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职业英语学习中,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多元化的语言输入及语言输出的互动式教学模式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在职业英语课堂中,采用优化语言输入与强化语言输出的互动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端正学习动机,养成主动探究、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团队精神。
关键词 语言输入;语言输出;互动假设理论;互动教学;职业英语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35-0051-04
近几年,国内外的一些专家、学者均强调语言输入、语言输出假设理论在语言习得中的重要价值,虽然理论研究及论证较多,但是能够实际将其运用到职业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性研究并不多。
一、研究基础
(一)Krashen语言输入假设理论
著名的语言输入假说理论是由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提出的,属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之一。Krashen认为,能够对语言输入充分理解是学习第二语言的基本途径,有效的语言输入状态必须是学习者可以理解的语言输入,该种状态也可称为是理想语言输入状态,不理想的语言输入状态对学习者不仅没有用处,反而是作为一种扰乱学习环境的噪音存在的。同时,在进行语言输入时,需要输入高于学习者原有语言水平的第二语言,学习者集中注意力去理解信息内容及意义,这样才能够产生语言习得。假设学习者当前的知识水平为“a”,如若希望促使其语言状态得到进步,那么输入语言的知识水平需要是“a 1”。需要特别注意的是,“a 1”式的语言输入并非一定需要刻意,只要这种输入是可以被学习者理解的,且输入的材料信息又较为充足,那么该输入语言自然就是“a 1”。
(二)Swain语言输出假设理论
Swain在Krashen提出语言输入假说后,对语言输入假说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并最终提出了语言输出假说理论。Swain指出,语言学习者在对他们自身的认知资源进行自发性积极调动的同时,也直接证明了语言输出的重要作用。当学习者遇到语言交流障碍时,会努力找寻另一种更为恰当而流畅的方式来进行语言输出,用以传递信息,这一努力找寻其他方式的过程强化了学习者对语言输出的理解,间接培养了其语言使用的自发性与自主性。目标语言的输出可以使学习者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想要表达的语言与其能够表达的语言之间的差距,从而唤醒学习者的语言输出意识,并对语言学习过程进行反思。
(三)Long课堂互动假设理论
Long在Krashen语言输入假说的基础上,对有关语言教育双方的沟通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交际双方在进行沟通时为了能够使交际流畅,会相互“协商”,即“互动修正”。Long将“互动修正”主要归纳为三类:一是理解核实,指的是说话者询问对方能够听懂自己说的话,如“Do you follow me?”、“Do you understand?”等;二是确认核实,即说话者向对方核实其是否正确理解了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如“Is this what you mean?”等;三是强调理解,指的是说话者向对方提供更多的语言信息,以助于对方更加理解自己前面说过的话,如“What?”、“Sorry,what did you say?”等。
二、职业英语教学现状及互动英语教学
(一)职业英语教学现状
目前,绝大部分高校的职业英语课堂教学都采用了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计算机应用教学等。但是由于我国长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所以在职业英语课堂教学中,仍然是以教师传授为主,教师占有绝对主体地位。职业英语课堂教学对学生的输入主要依靠的是听觉,教学过程对语言输出的忽视,导致大部分学生缺乏语言应用技能。这种传统教学手段的最大缺陷是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低,很难将英语语言理论知识与应用技能结合起来。由于没有实现基本知识技能的内化,所以学生大多被动性地输入英语基础知识,但是输出语言能力却很差,并最终形成了现阶段大学生语言输入与输出失衡的状态。
(二)互动英语教学
互动英语教学活动是建立在师生互动的基础之上的,并通过学习者多样化的沟通实践活动,完成学习者语言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动态平衡,促进学习者语言技能及应用能力的提高。互动英语教学并不是简单的机械式重复,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语言输入、理解、加工、输出、评估、反馈。互动式英语教学模式对于引导学习者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有着积极的作用,具有提高学习者主观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的鲜明特征,并通过课堂活动实践的方式促进学习者语言技能的和谐发展,有效提升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基于互动式英语教学特征,其指导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实用性,主要强调的是互动式英语的主要目的在于学习者能够流畅正确地使用;二是目的性,强调提升语言学习者的写作、口语能力;三是指导性,即教师的指导作用,严禁教师完全依靠学习者的自身领悟与实践,教师需要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语言应用机会。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本研究的目标是将语言输入、输出及互动假设理论应用于职业英语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旨在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多元化的输入与输出,建立多元化的职业英语互动教学模式。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择某学校 2014级护理专业3、4合班作为实验班,学生113人;2014级化妆品营销1、2合班作为对照班,学生116人。两个合班均有同一任课教师使用同一教材的相同教学内容,授课学时均为60学时。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验对比法来具体实施“以发展学生职业英语能力为中心,多元化输入与输出的职业英语互动式教学模式”。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学生很少参加到教学活动中,即教师讲、学生听。实验班采用多元化输入与输出的职业英语互动式教学方法,即采用不同的方式优化语言输入,强化语言输出。 (四)教学设计与实施
1.语言输入阶段
传统职业英语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语言输入是学习者最容易接触到的,也是接触最多的,因为在传统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主要选用传授法进行授课。对于互动教学模式来说,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时间需要减少,但是英语课堂教学仍然需要教师的有效语言输入。需要意识到的是有效语言的输入不仅指语言知识,还包括引导学生参与英语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表达思想、沟通信息的环境与机会。职业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输入,主要包括课堂上的阐述性介绍、分析式讲解、讨论式探究及对学生的提问、评价等。
职业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主要特征在于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语言输入途径。在互动教学模式中,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除了依靠听觉信息与文本信息获得语言输入素材,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学习手段,如网络语言输入源、多媒体音像语言输入源等。多样化的语言输入源可以为学生创造知识性、真实性、趣味性、交际性的英语学习环境,为学习者提供情景输入与视觉输入。根据不同学生接受能力及自身素质水平的差异,学生在进行多样化的自主学习之前,首先需要由教师指引学生阅读。阅读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可理解语言输入,是学生获得大量语言输入的主要渠道,只有拥有大量的可理解语言输入,才能够为语言输出提供夯实的基础。其次,学生应多进行网络多媒体视听练习,通过情景语言的输入,能够更好地进入到互动课堂教学模式中。
2.语言输出阶段
在职业英语互动课堂教学中,语言输入能够更好地转化为语言输出。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掌握基础英语知识与英语实践应用能力,前者是后者的铺垫,后者是前者的升华。学生在语言输出阶段的任务主要是通过完成教学任务来完成,教学任务由教师来进行合理的安排,如获取输入语言、制定语言输出计划、概括内容、复述故事等,进而提高学生语言输出能力。在语言输出阶段,采用互动合作学习的方式,如小组谈论、伙伴互助等形式。在这一阶段,教师需要掌握如何实施互动课堂的具体方法,如怎样组织讨论、如何划分小组、怎样避免课堂混乱等。
3.互动评估阶段
互动评估阶段是职业英语互动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互动评估并不是单纯指考试,互动评估的范围比考试要广泛得多。职业英语互动课堂教学评估应采取多元化的标准,互动评估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测试项目,而应是测试项目与整体评估的综合,也就是说其不仅要重视测试结果,更要重视日常的学习过程,即将传统单一试卷评估方式转变为试卷评估与过程评估两方面。试卷评估应以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为主要测试对象,既要包括听力与阅读,也要包括口语与写作。过程评估可以包括学生作业、学习态度、出席情况等方面。无论是何种互动评估,都需要将学生自评、师生互评、教师评价有机结合。通过互动评估阶段,学生可以及时了解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与优势,便于学生及时调整自身的学习方案及学习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提高英语学习效率。互动评估也可以使教师获取重要的教学反馈信息,使教师能够了解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通过分析总结教学反馈信息,找出更加合理的教学思路与方法,促进职业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两班学生期末成绩比较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在听说、阅读、翻译、写作的各项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班,卷面总分相差约10分,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这一差异性表明互动式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教学法,学习者的课堂参与度使得学习者在听、说、读、写、翻译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更明显的提高。
(二)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分析
针对学生英语水平和能力的差异设置互动式英语教学,并通过采用多元化的语言输入方式,使学生能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通过在教学活动中承担任务与角色,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见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动机更加明确,实验前后对比发现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人数增加了37.3%,见表1。通过课前预习、课上展示或讨论以及难点提问等教学环节,88.9%的学生认为加强了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拓展了视野和思维方式。经过多元化输入与输出的职业英语互动式教学,87.2%学生认为不但提高了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考、分析、探讨类解决问题能力, 而且培养了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90.9%的学生认为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更加明确了自己所要学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了学习效率及其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参 考 文 献
[1]张新会.输入输出视角下高职职业英语项目教学法探讨[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15):116-117.
[2]杨辉.输入输出理论与职业英语听说课教学[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6):119-121.
[3]张浩.论语言的输入输出理论与职业英语教学[J].学理论,2012(13):188-189.
[4]孙莹.谈“输入-输出”的职业英语教学模式[J].知识经济,2014(3):135.
[5]符晗.职业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下师生的角色分配[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4(18):63-65.
关键词 语言输入;语言输出;互动假设理论;互动教学;职业英语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35-0051-04
近几年,国内外的一些专家、学者均强调语言输入、语言输出假设理论在语言习得中的重要价值,虽然理论研究及论证较多,但是能够实际将其运用到职业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性研究并不多。
一、研究基础
(一)Krashen语言输入假设理论
著名的语言输入假说理论是由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提出的,属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之一。Krashen认为,能够对语言输入充分理解是学习第二语言的基本途径,有效的语言输入状态必须是学习者可以理解的语言输入,该种状态也可称为是理想语言输入状态,不理想的语言输入状态对学习者不仅没有用处,反而是作为一种扰乱学习环境的噪音存在的。同时,在进行语言输入时,需要输入高于学习者原有语言水平的第二语言,学习者集中注意力去理解信息内容及意义,这样才能够产生语言习得。假设学习者当前的知识水平为“a”,如若希望促使其语言状态得到进步,那么输入语言的知识水平需要是“a 1”。需要特别注意的是,“a 1”式的语言输入并非一定需要刻意,只要这种输入是可以被学习者理解的,且输入的材料信息又较为充足,那么该输入语言自然就是“a 1”。
(二)Swain语言输出假设理论
Swain在Krashen提出语言输入假说后,对语言输入假说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并最终提出了语言输出假说理论。Swain指出,语言学习者在对他们自身的认知资源进行自发性积极调动的同时,也直接证明了语言输出的重要作用。当学习者遇到语言交流障碍时,会努力找寻另一种更为恰当而流畅的方式来进行语言输出,用以传递信息,这一努力找寻其他方式的过程强化了学习者对语言输出的理解,间接培养了其语言使用的自发性与自主性。目标语言的输出可以使学习者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想要表达的语言与其能够表达的语言之间的差距,从而唤醒学习者的语言输出意识,并对语言学习过程进行反思。
(三)Long课堂互动假设理论
Long在Krashen语言输入假说的基础上,对有关语言教育双方的沟通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交际双方在进行沟通时为了能够使交际流畅,会相互“协商”,即“互动修正”。Long将“互动修正”主要归纳为三类:一是理解核实,指的是说话者询问对方能够听懂自己说的话,如“Do you follow me?”、“Do you understand?”等;二是确认核实,即说话者向对方核实其是否正确理解了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如“Is this what you mean?”等;三是强调理解,指的是说话者向对方提供更多的语言信息,以助于对方更加理解自己前面说过的话,如“What?”、“Sorry,what did you say?”等。
二、职业英语教学现状及互动英语教学
(一)职业英语教学现状
目前,绝大部分高校的职业英语课堂教学都采用了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计算机应用教学等。但是由于我国长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所以在职业英语课堂教学中,仍然是以教师传授为主,教师占有绝对主体地位。职业英语课堂教学对学生的输入主要依靠的是听觉,教学过程对语言输出的忽视,导致大部分学生缺乏语言应用技能。这种传统教学手段的最大缺陷是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低,很难将英语语言理论知识与应用技能结合起来。由于没有实现基本知识技能的内化,所以学生大多被动性地输入英语基础知识,但是输出语言能力却很差,并最终形成了现阶段大学生语言输入与输出失衡的状态。
(二)互动英语教学
互动英语教学活动是建立在师生互动的基础之上的,并通过学习者多样化的沟通实践活动,完成学习者语言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动态平衡,促进学习者语言技能及应用能力的提高。互动英语教学并不是简单的机械式重复,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语言输入、理解、加工、输出、评估、反馈。互动式英语教学模式对于引导学习者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有着积极的作用,具有提高学习者主观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的鲜明特征,并通过课堂活动实践的方式促进学习者语言技能的和谐发展,有效提升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基于互动式英语教学特征,其指导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实用性,主要强调的是互动式英语的主要目的在于学习者能够流畅正确地使用;二是目的性,强调提升语言学习者的写作、口语能力;三是指导性,即教师的指导作用,严禁教师完全依靠学习者的自身领悟与实践,教师需要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语言应用机会。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本研究的目标是将语言输入、输出及互动假设理论应用于职业英语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旨在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多元化的输入与输出,建立多元化的职业英语互动教学模式。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择某学校 2014级护理专业3、4合班作为实验班,学生113人;2014级化妆品营销1、2合班作为对照班,学生116人。两个合班均有同一任课教师使用同一教材的相同教学内容,授课学时均为60学时。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验对比法来具体实施“以发展学生职业英语能力为中心,多元化输入与输出的职业英语互动式教学模式”。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学生很少参加到教学活动中,即教师讲、学生听。实验班采用多元化输入与输出的职业英语互动式教学方法,即采用不同的方式优化语言输入,强化语言输出。 (四)教学设计与实施
1.语言输入阶段
传统职业英语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语言输入是学习者最容易接触到的,也是接触最多的,因为在传统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主要选用传授法进行授课。对于互动教学模式来说,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时间需要减少,但是英语课堂教学仍然需要教师的有效语言输入。需要意识到的是有效语言的输入不仅指语言知识,还包括引导学生参与英语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表达思想、沟通信息的环境与机会。职业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输入,主要包括课堂上的阐述性介绍、分析式讲解、讨论式探究及对学生的提问、评价等。
职业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主要特征在于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语言输入途径。在互动教学模式中,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除了依靠听觉信息与文本信息获得语言输入素材,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学习手段,如网络语言输入源、多媒体音像语言输入源等。多样化的语言输入源可以为学生创造知识性、真实性、趣味性、交际性的英语学习环境,为学习者提供情景输入与视觉输入。根据不同学生接受能力及自身素质水平的差异,学生在进行多样化的自主学习之前,首先需要由教师指引学生阅读。阅读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可理解语言输入,是学生获得大量语言输入的主要渠道,只有拥有大量的可理解语言输入,才能够为语言输出提供夯实的基础。其次,学生应多进行网络多媒体视听练习,通过情景语言的输入,能够更好地进入到互动课堂教学模式中。
2.语言输出阶段
在职业英语互动课堂教学中,语言输入能够更好地转化为语言输出。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掌握基础英语知识与英语实践应用能力,前者是后者的铺垫,后者是前者的升华。学生在语言输出阶段的任务主要是通过完成教学任务来完成,教学任务由教师来进行合理的安排,如获取输入语言、制定语言输出计划、概括内容、复述故事等,进而提高学生语言输出能力。在语言输出阶段,采用互动合作学习的方式,如小组谈论、伙伴互助等形式。在这一阶段,教师需要掌握如何实施互动课堂的具体方法,如怎样组织讨论、如何划分小组、怎样避免课堂混乱等。
3.互动评估阶段
互动评估阶段是职业英语互动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互动评估并不是单纯指考试,互动评估的范围比考试要广泛得多。职业英语互动课堂教学评估应采取多元化的标准,互动评估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测试项目,而应是测试项目与整体评估的综合,也就是说其不仅要重视测试结果,更要重视日常的学习过程,即将传统单一试卷评估方式转变为试卷评估与过程评估两方面。试卷评估应以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为主要测试对象,既要包括听力与阅读,也要包括口语与写作。过程评估可以包括学生作业、学习态度、出席情况等方面。无论是何种互动评估,都需要将学生自评、师生互评、教师评价有机结合。通过互动评估阶段,学生可以及时了解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与优势,便于学生及时调整自身的学习方案及学习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提高英语学习效率。互动评估也可以使教师获取重要的教学反馈信息,使教师能够了解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通过分析总结教学反馈信息,找出更加合理的教学思路与方法,促进职业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两班学生期末成绩比较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在听说、阅读、翻译、写作的各项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班,卷面总分相差约10分,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这一差异性表明互动式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教学法,学习者的课堂参与度使得学习者在听、说、读、写、翻译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更明显的提高。
(二)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分析
针对学生英语水平和能力的差异设置互动式英语教学,并通过采用多元化的语言输入方式,使学生能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通过在教学活动中承担任务与角色,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见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动机更加明确,实验前后对比发现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人数增加了37.3%,见表1。通过课前预习、课上展示或讨论以及难点提问等教学环节,88.9%的学生认为加强了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拓展了视野和思维方式。经过多元化输入与输出的职业英语互动式教学,87.2%学生认为不但提高了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考、分析、探讨类解决问题能力, 而且培养了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90.9%的学生认为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更加明确了自己所要学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了学习效率及其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参 考 文 献
[1]张新会.输入输出视角下高职职业英语项目教学法探讨[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15):116-117.
[2]杨辉.输入输出理论与职业英语听说课教学[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6):119-121.
[3]张浩.论语言的输入输出理论与职业英语教学[J].学理论,2012(13):188-189.
[4]孙莹.谈“输入-输出”的职业英语教学模式[J].知识经济,2014(3):135.
[5]符晗.职业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下师生的角色分配[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4(18):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