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斑马鱼模型和动态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西洋参抗缺氧作用及潜在靶点

来源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xuexi08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利用斑马鱼模型和动态分子对接技术研究西洋参抗缺氧(hypoxia)的作用及潜在靶点。以AB系斑马鱼为实验动物,无水硫酸钠为造模剂诱导形成斑马鱼幼鱼缺氧模型,综合评价西洋参的抗缺氧作用。借助网络药理学技术筛选西洋参活性成分以及缺氧相关共有靶点;并使用STRING平台和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蛋白-蛋白作用网络图,寻找西洋参抗缺氧可能的潜在靶点;利用动态分子对接技术验证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的结合能力和稳定性。斑马鱼体内实验显示,西洋参提取物可明显增加斑马鱼在缺氧条件下的存活率,减轻因缺氧导致的神经行为状态(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相关。共筛选获得西洋参7个潜在活性成分和抗缺氧潜在靶点5个;动态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西洋参关键活性成分与靶点之间有良好的结合能力,其中TNF、HSP90AA1与活性成分稳定结合,可能为西洋参抗缺氧的关键潜在靶点。综上,本实验建立的斑马鱼幼鱼抗缺氧模型可以快速简便地评价西洋参样品的抗缺氧活性,动态分子对接的结果显示该作用可能通过TNF以及HSP90AA1等靶点发挥作用,为后续西洋参抗缺氧机制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正>沈阳市沈北新区教育局多次现场调研,了解居民教育需求,组织专题研讨,提出“高站位引领,大格局协同,低重心下沉,暖细节服务”的沈北幸福教育方略,全面推进幸福教育进社区工作。幸福教育进社区工作就是把市、区两级政府的“教育政策直通车”开到百姓家门口;把各项教育服务送到百姓的心坎上;更是把满足社区居民对幸福教育、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的需求作为社区提供教育服务的工作目标和宗旨。
期刊
期刊
目的 研究酶解处理、湿热处理和湿热复合酶解处理对糯米粉体外消化特性和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 GI)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消化法测定了不同处理糯米粉的水解度和血糖生成指数值,并通过X-射线衍射和激光共焦拉曼光谱实验测定了不同处理糯米的淀粉晶体结构。结果 3种处理的水解度和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 RS)相对含量增加,慢消化淀粉(slowly digestib
<正>当前,新能源发展形势日趋激烈,各地纷纷抬高土地租金,各方面因素制约着光伏发电项目开发的发展,可利用于开发集中式光伏项目的土地资源越来越短缺。光伏土地利用需合法合规,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些新的关于新能源开发的政策,鼓励项目单位应用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等综合利用土地、水面的模式开发和建设光伏项目。渔光互补的光伏电站模型见图1。
期刊
采用马铃薯醋酸酯淀粉、马铃薯羟丙基淀粉、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和醋酸酯木薯淀粉等4种变性淀粉,按5%、10%、15%的比例分别添加到水晶饺子皮原料粉(小麦淀粉∶玉米淀粉=3∶1)中,进而对新混合粉制成的水晶饺子皮及速冻水晶饺子进行物理指标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含有马铃薯醋酸酯淀粉的混合粉制成的水晶饺子皮,其蒸煮损失降低、透明度升高、生饺子皮亮度增加、熟饺子皮的硬度和咀嚼性升高,其制成的
“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同时也为我国公司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一带一路”背景之下,我国公司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还会遇到诸多的问题,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是每个公司需要深入思考的。基于此,文章分析并探讨了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公司财务问题的有关内容。
试验旨在筛选间苯三酚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棉产品中游离棉酚含量准确快捷的方法,确定能够稳定棉粕、棉籽壳和棉蛋白中游离棉酚含量的烘干温度。通过间苯三酚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3种棉产品中的棉酚含量,对比回收率,筛选快捷准确检测棉酚含量的方法。结果显示:使用间苯三酚法测定棉蛋白、棉粕和棉籽壳中加标样游离棉酚含量均显著高于高效液相色谱法(P<0.05)。未烘干处理与65℃烘干处理下棉蛋白中游
“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生态治理的新要求,为河道治理生态化、系统化指明了方向。我国的河道治理尤其是中小河道治理普遍存在拦蓄建筑物型式单一、景观、生态等方面考虑不足等问题,文章通过对不同型式的生态景观堰在银麦河生态治理中形成连续水面、防止沙土流失、保持生物多样性、打造人水和谐的景观结点等方面的探讨,总结不同类型生态景观堰在银麦河生态治理中设计和应用的经验,对生态景观堰在河道治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单侧肺部分切除术中低血压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本院接受胸腔镜下单侧肺部分切除术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麻醉低血压发生情况分为麻醉低血压组(26例)和无麻醉低血压组(30例),分别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并采用Logistic模型对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变量进行计算。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无麻醉低血压组比较,麻醉低血压组年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