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载的悲剧

来源 :记者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j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路桥等基础配套设施也随之大量建立起来。交通日益发达的同时,治超也成为城市治理的一道重要关卡。
  尽管近年来各个城市都花了大力气治超,但收效却谈不上乐观。怎么讲?治超是一个在技术层面上存在诸多难题的治理领域,指望旦夕功成似乎不太靠谱。
  就拿治超过程中格外倚重的检查站来说,在限高架、以车追车的老方法被淘汰后,唯一有望做到全面管控的检查站的地位骤然抬升。但也有个问题,超载车辆惯于见缝插针,往往在晚上或者执法空隙时段顶风上路。
  像无锡桥面侧翻事故的发生时间就在傍晚,合理推斷是,相关车辆赶在交警交班的时间节点“捡漏儿”上了高架,而一旦上路,超载车辆就算是“安全”了。
  有人问,不是也设立过不少临时检查站?从执法机关的内部视角看,临时检查站的设立只能是流动性的,而如今超载车辆“过人”的情报服务使其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规避临时检查。
  随着城市建设的成本越来越高,近几年,检查站这样的执法基础设施也难以得到保障——大多数城市在开展市政建设时可能会想到为治安、消防、商业网点配齐设施,却越来越少顾及到治超的需要。
  近年来,高架的引桥和闸道成了“圈内”人尽皆知的治超盲点——这些地方的市政设施基本都是在最近十来年建设完成的,“零治超设施”促使高架自然而然地成为超载车辆的聚集地。
  因此,面对车辆超载超限所致的事故,除去对运管、交警部门问责,各地政府是否为执法提供了配套条件也是不容忽视的考量因素。
  治超成为城市治理痼疾的另一原因在于,它是一个典型的综合性治理命题。
  简单来说,治超涉及到两方面的治理事务:
  一是治理“超重”,主要由交通局的道路运输管理部门负责。每一条城市道路都有承重限度,其上也有显著标志,如果车辆的载重量超过了道路的承重量,那就不被允许上路。二是治理“超载”,由公安交警部门负责。每辆货车都有载重量,实际载重超过了载重量就是超载。
  也就是说,治超在实践中存在相当的职能交叉问题:交警和运管都可以管,但未必都管,也未必都管得过来。一方面,交警因为可以管车,在末端执法上有优势,理论上可以随时拦车检查、查扣车辆;但对于交警而言,源头管理是极难实现的。与之同时,运管部门的优势在于它有源头管理的手段,比如货车需办理道路运输许可、运输和物流企业要办理营业执照,但其在末端执法上则不免陷于窘境,面对超载货车的不配合、冲卡往往无可奈何。
  就过往经验来看,每个城市的治超工作都需由政府统筹安排,一般会成立一个治超领导小组,由市长或主管副市长任组长,政府秘书长或副秘书长任办公室主任,运管和交警等部门是成员单位。该小组每年部署工作计划,各部门间开展联合执法活动,由此实现执法力量的综合。
  只不过,和其他领域的治理难点一样,这种运动式的治理方式对解决个别临时性或重大事务颇有成效,但对常规事务的处理却不见得有用。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治超事务的统筹治理,怕是还有更多长线工作要做。
其他文献
“有苦不说,有气不叫;顾全大局,任劳任怨。”党的情报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人周恩来曾这样要求情工人员。而阎又文的一生,就是这16字的真实写照。  阎又文的一生有两重身份。新中国成立前,他表面身份是傅作义秘书、国民党少将,实为中共隐蔽战线上的共产党员;新中国成立后,他明为国民党起义将领,实为党的统战工作者。  由于一些特殊原因,即使解放后,他的真实身份也长期没有公开。包括他的家人在内,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
期刊
信息技术在小学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效果.本文对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
英语教学是初中教学的重点学科,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对英语教学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问题后,
2019年底的新冠疫情,使我们的学生经历了史上最长的“寒假”,全区纷纷开展了“停课不停学”的网上教学.教师面对着中考升学的初三学生,如何充分借用线上教学的优势,帮助学生
本文通过“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这一课例,说明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在充分尊重学生认知的基础上,“以问题预设为自学、以问题检测为互学、以问题生成与探究为问学、以问题巩固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英语知识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是因为学生在进行英语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形成良好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并且能够促进学生完成全面发展.并且当前的课
《黄河大合唱》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但由于时代的变迁、地域的影响及个人语言表达风格的不同,作品中的一些语句从现代汉语来看具有非规范性,表现在比喻表达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