在课堂上口头讨论时讲解的内容,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如果没有听清楚讲课,就无法通过考试,继而课堂纪律就会变好。
  (4)丰富课程内容。根本的问题不在于奖惩制度。因为如果课讲得不好,内容枯燥乏味,学生就不愿意听,或者不专心,所以最根本的出路是用有趣的课程内容来吸引学生。上课时可插入几个和课程内容有一定关系的小故事,使课程多一些趣味。这样,同学们由于感兴趣会注意力集中,课堂纪律也会随之变好。
  (5)注意劳逸结合。研究表明,在一节五十分钟的课里,前十分钟讲的内容,学生平均能记住70%,然后逐渐减少,到最后十分钟时,只能记住20%。因此,老师要注意及时下课,让学生休息。有的老师在两节课中间下课,而学生在最后一段时间里能记住的知识往往极少,和一次课的前十分钟相比,几乎纯粹是浪费时间。还有的老师为了赶进度,常常拖课。殊不知这样做其实完全没有效果,只是自己觉得完成任务了。况且学生在拖课时完全没有心思也没有精力来听课,实际效果等于零。所以,为了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更多的东西,一定要严格按时下课。只有学生真正学到了东西,教学的任务才算完成。
  3.上课内容和教学方法
  课堂纪律和上课内容与教学方法密切相关。当一个老师课上得很生动时,不仅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而且课堂纪律好,迟到早退也没有了。相反,如果一个老师上课枯燥无味,或者马马虎虎,课堂纪律就会很糟糕。所以,不论采用什么考勤制度,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在上课的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狠下功夫,让课程生动有趣,深入浅出,重点突出,条理清晰。
  (1)最大限度地减少笔记。抄笔记时,学生没有时间思考问题,也没有时间听老师讲课,更不能和老师进行交流。为了让学生有最多的时间听讲甚至和老师对话,应该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记笔记的时间。可以将PPT复印给学生或放在网上让学生下载。一般来说,上课的内容是教学大纲规定的,但是,人是活的,科学是发展的,教育也要发展,这就是与时俱进。上课的内容应该注意时时更新,尽量采用最新资料,将国内外最新的信息提供给学生,使得学生感到上课的内容有新意。
  (2)掌握好讲课的速度。有些老师喜欢赶进度,好像预定的上课内容不讲完不行,因此每节课都快快讲过,使得学生没有时间消化。老师的目标应是让学生学到知识,而不是完成预定的任务。因为预定的任务不一定是合理的,可能太多或者重复。退一步来说,即使讲不完想讲的内容,少讲些,也不应该赶进度,但是重点内容一定要讲到,非重点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己看,即使不讲也没关系。
  (3)上课内容重点突出。经常有学生反映,有的老师上课没有重点,甚至告诉学生上课内容全是重点。这些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是想让学生全面掌握知识,但是,现在是知识爆炸的年代,人的大脑进化速度跟不上知识扩充的速度,所以每一门课都应该有重点。重点内容应该是一些基本原理和具有普遍意义的东西,老师有义务对重点内容不厌其烦地反复强调,这样才能使学生印象深刻,并能掌握原理,举一反三。当什么都是重点的时候,就等于没有重点,学生复习起来很困难,也不容易理解一些基本原理。
  4.有关考试
  考试是学生最关心的一个话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拿到学位、奖学金,毕业以后能否找到如意的工作、出国等切身利益。而对于老师来说,考试又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它是用于检验教学效果、评价学生的水平和督促学生学习的必要手段。目前绝大部分课程特别是专业课采用一学期一次考试的方法,这不太合理,老师可以采用密集型考试来使学生督促检查自己学习的方法。对大多数不够自觉的学生而言,这种考试方法无疑是督促其学习的最简便的办法。另外,也可以将一门课的内容分几次来考,每次内容不会太多,学生的负担不会过重,而且学生如果考差一次,最后也不会因此而总分低或甚至不及格。每次考试、测验和作业,一定要记入总分,这样学生从学期开始就要努力学习,而不能到最后几周狂学。
  出考题其实是一门艺术。考题出得好,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出得不好,则成了罗列和死记硬背。如果只要死记硬背就可以过关,学生就没有动力去深入学习和灵活应用基本原理,结果掌握的知识非常肤浅,而且很快忘记。题目最好和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这样学生就可以凭借自己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积累的知识,在答题中充分发挥,同时也能让他们知道本课程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当然,大多数题目都应该是上课讨论过的,也可以有一两题没有统一标准答案的题目,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
  有一些课程是从题库中随机选来的,这样做是希望每个老师的教学内容一致,对学生的要求一致。对于一些如数学、物理一类的基础课可以这样做,但是考虑到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飞速发展,许多专业课程内容更新很快,如果只是让一个过时的题库来束缚讲课的内容,就不能与时俱进。其实,不同老师的讲课在基本内容大致相同的前提下,有一定的侧重,是一件大好事,可以达到多样化和及时更新知识、优化学生知识结构的目的,不至于千人一面。所以应该根据每个学期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考题,在基本一致的大框架下,鼓励老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实践,在上课内容上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以避免形成近亲繁殖式的知识结构。同时还要尽量将本学科发展的前沿动向出在题目里,让学生有动力去学习最新的东西。这就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能促进该课程及学科的发展。
  总之,教学质量的提高任重而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希望教学改革的春风能早日吹遍学校大地,从而涌现出更多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优秀老师和学生。
  
  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07-154)
其他文献
摘 要: 根据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原理,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长处,增强学生成功的信心;正视学生的优点和缺点,制定出切实的目标;发扬学生的长处和优点,更好地实现目标和愿望。  关键词: 皮格马利翁效应 欣赏 关注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育,是注重学生的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素质的教育。但是还是有一些学生厌学,更有些学生怀疑自己的能力,不相信自己是个好学生。这些就足以让教师深思。我在读了《皮格马利翁效
摘 要:对话教学已经成为科学教育改革发展方向,这一方面是为了弥合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鸿沟,另一方面也是找寻科学意义的内在要求。本文在反思科学课堂中的对话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有效对话的关键在于教师扮演好“平等中的首席”这一两难角色。  关键词:对话 科学课堂 意义    对话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矛盾和冲突,更意味着信息、情感、意义的互换。事实上,教学总是与对话联系在一起的。对话作为一种时代精神的体现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我认为要完成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这一任务,必须重视小学语文实践活动的研究和设计。  现我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有关小学语文实践活动设计的几点思考,以抛砖引玉。  一、联系现实生活,调动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语文实践活动能激
摘 要: 综观我国法制的发展,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刑事和解制度,但其在西方国家展现的优越性越来不容忽视。特别是其体现的法理价值,使得我们对刑法理念认识发生了变化。新的刑法观念包含了人权的全面保障、恢复正义,以及刑法的谦抑性。  关键词: 刑事和解 刑法理念 演变    综观我国法制的发展,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刑事和解制度,但其在西方国家已被普遍接受并得以实践。在英美国家,刑事和解作为刑事司法改革的
班级是一个小型的社会,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背景和个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能够把企业内来自天南海北、文化背景差距殊异、个性品质各个不同的百千员工管理得像一个紧握的铁拳的5S管理理论,不正是一剂班级管理的好药方吗?  学生的理想,莫过于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谐融洽的气氛。班级环境如果脏污零乱,学生就会松松跨跨。要改变这种面貌,实施5S管理活动最为适合。通过造就安全、舒适、明亮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真、善
童心是满天飞舞的风筝,是芳香四溢的小花,是张牙舞爪的龙虾,是肆意奔驰的骏马。那里有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向往、喜欢、高兴、同情、愤怒和悲伤。在低年级语文课堂上教师利用各种方法点燃童心,能让学生在心灵体验中享受读书的乐趣,收获愉悦,体验成功。  一、联系生活——巧读  孩子是属于生活的,属于自然的,那儿是孩子快乐的天地,也是知识的源泉。教师将生活、自然中的一些东西引入课堂,能在学生已有生活体验的基础上
摘 要: 生物课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本文通过七个方面说明教师在实验过程中所起的主导作用:课前作用;提醒学生实验的规范性;实验过程的督促作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交流的调动作用;找准时机起到主导作用;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作用;提醒学生注意理论联系实践。  关键词: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作用 体会    作為学校教育的专业人员,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专业促进者,在推动、鼓励、激发学生不断积极学习的同时
摘 要: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学生创意地表达,抒发童真、描绘童心?作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艺术与写作融合,描绘多彩童年;书籍为写作供氧,滋养充实心灵;生活让写作轻松,捕捉精彩瞬间。  关键词: 作文教学 艺术 书籍 生活    德国一位大诗人曾说:“人,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我们教育学生,就是要求真、求善、求美、求诗意……在语文教学这一项博大精深而富有
图一为极点附近的经纬网图,图中箭头方向为地球自转方向,下列关于A、B两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点的位置是(45°S、135°W),位于B点西南。  B. A点的位置是(45°S、135°E),位于B点东北。  C. B点的位置是(0°、45°W),位于A点的西南。  D. B点的位置是(0°、45°E),位于A点的东北。  这是一道关于极地附近经纬网中的位置确定和方向判断的较为典型的例
中国公元七世纪到九世纪是大唐王朝统治时期,政局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营造了其博大宽宏的文化风尚。唐王朝对外交往比较频繁,仅在东亚就与日本、高丽、百济、新罗、越南等有交流。其中尤以新罗与唐朝交往最频繁。新罗,又名鸡林,地处朝鲜半岛西部,《旧唐书·新罗传》载:“新罗国,本弁韩之苗裔也。其国在汉时乐浪之地,东及南方俱限大海,西接百济,北邻高丽”①,至龙朔元年(661),“春秋卒,诏其子太府卿法敏嗣位……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