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要“心随身入”

来源 :共产党员·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d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坐在辦公室里都是问题,走进基层就都是办法。”这句传遍朋友圈的流行语,点透了调研工作的重要性。然而,还有少数党员干部调查研究流于形式,存在三大“套路”:去哪儿提前有“脚本”、看什么只去“示范点”、座谈会挑选“专业户”。如此调研,往往看“窗口”多、看“角落”少,看到的多是“政绩盆景”,根本发现不了真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研究问题、制定政策、推进工作,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领导干部不仅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
  改进调查研究方式、方法,就要从改进作风开始。要以平等态度、平和心态开展调查研究,做到“心随身入”,真正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打开心窝子,拉开话匣子,直接了解基层干部群众的所想、所急、所盼。要把调查作为研究的前提和基础,通过研究使调查逐步深入,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对调查研究中的不正之风,应该拿出过硬措施,扎扎实实地改。只要完善调研制度设计、建立调研硬性指标,回归实事求是的本真,就一定能够推动作风转变,让调研新风劲吹。
其他文献
2018年年初,经过组织批准,辽宁省国土资源厅财务审计处处长孙宇从省城沈阳再次来到省级贫困县建平县,担任青松岭乡党委第一副书记。  四面环山,土地贫瘠,基础设施落后,农民靠天吃饭,致富无门……看着乡亲们迷茫期待的眼神,孙宇暗下决心,要用三年时间拔掉所驻乡村的“穷根”。走田间、到地头,入农户、坐炕头……孙宇深入农户家中,谈发展、说收入,话民生、聊疾苦,全面了解乡村基本情况,倾听群众的心声。  绘好蓝
曾经以为我的余生将在无尽的病痛中度过,是郭明义的事迹激励了我,让我意识到———岁月终有痕,唯有活出风骨,才是对生命的敬畏。而我对郭明义的了解,是从《共产党员》开始的。一本杂志、一个人,激发了我战胜病魔的强大动力  2006年6月的一天,一场急性脑出血突然降临到我的头上,拉开了我坎坷与不幸的退休序幕。这场大病,几乎击碎了我对未来生活所有的美好设想,几番抢救,虽保住了性命,却留下了右侧肢体不灵活的后遗
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新使命呼唤新担当。新近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党员干部干事創业提供思想引领与制度激励。国有企业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把稳舵、鼓足劲,撸起袖子加油干,以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为改革振兴发展贡献才智。  涵养干事创业的政治底色。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干事创业的思想基
张颂贤(1817—1892)是清末浙江湖州南浔镇的巨商。他小时候,其父张维岳开了一家店铺,经营蔬菜、酱菜等。因為其父善于经营,为人和善、厚道,店铺的生意非常好。  当地财大气粗、心术不正的李老板看着很眼红,也学张家开了类似的一家店铺,并计划将张家挤出局。同样的蔬菜,张家卖50文钱,李老板就只卖40文钱;张家降到30文钱,李老板就降到20文钱……  张颂贤看到父亲愁眉苦脸、束手无策,便说:“我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