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把素质教育贯穿于数学教学之中,使数学教学能力得以改善。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服务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中心课题,也是摆在我们广大数学教师面前的一项极为迫切的任务。
  
  一、 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数学教学的素质观
  
  初中数学的目的,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不仅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更要提高他们全面发展的志趣、特长。教师要创设条件,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其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觉的把素质教育融于数学教学中。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智慧潜能等方面得到开发,学生的素质在主体发挥的过程中得到提高。这就是数学教学的素质观。
  
  二、 初中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各学科都有本学科特定的知识体系和特点。初中数学具有内容的抽象性、应用的广泛性、推理的严谨性和结论的明确性等特点。
  数学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与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学习和实践,使学生掌握良好的行为方式(正确的学习目的,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毅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等),并把这些良好的行为方式转化为他们的习惯,终身受用之。数学是一种语言,是认识世界不可缺少的方法,运用数学的能力是未来公民应当具有的素质之一。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把学数学和用数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用数学的快乐,学会用数学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学生的思维品质的优良是国民素质的重要决定因素。为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我们必须高度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必须研究思维活动的发展规律,研究思维的有关类型和功能、结构,内在联系及其在数学教学中所起的作用。
  数学教学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他不仅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极其有利,而且对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康情感良好的性格和自尊、自强、乐观、进取的精神,也有积极的作用。
  总之,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探究,努力实践,切实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教学工作中去,培养振兴中华的高素质人才作出自己的贡献!
  (迁西县太平寨镇中学)
其他文献
为有效降低我国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发生率,保证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结合AHP和熵权法计算综合权重,在此基础上构建模糊综合评价矩阵,评价道路危险货物运输风险情况。结果表明,
一、 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    教会学生做人、求善、养德,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  (一)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好思想。体育课上教师要求体质好的学生帮助体质差的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教育学生在课堂上做好人好事,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解决问题,并教育学生树立见义勇为、敢于同坏人坏事做斗争的思想,培养学生为他人服务的意愿和行为,使学生从小养成一种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二)培养学生善良正直的品格。在体育教学
2019年,可谓是风云变幻的一年。中美贸易磋商数起波澜,而中国经济在国内此不确定性的复杂局面中稳中求进,取得了6%以上的经济增长。对于服务加工性质的软包装行业来说,2019年
“译述文论”作为一种特殊的翻译文论类型,有着独特的文学史和文化意义,有必要对其进行历史性的考察和研究。《文学大纲》作为当时“译述文论”的典型,具有以下特征:译者采用
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库切多部作品聚焦南非殖民历史及种族隔离制度,通过女性身体意象审视种族、性别问题,揭示殖民体系建构和身体创伤、性别形象建构的紧密关系,剖析政治
《鄂榭府崩溃记》中的多样化叙事特征受到学界关注,但其声音叙事却遗憾的“失声”。爱伦·坡在此小说中大量使用声音元素,评估男主人公疯癫的“精神状态”。小说还依托“
研究者在元话语的界定上存在不同看法,狭义元话语关注元话语的反身性,广义元话语关注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不同的元话语分类模式和研究范式也基于此产生。元话语所具有的修
鲁迅的《野草》以迷离恍惚、神奇怪诞著称,这种艺术效果与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美术中原型意象的调用紧密相关。《野草》的诸多诗性想象以“原型”意象为生发点和文
叹词一般被认为是表达性而非陈述性的,只包含情感意义。概念论者基于NSM理论,认为叹词有一些概念上的负荷,叹词具有指示性和规约性特点,能够传递概念内容。关联论者基于关联
从研发投资的动机、影响因素及其经济后果等方面总结了现有文献的研究成果,发现其中存在几点不足之处:(1)现有文献尚未以宏观经济政策为分析起点,考察后者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