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兴活动与中国传统审美心理

来源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udy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是中国古典诗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兴"从创作对象的角度来说,倡导缘物而感;从作者主观方面来说,提倡寓情写意;从主客观合一的作品层面来说,倡举意在言外、回味无穷的审美境界.通过对"兴"的考察与分析,可以从中看到中国传统的心物关系与灵感理论的基本特点.不仅诗兴活动是中华民族对待心物的审美态度在诗学精神中的升华,而且中国诗学精神本身也正是通过"兴"这一重要范畴显示出来.
其他文献
新世纪社会主义发展的三大趋向是:在改革中发展,多模式发展,在与资本主义力量的特殊联系中发展.这三大趋向共同构成一个总趋势:社会主义必将在21世纪走向复兴.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我们要科学地对待它.从内容上看,它包含价值目标、理性工具和制度设计三个层次.价值目标是无可非议的;理性工具也是完全科学的,尽管它亦须随科技与社会进步
14世纪,中国基本处于全国统一的态势。中国文学呈各种文体繁荣的局面。值得注意的特点是汉文化圈的扩大,文学中心南移至当时的江浙行省东南沿海地区。当时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