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高勒克拉通约克半岛Moonta-Wallaroo矿集区北部Hiltaba岩套锆石U-Pb年龄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来源 :地质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feng96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澳大利亚南澳州高勒克拉通广泛发育的Hiltaba岩套与该地区的铁氧化物铜金矿床关系密切,查明该岩套的成岩时代、成岩温度及构造背景,对铁氧化物铜金矿床的研究至关重要.对约克半岛Moonta-Wallaroo矿集区北部的眼球状花岗岩进行锆石U-Pb测年,测得年龄为1589±43 Ma,与前人确定的Hiltaba岩套岩浆事件(1595~1575 Ma)时间一致.通过锆石Ti温度计计算出花岗岩成岩温度为848~971℃,平均878℃,接近A型花岗岩的成岩温度.锆石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现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富集及向左倾斜的特征,具有明显的正Ce异常和负Eu异常,δCe值变化范围较大(4.85~107.63),δEu值变化范围较小(0.17~0.36).在锆石Y-Yb/Dy等判别图解中,样品多落入板内构造环境范围及附近,少数落入火山弧构造环境范围及附近;在锆石Hf-U/Yb等判别图解中,样品均落入陆壳环境范围.综合分析认为,该花岗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向陆内环境演变的构造背景.
其他文献
扎马古滑坡是位于川西巴塘断裂带内的一个大型古滑坡,通过遥感解译、现场调查、钻探等手段,揭示扎马古滑坡体积约2840×104m3.研究表明,扎马古滑坡局部具有复活特征,在平面上可分为滑坡后壁(Ⅰ)和滑坡体(Ⅱ)2个分区;根据滑坡变形情况将该区划分为中部局部稳定区(Ⅱ1)和前缘强变形区(Ⅱ2、Ⅱ3),Ⅱ2和Ⅱ3以坡体前缘的冲沟为界.钻探揭露扎马滑坡体发育两级滑带,其中钻孔ZK1揭露滑带位置为31.8~33.4 m和77.7~81 m,钻孔ZK2揭露滑带位置为46.6~47.6 m和68.2~69.8 m.扎马
鲜水河断裂带炉霍-道孚段泥石流沿断裂带呈线性分布,以中高频泥石流为主,过渡型、稀性居多.断裂带内岩体破碎,次级构造发育且活动性强烈使主河床呈阶梯状,为泥石流灾害发育提供了势能转化、物质补给与水力运输条件.研究区泥石流沟(Ksn约140 m0.9)分布在主河陡峭指数高处(Ksn约66 m0.9),且中下游泥石流沟与其入汇主河处的陡峭指数变化趋势较一致.Wilcoxon秩和检验发现断裂带北东侧泥石流沟的坡度(26.5°)、剩余高度(13.3 m)、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显著高于南西侧;南西侧泥石流沟相比北东侧岩性更
冰湖溃决是青藏高原的典型山地灾害之一,严重威胁川藏交通廊道的安全.开展沿线地区的冰湖灾害调查和溃决风险评估,并制定针对性的防控对策十分必要.选取西藏波密的丹卡弄巴冰湖为研究对象,通过遥感解译、野外调查、工程地质类比、数值模拟等方法,查明了冰湖、冰川积雪区、形成流通区、堆积区等分区流域的发育特征,提出了丹卡弄巴具有发生冰湖溃决和形成泥石流的条件,揭示了高位冰崩、冰川跃动、雪崩等是引发冰湖溃决的主要诱因类型,计算了终碛垄发生全溃的洪水流量曲线,模拟了泥石流在下游沟道的演进过程.结果显示,冰湖全溃条件下形成的泥
川西大渡河泸定段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灾害特别是古滑坡极发育.通过遥感解译、InSAR形变分析、野外调查等手段,在泸定县城上游约25 km(至姑咱镇)到下游约43 km(至得妥镇)段发现229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古滑坡规模大、部分具有复活迹象.地质时代测年数据表明,该区古滑坡主要发育于120 ka左右、25~10 ka和全新世3个周期段,与大渡河断裂带活动性密切相关.以泸定县大坪上古滑坡为例,通过ANSYS软件,开展天然状态(自重)和暴雨状态下滑坡的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滑坡在天然状态
1 遴选方法rn遵循“前沿引领、开创卓越、重大突破”的遴选原则,通过初选(结合文献计量与同行评价结果)、专家评审、综合遴选等环节,筛选出十大科学进展.
川西归宁地区紧邻江浪穹隆和长枪穹隆,大面积出露三叠系西康群,主体表现为一套浅变质的浊积岩复理石建造.对该套地层的碎屑岩进行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并对物源和其亲缘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砂岩主量元素SiO2、P2 O5与上地壳相近,CaO、MgO较高,而Al2 O3、Fe2 O3、K2 O、TiO2含量偏低;微量元素蛛网图呈“M”型向右缓倾,富Th、U、La、Nd、Zr、Sm,贫K、Nb、Sr、P、Hf元素;样品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属轻稀土元素富集型,具中等负Eu异常;化学蚀变指数及成分成熟度均偏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川西藏东地区冰湖库容增加且溃决事件频发,持续威胁着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因此区内冰湖的分布规律及特征急需探明.聚焦川西藏东地区重大工程建设,通过目视遥感解译结合冰蚀湖、冰碛湖、槽谷湖3种主要成因类型冰湖,从成因类型角度分析探讨了研究区2010—2020年内冰湖空间分布特征及规律.结果显示:研究区面积大于50 m2的冰湖共计17737个,其中冰蚀湖11903个,冰碛湖5734个,槽谷湖100个,总面积达7.93×103 km2;行政区划上西藏林芝察隅县分布冰湖数量最多(2161个)
西藏甲玛矿区是冈底斯成矿带非常典型的多金属矿床,理论预测研究认为,在矿集区深部发育隐伏的斑岩-矽卡岩矿体,而基于矿区钻孔覆盖的勘查模型对外围区潜在靶区预测程度较低.以甲玛矿区45口钻孔岩心的密度、磁性、电阻率、极化率等物性资料为基础,分析了覆盖甲玛矿集区及外围的大地电磁测深三维数据体,基于GOCAD软件平台,通过离散光滑插值法与随机模拟算法,构建了甲玛矿区的地层岩性-地球物理三维可视一体化模型;结合大地电磁测深11条剖面的二维地质解译成果,精细刻划了3000 m以浅的三维矽卡岩体发育特征,并通过使用未参与
秦岭造山带古生代构造演化是热点研究问题,关于该带早古生代造山作用发生的时限存在较大的争议.学者们通过总结大量稀有金属伟晶岩的形成时代,认为稀有金属伟晶岩多形成于造山晚期或造山后或非造山环境等相对稳定的构造背景[1-2] ,强烈造山阶段稀有金属由于缺乏稳定的环境而不能有效聚集.因此稀有金属伟晶岩的大量分布可以作为造山过程结束的标志,指示当时的构造背景.
目的 观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时序动态变化.方法 纳入4周龄SPF级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45只、京都种Wistar大鼠(Wistar Kyoto rats,WKY)35只,随机分笼饲养至42周,分别于预设时点尾套法监测收缩压,超声心动图监测心脏结构与功能;解剖大鼠心脏标本并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Masson染色观测左室组织纤维化,qRT-PCR检测左室组织纤维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