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背景下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应用研究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o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出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应进行整合,对整合的实施进行了深入探索和思考,以使整合真正有效。从信息技术背景下数学探究式教学的优势、信息技术背景下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应用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数学;应用;探究式
  中图分类号:G420;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8-0072-02
  随着我国义务教育的不断深入,可以发现许多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教学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生在学习知识时,多听取教师的安排。教师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是在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时,学生的准确率不高。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在教学领域,逐渐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首选目标。作为基础学科之一的数学,一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整合研究的重点。初中数学课堂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采用探究式教学方式,能够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一、信息技术背景下数学探究式教学的优势
  1. 突出教学重点
  在传统数学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大多是依赖辅导教材的讲解,而学生则是被动听课,教学氛围过于低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大幅度下降,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影响学生的成长。在信息技术下开展数学探究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教学内容制成PPT,在课堂上给学生自由播放。针对课本中的重点内容,教师可以利用图像完整地将其展示出来,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采用这种信息技术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抓住教学重点内容,还可以突出教学难点,让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更加有条理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点。
  2. 提高批改效率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面对中考压力,不得不进行题海战术,教师的批改工作量就会越来越大。为此,教师会选出专门的数学课代表,帮助自己将学生的作业全部收齐,之后一一批改作业,最后再分发到学生的手上。在这一过程中,会花费很多时间,课堂效率将受到影响。在批改完学生的作业之后,也只能选取一些典型的题型仔细讲解,无法做全面的详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成绩的全面提升。而采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教师可以省去许多时间去分发作业,以便有更多时间批改学生的作业,针对学生出错率较多的题型进行详细的解说。特别是当学生出现不同的问题时,可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了解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便及时解决这些问题,避免重复犯错。
  3. 丰富教学内容
  在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只能选择在黑板上书写板书,将每堂课的教学内容抄写在黑板上,占用大量课堂时间,影响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进度。而伴随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制作成PPT形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先设计一个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视频,在视频中播放与课堂内容有关的题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之后给学生留五分钟的思考时间,然后让学生解答数学问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以此形成一个有层次、有主次的教学模式。在每节数学课堂教学之前,教师都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些趣味性很强的题目,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更加热爱数学,在解题中寻找乐趣。
  二、信息技术背景下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应用
  1. 引入教学情境
  数学教师在开展探究式教学时,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对数学问题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引入这些教学情境时,应选取直观、更具代表性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启发学生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从问题中学会总结学习方法,真正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以便在下次教学中更好地提高效率。例如,在讲解“对称图形——圆”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教学“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这个定律时,教师可以播放一段视频,播放一个圆是如何画出来的,给学生进行操作演示,之后让学生利用工具亲自画圆,亲身感受圆的构成、圆的定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还能将抽象的事物变得更加直观,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内容。又如,在学习关于角的平分线时,教师指出定律是: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这时,教师可以从网上下载相关视频,利用多媒体方式进行播放,之后让学生上讲台画出角的平分线。学生通过亲自操作,可以认真学习书本上的定律定理,可以更好地解答考试中的题目,提高数学学习成绩。
  2. 加强思考环节
  在数学探究式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性是探究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一定要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通过各种数学工具的使用,探究出各种数学定律的实质内容。通过探究得出的数学数据,解决自己后期遇到的各种相关的数学问题,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在数学课堂学习中,我们发现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较为难懂,尤其是书本中的一些专业术语,让一些学生学起来较为吃力。而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数学探究式学习,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将一些难懂难记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容易接受。同时,在信息技术中开展探究式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學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有一定难度的“韦达定理”时,教师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韦达定理的时代背景,去寻找数学家韦达的故事,以及韦达定理的来源等。通过对这些背景知识的了解,可以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数学难点知识,丰富学生的数学视野,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数学家的思想。思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更需要对背景知识有更多的了解,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吃透书本知识,才能运用书本知识去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眼光去看待事物,去解决问题。   3. 提出问题假设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知识时,离不开各种假设,可以采用倒推式的方法去论证数学原理和定律。在数学课堂上提出问题假设,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吸引学生进入探究式教学,真正开展探究式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好地保证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因此,教师在提出数学问题时,可以大量运用信息技术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用假设性的方式教学,可以极大地提高数学探究教学的积极性。此外,互联网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对这些有关联的问题加以探究和分析,直至找出正确答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还可以在网上搜集更多的数学资料,并将这些数学辅导资料编制成视频,供学生观察和分析,还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有关数学知识的网站,锻炼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例如,学习“一元一次方程”这节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利用问题假设进行教学。在教学生解题时,可以将题目需要求解的数假设为X,然后根据题目列出等式,求出X的值。如下题:甲乙两个地方相距360公里,A列车从甲地开出,每小时走50公里,B列车从乙地开出,每小时走80公里,请问,两车相向而行,A列车开出2小时,需要再用几小时,两车才能相遇?此时,教师就可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解答,假设两车需要再用X小时可以相遇,那么列出方程为50(X 2) 80X=360,解出X=2。这样,一道题目就轻松解决了,不仅提高了解题效率,还提升了答题技巧。
  三、结束语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采用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探究式教学模式,采用直观的图像表达,形象的教学演示,以及启发式的教学假设,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更快地完成教学任务,加快数学教学进程。由此可见,采用信息技术的数学课堂模式,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时间利用率,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学会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真正提高信息技术对数学教学的影响力,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黄景峰.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03).
  [2]李偉军.近十年来数学探究性学习述评——以《数学教育学报》为线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2(08).
  [3]张海林.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
其他文献
亚马逊网站有一个方便读者的功能,称作标签(tag)。给图书贴标签就是给一本书加上关键词,或者将一本图书归类,加上类别说明。例如,一个摄影爱好者给一本自己喜爱的图书注上“摄影”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黑龙江省总人口当中老年人口的比例持续上升,表明我省的社会老龄化问题日渐严重。统计数据表明,截止到2017年底,黑龙江
目的:对辨证分型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总结。方法:选取新疆轮台县西苑社区卫生服务站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月经不调患者7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
近年来,民营书业的发展呈现利好势头。民营书业不但在图书市场上占据半壁江山,也在产业政策上得到了肯定与支持。凭借政策的东风,民营书业出现并购整合、资本运作的高潮,迅速发展
目的:研究观察小切口手术治疗单纯性甲状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6例单纯性甲状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手术方法为依据,将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