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生动

来源 :作文通讯·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ngpan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舍先生说:“叙述不怕不细致,而怕不生动。在细微处要显出才华。”所谓“细微”,即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小又具体的典型情节,进行生动细致的描绘和刻画,更好地表现文章的精神。所谓“精神”,具体体现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推进、环境气氛的渲染和文章主题的深化,都离不开细节描写。一篇记叙文优秀与否,关键点之一就在于细节描写成不成功。成功的细节描写可以更好地表现文章的"精神”,让读者印象深刻,提高文章的可读性。
  细节描写首先要具有真实性,没有现实生活根基的情节无法传递出真挚的情感。只有具有真实性,才能富有感染力,才能起到打动人心的作用。其次要具有典型性,要善于捕捉能够表现文章精神的情节。只有具有典型性,细节描写才能富有表现力,才能起到以小见大的作用。最后要具有新颖性,使用生动的语言将画面形象地描绘出来。只有具有新颖性,细节描写才能富有独特性,才能吸引读者阅读。
  在记叙文写作中,如能灵活运用下面的技巧进行一些细节描写,文章想必能增色不少,甚至提升一个档次。
  一、锤炼词语,精心选择句式
  1.优秀的细节描写,语言表达要准确严谨。我们要精心锤炼词语,通过对动词、形容词的辨析和筛选,对细节进行准确生动的刻画和描摹,以少胜多,一字传神。
  如2012年北京市高考作文题是“老计的故事”,其中一篇满分作文《一封家书》是这样写的:
  有时候我一个人巡护,走着走着天儿就暗了。说来也怪,这山里没有电,可一点儿也不黑!星星在头顶上照着,跟儿子的小眼睛似的眨呀眨的,眨得我这心里也亮堂了,走路也有劲儿了,顶着西北风走都不觉得累了。有时候火车咣当吃当从身边开过去,车厢窗户透出橘红的光,和家里的窗户似的,我老是一动不动地看着它开过去,在它身后默默敬个礼,汽笛仿佛在回答我,呜呜地响了。我好像回到了小时候,你记得吗?咱们小时候放学了总玩一种游戏,大家排队扮成小火车,我那会儿最爱扮成站台的乘务员,觉得敬礼是世上最好看的姿势……今天却不再是游戏,我看着火车缓缓开来又开走,载满一车又一车的想念和幸福,有一种责任沉甸甸地压在肩上,压在心窝里。
  這些描写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一位普通的铁路巡护员丰富的内心世界:忠于自己的工作岗位,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一生,并以此为乐,毫无怨言。同时,又充满了儿女情长,有对儿子的深切思念,有对妻子的倾心诉说。所有的这些情感,都化作细腻的描写,用精准的语言表达出来。
  2.句式的变化也会影响细节的表达效果。我们要学会通过长短句的使用,以及句子顺序的安排,来强化描写的效果。
  如鲁迅先生在《祝福》中描写沦为乞丐的祥林嫂: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空的”是用来说明"一只破碗”的,把它独立出来,起强调作用,突出祥林嫂穷困潦倒的境遇,更表明祥林嫂已是在挨饥受饿中度日。"下端开了裂”是用来限定"竹竿”的,把它独立出来,意在强调祥林嫂过着乞讨的生活为时已久。
  二、巧用修辞,强化艺术效果
  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恰当而合理地使用修辞,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变平淡质朴为文采斐然。
  如鲁迅先生在《药》中关于人们围观杀人场面时的描写:
  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群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
  通过这个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一群喜欢看热闹的麻木、愚昧的人,从而将作者强烈的愤懑及"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炽烈情感在这一细节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三、发挥想象,充分调动感官
  充分调动人体各种感官,用味觉、听觉、嗅觉、触觉和视觉等进行多方面、多角度描写,可以写准写活人、景、物的形、声、味、质感等要素。如果描写到位,可以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使文章生动形象。
  如钱世源同学在作文《解牛》中写道:
  这是我第一次当屠夫,而且还要宰杀一头活牛。那头淡棕色的肉牛被绑了起来,鼻子中不停地冒出白气,两只大眼睛露出绝望的光。我咬了咬牙,横下心,拿起刀准备宰杀。我定了定神,看着庞大的牛,可不知从何处下手。算了,从脖子处下手吧。“哞——”肉牛悲鸣一声,鲜红的血从它的脖子处喷涌而出。我颤抖着双手,一刀一刀地分解着牛……
  这段文字是对庖丁解牛的想象性描写,从视觉、听觉等角度进行细致描绘,将庖丁第一次宰牛时心理的不适表现得淋漓尽致。
  再如2015年北京高考作文题"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其中一篇满分作文这样描述就义前的秋瑾:
  她脸上浮现出激动的红晕,此时我眼中的她,与刚刚清秀温婉的形象大相径庭,既有英气,又带着智慧,整个人都更加生动夺目起来。
  她快速走到桌边为我沏了壶茶,我们手握茶杯相视而笑。水汽氤氲中,我瞥见她雪白肌肤上的狰狩疤痕,眼眶不由得红了:“痛吗?”“死吗?一点儿也不痛,一下子就过去了。”她面容平静,仿佛说的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
  这段文字是对秋瑾的想象性描写,作者从视觉、听觉等角度对人物进行细致描绘,将秋瑾的大义凛然以及视死如归的精神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四、细化动作,延长描写过程
  对故事发展有重要作用的人物的动作,我们可以进行多方面重点描写,在时间上造成一种延宕,在空间上通过对这个动作的无限放大,形成一个“慢镜头”的回放,从而给人们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如《七根火柴》中对无名战士的描写:
  那同志用一只手抖抖索索地打开纸包,是一个党证;揭开党证,里面并排着一小堆火柴。焦干的火柴。红红的火柴头簇集在一起,正压在那朱红的印章中心,像一簇火焰在跳。   “同志,你看着……”那同志向卢进勇招招手,等他凑近了,便伸开一个僵直的手指,小心翼翼地一根根撥弄着火柴,口里小声数着,
  “一,二,三,四……”
  一共有七根火柴,他却数了很长时间。数完了,又询问地向卢进勇望了一眼,意思好像说:“看明白了?”
  …………
  只见他合起党证,双手捧起了它,像擎着一只龄满水的碗一样,小心地放进卢进勇的手里,紧紧地把它连手握在一起,两眼直直地盯着他的脸。
  “记住:这,这是,大家的!”他蓦地抽回手去,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尽所有的力气举起手来,直指着正北方向,“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带给……”
  这段慢镜头式的描写,便把“无名战士”数火柴与交党证的姿势深深地印在读者心间。
  五、设置悬念,增层次换角度
  "文似看山不喜平”,对于典型细节,有时不用平铺直叙的方法,而采用“曲笔”描写,层层铺垫,设下伏笔,不断设置悬念,有时直到最后才揭开谜底,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儒林外史》中对严监生临死前的描写:
  严监生喉呢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哪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得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纪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楷着眼泪,走上前道:“老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如果将这段描写写成"严监生伸出两个指头,妻子明白他的意思,挑出一茎灯草,他就断气了”,那么对于塑造严监生的人物形象就会大打折扣。作者通过精心的构思,首先设计出两个侄子和奶妈一而再、再而三地做出种种错误的猜测,以引起读者的好奇与猜测,直到妻子猜对了,严监生才没了气。这个细节留给读者的印象是十分深刻的,严监生这个守财奴的形象便也跃然纸上。
  在考场上写记叙文时,切忌泛泛而谈,考生一定要有细节意识。如能有意识地运用这些细节描写的方法,便可以将文章写得波澜起伏,将人物形象刻画得形象生动,写出一篇优秀的记叙文。
  一封电报
  北京景山学校高三 李思宸
  田福军一声不响地坐在市委办公室的沙发上,出神地望着茶几上的报纸,那上面是一张灿烂的笑脸。这笑脸,曾像阳光一般,令他欣慰,使他温暖。可现在,他浑身冰凉。是的,他再也不能听到那银铃般的笑声,尽管他不愿相信,可晓霞的确已经在洪水中牺牲了!
  两行泪顺着脸颊上哭干的泪痕,淌过田福军的心。
  这段时间里,仍有电话不断打来,田福军勉强向打电话的人布置工作抑或汇报情况。有时,他甚至哽咽得说不下去话,只疑惑得电话那头的人不断询问。他太痛苦了,每当电话再次响起,他总是期盼着是不是有晓霞获救的消息,盼望着电话那头告诉他晓霞正躺在省城的病房里,急切地等待着自己的父亲去看望她……
  奇迹没有发生,每接一次电话,他的心都像碎掉一样。
  是的,破碎。他多想狠狠地把电话扔在地上摔个粉碎,然后重新沉浸到那种不能自拔的痛苦中。
  然而他没有这样做,他仍会想到这时扔掉电话是什么后果。灾难没有过去,他仍旧要担负起领导的责任,因为每当自己错过一通电话,失去的也许就是一条鲜活的生命。
  他缓缓站了起来,神情恍惚地向窗边踱去。
  他费力地拉开了窗子,双手扶在窗框上,撑着无力的身体。
  凄风,苦雨。
  田福军痛苦地吸了一大口气。
  晓霞,你为什么不多带几个人一同去呢?你又逞强了吧!
  …………
  整理女儿遗物时,他发现了书柜里的十几本本子。那是她的日记。田福军犹豫了一下,终究翻开了其中一本。
  刚健的字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整个本子,像洪水般向他眼眶冲来。他的视线模糊了,思维跳入晓霞曾经美好的时光里。
  从日记本中,他不仅了解了女儿许多快乐的往事,还意外地知道了女儿已经有了男朋友,而这个人,正是和晓霞一块儿上过原西县高中的孙少平。
  孙少平?那个曾经被润叶叫来吃饭的拘谨后生?他腼腆成那样,晓霞怎么跟他在一起了呢?
  田福军怀着复杂的心情看完了晓霞和少平之间的故事。他相当惊讶地合上了本子,坐在床头沉思。
  孙少平这个人真不简单,没想到农村出身的他能只身一人前往黄原打工。这个人的思想也相当先进,难怪晓霞对他这么有好感。他家光景是差了点儿,但只要他真心对晓霞好,又有什么关系呢?
  唉,可惜这两个好娃娃永远走不到一起去了!不知道少平是不是还沉浸在几天以后去古塔山约会的喜悦中呢?
  田福军站了起来向自己的房间踱去,眼前不知怎么,浮现出一幕幕女儿与少平相会的场景。
  黄原的电影院、建筑工地、麻雀山、古塔山、大牙湾煤矿,甚至就在他田福军的黄原办公室里!
  两个人温馨的对话时不时在他的耳边回荡。《白轮船》里那首古老的民歌,《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电影里的插曲,还有那令人心碎的《热妮娅·鲁勉采娃》的故事,这些——出现在他脑海里,我的晓霞什么时候竟成了故事里的女主角?
  他的热泪即将从眼眶里流出时又猛然止住了。
  他又看到报纸上那张灿烂的笑脸,痛苦的心灵刹那得到了安慰,田福军双手背后重新立在了窗前。
  他从那张笑脸里意识到,尽管女儿的死对他是莫大的打击,但女儿直到临死前都是快乐的。是的,没有什么能够比在这个年龄段沉浸在爱情中更幸福、更快乐的了。回顾晓霞的一生,她凭借努力和聪慧上了大学,最主要的,是她在高中时能找到一个和她志同道合的爱人。   当然,最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少平能够在恰到好处的年龄和晓霞重逢。自那以后,晓霞变得越来越有青春活力了。
  当晓霞在古塔山上第一次饱饮了爱情的甘露时,一定是她人生中最有意义的时刻吧。随后她去当了记者,了解到社会上许许多多的人情世故,开阔了眼界。她甚至还不时地跑去大牙湾煤矿,探访她的“未婚夫”哩!
  田福军不由得微微抬起了头,露出了久违的笑。他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孙少平。他在这一刻,是如此感激这位大牙湾的煤矿工人,他给予晓霞多少心灵上的幸福与工作生活的动力呀!同时,他还发现,这个年轻人出现在日记里,也使自己痛苦的心灵得到了慰借。他的心已经不像刚开始那样,在痛苦的泥淖中不能自拔。他一定要感谢少平,是他,使晓霞的一生这样有意义。要说唯一的遗憾,或许就是他们不能如约在古塔山上相会了吧!
  田福军没有犹豫,转过身走出房间,发出了那封电报。
  名师点评
  这篇文章以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世界》为素材,截取田晓霞死后她父亲田福军给孙少平发电报前的时间点。作者将短:短的一个时间点进行无限延长,通过叙述角度的变化,层层展开人物的心理。这样的写作方法值得同学们借鉴。
  (袁忠欢)
  商隐赠诗
  北京景山学校高三 高文宇
  杜牧收到了一封信,是一首诗:
  杜司勋
  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
  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惟有杜司勋。
  这封信署名李商隐。杜牧对下属说这首诗写得不错,只是这位诗人我并不认识。你去帮我查一查这个李商隐究竟是谁,他这样称赞我,我应该回赠一首诗才是。”
  下属告退,杜牧坐在司勋员外郎的椅子上,自言自语道:“这李商隐如此夸赞我,不会是想要为我做事吧?我就是一个司勋员外郎,能给他什么位子呢?他应该知道呀!难道,他认为我以后能当上大官,所以想结识我?”杜牧越想越沾沾自喜,决定第二天就回赠李商隐—首诗。
  一夜的时间已足够杜牧构思一首七绝,第二天一早,杜牧拿出纸笔正准备将他脑中的思绪付诸纸笔,下属急匆匆求见。
  “怎么样,查到了吗?”
  “查到了。他是令狐楚的学生,而且令狐楚把他当亲儿子对待,连令狐楚的遗嘱都是李商隐代笔撰写的。”
  “令狐楚?那是牛党之人。好,我定要回赠李商隐一首诗。”
  “但是,李商隐同时也是王茂元的女婿。”
  “什么?王茂元?怎么还有这个李党?”
  “这属下就实在不清楚了。莫非这个李商隐根本就没有政治倾向?”
  “天下哪有这样的诗人?倘若有,也实在不足交。”
  杜牧很生气,也很失落。他决定不给李商隐回赠诗歌。
  长安,李商隐家中,李商隐在沉思。
  他的妻子王雪娘问他:“商隐,你在想什么?”
  “我在想,我一个月前赠给杜司勋的那首诗,为什么还没得到回复。”
  “会不会是太远了,还没送过来,或是,杜司勋还没收到?”
  “不会的。杜司勋就在长安,五日不回,十日不回,只能说明他根本就没有回复。”
  “那怎么办呢?不如再写一首诗送给他?”
  “我也正这样想。且让我再去写一首七律。”
  “七律?律诗?”王雪娘想,“商隐这次真是认真了。”她那里珍藏有很多李商隐写给她的无题律诗。
  李商隐静坐桌前,内心却不平静。他开始创作《赠司勋杜十三员外》,这是他赠给杜牧的第二首诗。
  杜牧司勛字牧之,清秋一首杜秋诗。
  接下来怎么写?对了,南朝梁有个文学家江总,字总持。杜牧,字牧之。他们两人字的第一个字和名相同,真有意思,那就这样写吧:
  前身应是梁江总,名总还曾字总持。
  杜司勋热衷为政与兵甲,那不如这样写:
  心铁已从干镆利,鬓丝休叹雪霜垂。
  杜司勋似乎是杜预的后人。杜预曾任职于汉江之滨的襄阳,那就这样写吧:
  汉江远吊西江水,羊祜韦丹尽有碑。
  署名李商隐,封上信封。
  信寄出后,李商隐又开始等回信。
  杜牧打开信一看,突然大怒:“这个李商隐,竟敢把我比作江总这个亡国之徒、这个无道之相!而且,还敢拿我祖先杜预来说事,这个无名小卒,真是太嚣张了!”
  自然,李商隐又收不到回信了。
  “看来,杜牧是个只重政治、兵甲的人,其心思不在写诗上。我还是不要再写诗打扰他了。”
  李商隐从此不再给杜牧写诗。这个时代站在文坛最高峰的两位诗人,再无交集。
  或许,从来都没有。
  名师点评
  杜牧和李商隐是晚唐时期的代表诗人,也是晚唐时期成就最高的两位诗人。但两位诗人在世时,并无交集。这篇文章便以人物对话的形式,通过联想,捕捉细节,给我们呈献出两人没有交集的“交往过程”。文中有人物形象的刻画,有故事情节的推进,且语言极其精练,富有表现力。
   (袁忠欢)
  我心中的家园
  北京景山学校高三 方青帝
  蔚蓝的天空上飘着几朵白云,眼前是苍茫的大地和一望无际的绿草,风一吹,隐约看到草原上的几个牧民和几头牛羊,耳畔时不时响起苍凉、悠远的牧歌……
  是这里了,虽然它破旧不堪,内部空空如也,只剩下一副躯壳,我也认得出,这就是我多年来魂牵梦萦的家园。
  我走了进去,里面一片漆黑,只顺着门缝射入几束阳光。我用手轻轻地抚摸着墙壁,它已失去了往昔的温热,留下的是岁月带来的粗糙和褶皱,这样的触感让我一下子重启了过去那些不敢碰触又挥之不去的场景。
  “巴帕!”
  “沙娜!”
  那时的我和奶奶,还有我的沙娜一起生活在这里。奶奶上了年纪,但十分和蔼,我和沙娜一起在草原上奔跑,一起帮奶奶干活儿,玩得累了、干得累了,就回到这间屋中,拭去额头上的汗珠,舒服地躺在床上,那是我最肆意、安心、温暖的时刻。
  只是每次随着这美好记忆一同到来的,是那噩梦般的夜晚。我永远忘不了我因沙娜怀了希拉的孩子并打算生下来同她争吵过后,奶奶看我的那个眼神,那眼神让我想要离开,想要逃走。我也真的离开了,但在离开的这些年中,我心中的家园依然还是这间房屋。
  回忆每到这里就停止了。我轻轻关上门,骑上我的骏马,一路打听,为的是能再见沙娜一面。
  在沙娜如今的住所,我见到了一个极痩弱的女孩,她的眼神中满是恐惧、不安。我从她的眼神中确定,她定没有一个像我一样幸福的童年和少年。后来我知道,那是曾经引起我和沙娜争吵的那个孩子。我也知道,沙娜在好好养育她,只是这些年的漂泊生活早已让她没了安全感。
  沙娜终于再一次喊了我“巴帕”,她还希望能够帮我抚养我未来的孩子,那一刻,我竟然从她的身上看到了奶奶的影子,我也因此明白了为什么那间破旧的房屋是我一直忘不了的家园。
  奶奶曾经的那个眼神是想给这个无辜的孩子一个温暖的家,而这一切,都被我破坏了。如今的沙娜像当初的奶奶一样,作为草原上一个普通的女人,过着普通的生活,希望把自己全部的爱献给孩子,希望孩子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这样的爱,代代相传。
  这样的爱铸成了我心中的家园,有了这个家园在心中的我,也将带着这份温暖,去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名师点评
  这篇文章以张承志的中篇小说《黑駿马》为素材,将原小说中的主人公“白音宝力格”化为文中的“我”。作者充分展开想象和联想,采用内心独白的方式,着力表现“我”的心理活动。有细节,有描写,从而既写出了实实在在的“家园”,又交代了精神层面的“家园”。
   (袁忠欢)
其他文献
徘徊、摇摆、四顾。自我平衡与权衡外物能力不足的人硬撑着,企图像优秀的管理者那样,做出一两个完美的决定。  必须要承认,需要权衡的事物远多于优秀的管理者,故凡人拼尽全力,要在矛盾中找到合适的容身之地。  我把矛盾分为两类,实用的和诗性的。实用的矛盾像雨日挤潮湿的公交车,在上面找到立足点和扶手可不容易,但又不得不去做。学生在学习与课外兴趣间权衡得失,企业在激进与保守的措施间权衡利弊,这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据说在北宋时,有一个年轻人平时爱编些浅薄的顺口溜,就自命不凡以诗人自诩,将一些文人墨客不放在眼里。后来他听说朝中有一个叫欧阳修的人是文坛领袖,能诗善文。这个年轻人很不服气,他决心与欧阳修比个高低,就动身去找欧阳修。  途中,年轻人忽然产生了“作诗”的雅兴。吟咏什么呢?年輕人看到一家门前有一棵很大的死树,于是吟道:“门前一枯树,两股大枝粗。”但他怎么也想不出下边的两句来,只好反复吟咏着这两句。说来也
题目  萨特说:“我们与他人关系的本质就是冲突。”而王鼎钧在《我们的功课是化学》中说:“咱们同年同月同日找一个人烟稠密的地方,结束千日防贼,百年披挂。上帝为我们造手的时候说过,你不能永远握紧拳头。”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题目解析  从材料呈现的形式来看,这道作文题给出了两句名家名言,并用一个“而”字连接。首先,要求学生能够对每一句话进
前不久,在央视一套播出的《开学第一课》中,因节目组邀请了王鹤棣、朱正廷、王源等多位当下正红的小鲜肉”作为嘉宾,引来了网友的一片炮轰。有的网友认为这些小鲜肉”长相秀气甚至浓妆艳抹,是在宣扬娘炮”风气。更有甚者,上升到国家高度,觉得少年娘,则国娘”。与其他的热点事件百家争鸣”的场面不同,这次网友的观点似乎呈现出惊人的“一边倒”形势,网友纷纷指责央视没有给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抵制娘炮“救救孩子”之类
2019年8月9日,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的90岁(虚岁)生日。尽管年事已高,但袁隆平那颗向着水稻的心仍旧“收不住”。在长沙,尽管夏季太阳毒辣,酷热难耐,袁隆平每天都要下田四次。第一次是在起床后,每天早上醒来,袁隆平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洗脸刷牙、吃早饭,而是下田。第二次是大家都只愿意躲在空調房里的晌午。第三次、第四次则是在晚饭前和晚饭后。  全世界现有水稻种植面积1.6亿公顷。如果一
第十三届全运会来到了天津。让我来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些天津味道吧。 先和大家说说“老龙头”吧!“老龙头”是天津站的旧称,这个称呼早就不用了。我家就住在天津站附近,见证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解放桥、欧式风格建筑——津湾广场、游客川流不息的天津站游船码头、世纪钟……这些火车站附近的标志性建筑物大家都很熟悉,在这里我就不描述了。我要和大家说的是爷爷给我讲的一件十几年前的小事。  “同志,请站住,请交罚款!”
时间,一个在古今作品中被頻繁提及的话题,孔子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庄子写“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无一不在感叹时间的流逝。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这飞逝的时间呢?我想,既然时间留不住,与其珍惜,倒不如选择摆脱。  活在回忆里,把过去永恒化,就是摆脱时间。“不能沉湎于过去的美好而忘记走当下的路”,这是过去很流行的一个说法,但我想,我们可以选择用过去的美好来激励自己。走累了,迷失方向
家在漳州,一个有很多美食的小城。从小到大,每年过年都是我最期待的时刻。  一到腊月,那些繁华的街上就挤满了人。他们戴着手套,围着围巾,穿梭在各个小店之间,一路逛下来手上提满了红色的袋子,看上去很是喜庆热闹。本来北风像一个穿着灰色风衣的老头儿,冷漠得有点儿不解风情,可现在却仿佛被漳州百姓的热情感染了,也穿上了红色的外衣,变得不那么冷了。而且,人挤人的也没那么冷,尤其有时还免不了“翻山越岭”。  一到
马灯在干草编就的船篷下晃荡着,灯光跳动,忽明忽暗。我横卧在舱中,隔着一层潮湿古老的木板听着湖水的波涛声。我想着此时若从山中的华亭寺俯瞰这里,必将是这样一幅景象:一叶仿佛从千百年前漂来的轻舟,一点灯火,隐在这黑暗而盛大的夏夜、岑寂幽深的滇池,此外无一物。  想到这里,我坐了起来。玉溪的船家坐在船尾,蓝黑色的布衫,膝上搁着胳膊粗的水烟筒,他时而含住烟嘴咕噜噜地吸上一口,然后盯着漆黑的湖水出神。  再看
07期—08期是合刊,所以本期數据都在08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