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房

来源 :台港文学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yo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房,是读书人心目中的一个私人领地,一个精神家园,一个智慧的世界。到过几位朋友家的书房,尽管大小各不相同,陈设各异,但四壁书橱架上,层层叠叠的书籍,或排成整齐的行列,或纵横交错如阡陌丛林,满屋子到处是书,则大体相同。新时期以来,各种多卷本全套硬面精装的文集,形形色色的选集,足以令书房生辉。其间不乏名著佳作,可作为文化积累,但也难免混杂一些文化垃圾。当然,这些都无碍于书房主人坐拥书城之乐。
  书房永远是令人向往的去处。
  我从事笔耕数十年,从来没有一间自己的书房,一间独立的、完整的、名副其实的书房。我多次迁居,从大城市直至外省人烟稀少的小山村。每次搬家时,唯有书籍最累人,也最难舍弃。我爱书,说不上藏书丰富,日积月累倒也可观,几经迁移,不但没有损失,反而日益增多,因为居处的局限,每每有书满为患之感。现在我的卧室就是书房,群书延伸到小卫生间的大书架上,无法腾出一室作书房。
  然而,在我的文学生涯中,一度也有一间自己的书房。所谓书房,其实是一间贮藏室。那幢在本世纪初期落成的陈旧宅第,开间很大,楼下一间屋子就可作为街道办的托儿所。我的一家住在三楼一大间,按今日标准,至少可分成三间,真是大而无当。不过房门外,紧靠楼梯,有一间贮藏室,倒是极为难得的。门一关,可与全家的生活区完全隔绝,避免尚在幼年的孩子们往来干扰。
  这贮藏室于是成了我一生中唯一的书房,也许称之为小作坊更为贴切。狭长逼仄的一小间,北窗下靠墙置一旧书桌,进门处兀立两只叠起来的玻璃书柜,都是原先住户废弃的家具。除了窗下书桌前可容纳我的一把旧藤椅,就没有多余的空间了。不过,这样的一间书房,一个人躲在里面写作,思想很集中。我利用一切节假日、下班后的全部业余时间,独处斗室,创作的思维和想象空间都很广阔。
  五十年代的上海寒冬腊月,气候比现在冷得多。寒夜,窗上玻璃结满冰凌,呵气如雾。我拉上窗帘,以炭盆烤火取暖,让身边的小水壶在炭火上嘶嘶作响,伴随我逐渐投入创作境界。室内四壁都伸手可及,我在墻钉上挂着几条绳索,以便挂上大小纸片。纸片上有创作素材的零星记录,有词海语林偶得的一鳞半爪,也有已成篇尚待修改的原稿。短短几年,我在这作坊里,写了不少长短文章,其中有些小文,至今还受到读者的青睐,这是我想不到的。
  我很想念那间小书房。有几次偕孩子们路过其地,孩子们如今都到了中年,每次我总要指点方位,告诉他们,那几乎不复可辨的三层楼上,过去是我们一家住过的地方。昨日偶经该处,发现旧屋原址上屹立着耸天高楼,旧居了无痕迹。我在夜色中频频回首仰望,怅然重温我的那个书房旧梦。
其他文献
一、友谊论题在西方思想史上的位置    当18世纪启蒙大潮席卷整个欧洲的时候,卢梭便对启蒙的谎言、现代性的要害洞若观火,他天才地预见到:现代启蒙思潮将会以不可逆转之势把人类社会逼入绝境。拒绝启蒙的卢梭决然地返回古典寻找济世良方,问道于柏拉图-苏格拉底等伟大先师,追随古人思考的踪迹。然而,卢梭对自然状态考察的结果却使他抛弃了古典自然权利的基础——人天然的是政治动物,而是将不辨善恶的原始自然人看做现代
釆石矶  在春天,在傍晚,一个魂灵游荡釆石矶的巨崖上——  那年,李白看到长江上空开放了月亮的花朵,如自己熟悉的意境,一捞,再捞,把自己祭献苍天。  江水疯狂地吞吐暮色。  长江之水不从天上来,依然向东流去。  夜渐深,月亮露脸了,月色朦胧,江风迎面,扯下月光当披风。是谁伫立江边,把春水洗涤的心扉,悄悄邮给月亮,只想保持自己的灵性。  遽然转身,顺流而下的水面上漂着一个酒囊,举杯邀明月吗?  岁月
老家月坝给人送终,无论穷富贵贱,总要敲锣放炮,有人哭几声,亲戚六眷,族间邻里,相帮着孝男孝女热闹一场,给亡者找一点体面才像话。生由命,活着不易,死了,不能输一个道理。人活一世,最后的道理,不过是体面。  这在月坝成为温暖的记忆,和存在的理由,简单,却在。问题是父亲的死有点窝囊,与他高大的人生格格不入,月坝瓷实的印象从此急转直下,就像回头水撞到山崖,直坠谷底,在根宝心里成为巨大的颠覆。几十年来,父亲
“素王改制”之说是晚清今文经学所要努力达到的学术目标之一。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和廖平的《知圣篇》算是论述“素王改制”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从总体上看,两书的主旨极为相似:它们都认定孔子身位应为“素王”而非“先师”;它们都声称孔子定六艺乃是“作新经”而非“述旧史”;它们都坚信儒家经书中暗寓着孔子为后世所立的“一王大法”,即所谓“素王之制”。  但是,如果从两书的具体论证过程来看,它们又有着显著的区别。
林文月,中国台湾彰化人。1933年生于上海。1959年,台湾大学中文研究所毕业,同年,留母校执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于1993年退休,翌年,获台湾大学中文系名誉教授。曾任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及捷克查理大学客座教授。  林文月的写作方向分为三方面:论文类有《谢灵运及其诗》《中古文学论业》等五种;翻译类有《源氏物语》《枕草子》等六種;散文类有《京都一年》《人物速写》等
摘 要 在科技类博物馆的发展历程中,巨型银幕电影剧场占有重要地位。观众导向是影响博物馆剧场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借助评价构造法探讨3D电影的魅力体验属性,并对高涉入客群开展深度访谈,剖析不同类型观众所感知的魅力本质,期待获得有形与无形的价值取向。经整理归纳,发现台湾科学工艺博物馆大银幕电影院的吸引力因素主要包括电影内容、电影体验、休闲娱乐、特色景点、服务质量、特效技术和电影片长
从火烧传统说起  在1920年左右,中国扬起第一波的武侠电影浪潮,即《火烧红莲寺》连烧十八集的时代。  《火烧红莲寺》、《江湖奇侠传》、《红侠》、《关东大侠》、《荒江女侠》等作品,容或粗糙,艺术深度欠饱满,但在类型发展上提供出一个活力鲜明的新世界,并且让神怪武侠与传统文艺/戏曲电影的拍摄路线,成为尚武崇文的两条路线平分秋色,开启了上世纪20年代末民营电影企业的兴盛,可谓是中国商业电影发展的最早蓬勃
难得晴朗的午后,太阳低悬城市上空,斜照的阳光把身裹冬衣的行人影子都拉长了。转角的甜品店早已不再供应消暑的刨冰,改卖起各色甜汤,热气氤氲,让人看了打从心底暖和起来。我行经店门,瞥见手绘的海报,潇洒的大字宣告着“汤圆上市,欢迎外卖,订购请早”,于是发觉转眼又是冬至了。  按照台湾习俗,冬至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老一辈相信,冬至不食汤圆,这一年不算“圆满”。记得儿时,外婆每到冬至便会动手搓汤圆,汤
一股冷风,从半开着的门缝里鱼贯而入。我不禁打了一个寒噤。  但此时我顾不上那么多了,心中的怒气,将我推出门外,重重的关门声,发泄了我心底的一些不满。  我与妻吵架了。傍晚漫天飞舞的雪花,像极了我此时的心境。  其实事情并不大。但妻老是不依不饶,继而扩大声势。我必须避其锋芒,来到这雪花飞舞的世界。我决定找一处小酒馆,但雪花如絮,宽阔的大街上,此时像老家龙王镇上夜晚的小街,少有行人。  我只得在空寂的
一老邓之妻  老邓,是我在保定当兵时的战友。那时部队生活差,到了冬天,蔬菜就是那老三样:萝卜、白菜、土豆。萝卜多是糠的,白菜多是卷得不紧的,土豆多是发了芽的。众人的嘴里,真的淡出个鸟来了。那时,军官到了营级职务,家属便可随军。老邓职至副营,家属便随了军。老邓是山东临沂人,农村的。老婆是同村的,跟老邓还沾点亲,一口家乡话,多数人听不懂。老邓结婚早,在国家号召计划生育、推行独生子女政策时,他老婆已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