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议题的媒介建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对“黄浦江死猪事件”报道的框架分析

来源 :新媒体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3月初"黄浦江死猪事件"再一次将环境议题拉进人们的视野。在这场影响波及社会各方面的环境争议中,媒体的参与使环境议题有了媒介化的语境,并进一步成为影响甚至掣肘社会公众议题走向和环境认知的关键,因此,具体分析媒介对环境议题的建构现状。对于更好地传播环境议题至关重要。本文从框架理论出发,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报道文本进行内容分析,观察两者在环境议题框架设置上的差异。研究发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分别在问题应对框架和治理问责框架的主导下,呈现出环境议题认知的全面性与偏颇性、议题表达的理性化与感性化以及环保动员
其他文献
河南省民办高校是目前培养财会人才的一支重要力量。本文立足于河南省民办高校财会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实际情况,探索性地提出财会专业实践
本研究对班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一文中所提“机械复制”概念进行延伸,认为机械复制并不会使艺术品产生灵光消逝的危机,反之能使灵光重塑。研究显示,新媒体技术和新的传
本文基于公民权视域,对互联网上"媒体围观"方式的新变化及其对公民社会带来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对2007—2014年160起新媒体事件的案例分析,本文发现新媒体时代的"媒体围观"主要
本研究分析内地与香港报纸在气象传播议题上的异同。由于气象传播涵盖的范围很广,本研究针对气象传播中的一个具体事例,即"北京雾霾"报道进行分析,希望了解,内地和香港的报纸是
哲学是对世界的终极解释,也就是对宇宙万物的本体的追问。在西方哲学史上,哲学家们自觉不自觉地使用了各自的解释原则,去对世界做出终极解释。黑格尔在总结批判西方哲学史上
一个班有着良好的班风,学生在此生活学习,健康成长,乐在其中;教师上课兴趣盎然,乐在其中;班主任管理得心应手,乐在其中。因此,选择轻松和谐环境,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去营造良好的班风。  教师与学生交谈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得彼此的各种信息,更能够给双方一种促膝谈心的感觉,从而缩小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恰当的选择利用和驾驭谈话的环境,是谈话能否成功的重要一环。在谈话时,教师面对不同的学生或处理不
财政转移支付是在效率与公平的原则下,资金在各级政府间的转移,这种转移通常是无偿的,以缩小地区间财力差距,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最终实现各个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本文
二胡艺术最早发源于中国古代北部地区的游牧民族奚人,故而称为“奚琴”。但奚琴、嵇琴应该都是二胡的前身,因为两者的结合与流变,造就了包括今天的二胡在内的胡琴类民族乐器
陶渊明一生几度出仕,最后一次任彭泽县令才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酸甜苦辣皆诗句,喜怒哀乐成文章。他弃禄归隐,用优美的诗句表达人生宣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英语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堂交互活动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小组活动改变了课堂教学中学生所处的被动局面,真正地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