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痛患者麻醉性镇痛药物使用合理性分析

来源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y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癌痛患者麻醉性镇痛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方法 抽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江西省萍乡市中医院的癌痛患者麻醉性镇痛药物使用医嘱524份,对用药合理性进行总结,分析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 524份麻醉性镇痛药物使用医嘱中,存在不合理用药78份(14.89%),包含给药频次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爆发痛处理剂量不合理、未首选无创途径、超处方限量、药品剂量转换不合理及哌替啶使用不合理等.结论 癌痛患者麻醉性镇痛药物使用仍存在不合理之处,要求临床医师重视癌痛治疗,通过癌痛知识讲座提升麻醉性阵痛药物的使用合理性,减轻癌痛患者疼痛,提升生存质量.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钙拮抗药降压的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9年6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486例,均使用钙拮抗降压药治疗,分析钙拮抗药降压不良反应类型、发生时间、年龄、药剂类型.结果 1486例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18%(716/1486),发生时间为服用药物1~24 h占比最高为52.38%(375/716),年龄为41~65岁占比最高为65.36%(468/716),普通片剂型占比最高为51.68%(370/716).结论 钙拮抗药降压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临床应注意预
目的 观察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广州开发区医院眼科门诊收治的白内障术后干眼确诊患者100例(100眼),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与治疗30 d后干眼诊断指标[BUT、泪液分泌试验(SIT)、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治疗后7、30 d患者眼表疾病指数(OSDI)、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评分.结果 治疗1
目的 观察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江苏省东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小儿肠炎57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患儿接受肠黏膜保护剂联合微生态疗法,观察组则给予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比较2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儿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止泻时间、止吐时间、纠正脱水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1周后,2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
目的 调查医院住院患者中注射用头孢他啶应用及不合理用药情况,提出干预措施,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2020年5-10月厦门市中医院使用注射用头孢他啶的出院病历共240份,对注射用头孢他啶临床用药合理性,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干预措施.结果 使用注射用头孢他啶的病历主要分布普外科、骨科、肝外科、泌尿外科等科室,其中不合理病历数103份(42.91%),不合理用药原因143例:选药不适宜50例(34.97%)、疗程过长41例(28.67%)、未送病原学检查14例(9.79%)、用量不适宜14例(9
期刊
目的 观察树突状细胞(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共培养生物细胞免疫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Karnofsky(KPS)评分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8年6月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最佳支持治疗(包括止痛、抗感染、营养支持等,不包括免疫治疗),观察组给予DC-CIK生物细胞免疫治疗.比较2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KPS评分、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雌激素辅助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于福州福兴妇产医院接受宫腔粘连手术的患者1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A组、B组和C组,各60例.A、B、C组患者在手术后分别口服戊酸雌二醇4 mg、6 mg、9 mg,再分别加服黄体酮胶囊.比较3组中度、重度患者的月经改善和宫腔恢复情况,术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手术1年后的妊娠情况.结果 中度患者术后月经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重度患者(74.53%vs.56.76%)(χ2=7.001,P0.05).中度患者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