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闻界“第一夫人”的史诗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yal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凯瑟琳·格雷厄姆(Katharine Graham,1917—2001),美国传媒界的领军人物、《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前发行人、董事会主席,被奉为“美国报业第一夫人”。美国前总统乔治·W·布什评价她为:“一位真领袖、真淑女,是一代传奇。”凯瑟琳·格雷厄姆的人生确实是个传奇。她从背后走到人前,从平凡走向伟大,给女性提供了一个绝好的人生范例。
  凯瑟琳出生于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家庭。显赫的家世虽给她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教育背景,却没有给她足够的温暖与关爱。她胆小、羞涩,从不抛头露面。她安于家庭,甘做主妇。然而,人到中年,丈夫的婚外恋与骤然离世使她的人生彻底改变。凭借女性独特的韧性,她毅然扛起了家族事业,担任《华盛顿邮报》发行人、董事会主席,开始书写自己的绚丽人生。从此,她逐渐成长为美国传媒界的头面人物,“新闻界最有权势的女”、“华盛顿乃至全美传媒的第一夫人”。
  五味生活
  凯瑟琳出生在纽约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家庭。其父尤金·梅厄(Eugene Meyer)是名震华尔街的大银行家,家境优渥。母亲是上流社会的社交名媛,醉心文学艺术,追求独立,父母给小凯瑟琳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却并未给她爱与关注。因此,凯瑟琳自卑而羞涩,生活封闭而单调,尽管含着金汤匙出生,却从未体会到富足生活的快乐。父亲忙于开拓自己的事业,母亲注重个人独立,不愿被婚姻和家庭牵绊,显赫的出身只是给她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教育背景,她只能在保姆和医生的照顾下孤独地成长。
  进人大学之后,凯瑟琳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可是要求严格的父母鲜少给她鼓励与肯定。虽然大学生活看似多彩绚丽,凯瑟琳的内心却仍然孤独、自卑,在困惑与迷惘中品尝成长的甜蜜与痛苦。
  凯瑟琳在社交活动中结识了英俊帅气、才华横溢的菲尔(Phil Graham),两人甜蜜的婚恋给凯瑟琳带来了真正的幸福与快乐。菲尔是哈佛大学法学院的高材生,虽家境一般,但才华出众,在朋友圈中颇受关注。出乎意料,菲尔在和凯瑟琳相识几周后向她表达爱意。内心自卑的凯瑟琳不敢相信这样的白马王子会钟情自己,更不敢相信幸福来得这么突然,这么强烈。当情投意合的两人渴望结婚、共度一生时,却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凯瑟琳的父母不愿意女儿嫁给这样一个穷小子,菲尔的父母也不愿与犹太人联姻。在两人的坚持与努力下,他们于1940年6月火速结婚。考虑到菲尔的自尊心,凯瑟琳放弃了父母提供的良好条件,和菲尔租住在简陋的房子里,依靠两个人的工作收入,过上了节俭的生活。虽然物质条件稍差,但二人心意相通,为了共同的生活目标而努力,凯瑟琳过得独立且快乐,这场旋风式的浪漫爱情使他们的婚姻生活虽苦犹甜。
  婚后不久,菲尔毅然投入“二战”,两人聚少离多。战后,菲尔回到华盛顿,凯瑟琳的父亲将《华盛顿邮报》的大权交给了菲尔·格雷厄姆,甚至把股权的大部分都给了他。菲尔接任《华盛顿邮报》的工作,凯瑟琳开始学习照顾孩子和家庭,甘心做丈夫“背后的女人”。在此期间,报社的发展有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夫妻二人携手努力,相濡以沫。虽偶有争吵和不快,但生活依然幸福惬意。
  由于长期的辛苦工作,丈夫菲尔身体状况急剧恶化,并患上严重的抑郁症,情绪大起大落,十分不稳定,经常辱骂、殴打凯瑟琳。不仅如此,菲尔还与旗下《新闻周刊》的一个年轻女记者发生婚外恋,引起不少风言风语。他偕女记者出走,提出离婚,甚至要求凯瑟琳将所持有的邮报股权转让给他,凯瑟琳坚决不肯,被迫卷入长期的离婚纠纷案。至此,凯瑟琳幸福的婚姻生活终结,取而代之的是遭受背叛的苦涩与难堪。为了捍卫家庭与父亲的产业,凯瑟琳必须接受婚姻的失败,与菲尔陷入让人尴尬的官司纠纷。尽管如此,当菲尔因病痛不得不回到家里接受治疗时,凯瑟琳依然全心照顾他,忘掉丈夫对自己的背叛。在丈夫去世之后,凯瑟琳曾说,她并不痛恨那位女记者,因为那位女记者的一切举动都是出于爱,她很不幸地结识了病痛中的菲尔,并无幸福可言。
  大气的凯瑟琳,也不能免俗。她的前半生以丈夫菲尔为中心,在生活的酸甜苦辣咸五味中纠缠。她渺小、脆弱,因为她不过是一个男人的妻子,几个孩子的母亲;她伟大,坚强,因为她更是一个家庭的捍卫者,一个追求独立与幸福的女人。
  多彩事业
  1963年8月,菲尔在自家农场的屋中开枪自杀。短暂的悲伤之后,凯瑟琳毅然决定出任《华盛顿邮报》的发行人,继续经营该报。这恐怕是凯瑟琳一生中最灰暗的日子。但此时她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把《华盛顿邮报》这张家族报纸留给下一代。凯瑟琳在自传中透露,当时自己是“身处悬崖边闭眼一跳。令人惊讶的是,我稳稳地落在了地上”。
  尽管出生于一个金钱与权力几乎都掌握在男人手中的时代,但多年的蛰居没能掩盖凯瑟琳出色的才能,从接管《华盛顿邮报》起,凯瑟琳就开始大放光彩。1965年,凯瑟琳作出重大决策,提拔著名记者本布莱德利担任邮报的总编,并放权让各级主管、编辑、记者充分发挥自己的能量,把邮报办得红红火火。1971—1976年,《华盛顿邮报》相继经历了五角大楼“越战”秘密文件事件、“水门事件”及工人罢工事件。在凯瑟琳和一众公司领导的带领下,报社渡过了这些难关,不仅奠定了稳固的发展基础,成为美国报业的“领头羊”,更扫清了后期发展的障碍,为邮报的未来做好铺垫。
  1972年6月,两名年轻的邮报记者发现以尼克松为首的共和党在总统大选中做手脚,希望能把事件报道出来,还大众事实的真相。此时,作为《华盛顿邮报》的发行人,凯瑟琳不顾政府的压力与胁迫,力挺自己的团队记者,将“水门事件”率先捅了出来。尼克松政府为了掩饰丑行,不断向邮报施压,警告凯瑟琳不要“出风头”。司法部长更是说出了整个事件中最著名的一句话:“凯瑟琳·格雷厄姆的奶头会被大绞肉机绞住的!”尽管面对如此的环境,她一直选择支持旗下的编辑、记者:“我们已游到河水最深的地方,再没退路了。”凯瑟琳毅然决然地把司法部长的话登在了第二天的报纸上,勇敢地面对挑战,她的这一举动震惊了所有人。不顾尼克松政府的多次威吓,《华盛顿邮报》愣是一追到底,引起了美国新闻界对“水门丑闻”的轮番轰炸,最后逼得尼克松下了台,从而坚定地守护了新闻人的职业道德,赢得了新闻史上里程碑式的胜利。《华盛顿邮报》也因报道“水门事件”而赢得了1973年普利策金奖——公共服务奖。
  1963年,邮报总收入只有840万美元,旗下子公司只有《新闻周刊》和两家电视台。到1993年,凯瑟琳将首席执行官和董事长之位交给儿子唐纳德时,邮报已发展成为包括报纸、杂志、电视台、有线电视和教育服务企业在内的庞大新闻集团,总收入达到了14亿美元。
  “水门事件”的确给《华盛顿邮报》和凯瑟琳本人带来了辉煌,但凯瑟琳并未就此止步,她开始在新的领域寻求突破。1979年,凯瑟琳将发行人一职交给儿子唐纳德·格雷厄姆;1993年,她又辞去集团总裁职务,把华盛顿邮报公司全权交给了儿子。而她本人则投身教育及慈善工作,并且返回书斋,潜心写作,于1997年出版了脍炙人口的自传《个人历史》(Personal History,1997)。凯瑟琳曾说过立传的目的:“我想(通过这本书)审视自己的人生,因为我的个人历史包含着出乎意料和不可复制的内容。我认识到,这么做本身存在只为自己着想的危险,因而试图尽可能地保持客观公正,但我打算仅从自己的视角来讲述所发生的一切。”
  1998年,《个人历史》获普利策传记奖。正如书名所说,这部传记既是个人的,又是历史的。它记载了凯瑟琳的传奇人生,浓缩了美国新闻史和社会发展史历程,是一部女人与命运抗争,展现生命魅力的史诗。亨利·基辛格曾评价说:“她的传奇是一种智慧、勇气和高质量生活的象征,她是一个不可替代的人。”
  作为一本自传作品,《个人历史》也记录了许多必不可少的传记事实和历史事实,塑造了许多鲜活的人物。凯瑟琳谈到了她的家庭、她的父母,深情地回忆了她不幸的丈夫菲尔,她亲密的工作伙伴。更重要的是,她记录了许多处于美国政治心脏的要人们的生活,包括50年来的历任美国总统和总统夫人、著名投资人沃伦·巴菲特(凯瑟琳的顾问和保护者)和前国务卿舒尔茨(凯瑟琳的网球搭档)。作为个体的人,经历这样的大时代,难免会被打上时代的烙印;作为一个大人物,大时代也同样会留下“这一个人”的印记。凯瑟琳就是这样一个“大人物”,甚至可以说,她的存在从某种意义上改变了美国历史的发展轨迹。她所拥有的工具,是一份被称为“主流大报”的报纸——《华盛顿邮报》。
其他文献
鹧鸪,出江南,今江西、闽、广、蜀皆有之.形似母鸡,臆前有白圆点,背间有紫赤毛,彼人亦呼为越雉,又谓之随阳之乌.rn——[北宋]苏颂《本草图经》rn唐末诗人郑谷有很多写景咏物的
期刊
寒风呼啸的夜晚,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上一锅热气腾腾的暖汤,那可算得上是冬日里极为惬意的一件事情了.虽说只要能跟最亲近的人团聚在一起,喝什么汤都是暖心的,但怎么让这件暖
期刊
中国人自古就重视成人这个问题,并习惯通过一套完整的禮仪活动,实现对成人身份的确认,这就是成年礼,古时称为冠礼。  上溯历史我们会发现,冠礼的历史非常早,而且文献中的相关记载也较为丰富。先秦礼仪文献《仪礼》中就有《士冠礼》篇,对冠礼的程序进行了明确记载;同时,另外一部礼仪文献《礼记》中还有专门的《冠义》篇,阐明了冠礼的文化内涵,足见当时社会对冠礼的重视程度。  隋唐时期,冠礼一度衰落。柳宗元说:“古
期刊
假如你是某报社编辑,收到了李华的一封来信。请仔细阅读下面的来信,并用英语写一封回信,分析他遇到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  Dear Bob,  I’m a student from Xinhua Senior High School. I have some difficulty communicating with my parents. Although I have tried my best
从怀孕前的3个月到怀孕后的3个月,每天一粒400微克的叶酸,这已是每个备孕女性和准妈妈的常识了.rn叶酸,即维生素B9,因为与生命孕育密切相关,所以常被称为“孕妇维生素”“胎
期刊
数控精雕实训室的建设及项目课程的开发,应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文章主要就校企共建数控精雕实训室的意义、规划及预期效益作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