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实质及发展趋势

来源 :中国财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itialD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写入党章,标志着这一战略将成为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全党的奋斗目标。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到2020年,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22年,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初步健全。因此,从现在到2020年是乡村振兴制度框架形成的关键时期,能否打好基础,最重要的是要全面而正确的理解乡村振兴的实质。
其他文献
北方地区冬季至早春苗木容易遭受冻害或“生理干旱”(又叫冻旱、冷旱或冬旱),使局部枝条枯干,轻则部分枝条受害,重则全株死亡。承德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长、干燥多风、气温
本文从我国制度背景出发,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考察了我国上市企业大股东性质、股权制衡对恶性增资的影响作用。选取2008-201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
选择冀北山地光线充足的中下坡位或沟谷两侧,培育优质苗木,应进行精细整地,加大初植密度和抚育强度。按市场成熟的标准,培育以小径材为目的的洋槐速生丰产林。提高林地生产力
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山区占国土面积的69%,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山区人口占全国总人数的56%,在全国2300多个县中有1500多个县是山区。在592个国家级贫困县中有496个分布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