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雷近场爆炸复杂载荷及对舰船毁伤模式

来源 :兵工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hex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科学评估鱼雷水下爆炸对舰船毁伤效能,基于非线性显式动力学分析软件LS-DYNA建立近边界水下爆炸数值分析模型。将近自由液面边界条件下的爆炸载荷计算结果与文献[6]经验公式及文献[17]试验结果对比,验证所建立的数值模拟方法能较好地反映近场水下爆炸的冲击波压力及多次气泡脉动过程。利用该技术构建与实战边界条件贴近的数值仿真模型,计算并分析多工况下鱼雷近场爆炸对舰船的毁伤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近场不同边界条件对水下爆炸气泡脉动载荷具有重要影响;不同工况下冲击波、气泡脉动及水射流载荷与舰船结构存在复杂的耦合作用;
其他文献
为实现非高斯背景噪声和低信噪比情况下的舰船轴频电场检测,提出一种基于Rao检测器的滑动门限检测方法。基于信号源特征建立信号模型,在对水面浮动平台测量背景下环境噪声非高斯特性分析基础上,采用混合高斯模型对噪声进行建模;在检测过程中,实时估计混合高斯噪声模型参数和Rao检测统计量,并将前一段时间的平均Rao检测统计量作为门限,实现滑动门限检测。为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采用仿真计算的方式,证明Rao检测方法相比于能量检测方法的优势;根据实测数据,对比滑动门限Rao检测方法与滑动功率谱检测方法的性能差异。结果表明
为研究液体药燃烧过程中的压力波以及Taylor-Helmholtz不稳定效应对内弹道性能的影响,针对12.7 mm小口径整装式液体药燃烧发射装置,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气体与液体两相反应流数理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得到液体发射药燃烧过程中Taylor空腔气体与液体界面的演化特性,以及组分质量分数、液体药蒸发速率、化学反应速率和温度云图。结果表明:蒸发和燃烧反应主要发生在Taylor空腔表面,而产物则会均匀地扩散到整个空腔;同时由于Helmholtz不稳定效应,空腔表面会出现褶皱现象。在整个扩展过程中
研究可承受炸药爆炸加载的活性破片毁伤威力具有实际应用意义。通过14.5 mm口径弹道枪加载试验分析铝粉与聚四氟乙烯复合结构活性破片撞击不同组合形式下双层靶标毁伤效应,并采取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活性破片对前层板的穿孔直径和后层板的扩孔面积经验公式。结果表明:在800~1400 m/s速度范围内,活性破片撞击前层钢板或铝板形成的穿孔直径随着速度、靶厚增大而增加,而撞击碳纤维复合材料板形成的穿孔直径与速度、靶厚无关,且钢板、铝板、碳纤维复合材料板穿孔直径分别是破片直径的1.25~1.62倍、1.08~1.42倍
井下火箭发射过程中消音层在发动机高温、高速燃气流作用下存在冲蚀损伤,会影响火箭发射安全,系统分析消音层燃气冲蚀损伤特性,对消音层的后期修复以及地下井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消音层冲蚀损伤是复杂的热-流体-固体多场耦合问题,以典型玻璃丝棉消音层为例,建立玻璃丝棉相变传热和烧蚀损伤数学模型;基于燃气流场数据提取与预处理、插值程序编写和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用户子程序开发,搭建消音层燃气冲蚀损伤仿真平台,采用子模型技术,建立玻璃丝棉烧蚀数值仿真模型;对玻璃丝绵烧蚀过程进行仿真,并分析地下井井筒直径、燃气射流初
基于专业开展创新创业,相对来说学生创新创业就有了根基、有了方向,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创业的盲目性,促进创业的成功率。本文结合威海海洋职业学院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群专创融合实践,提出“行(产)业支撑专业,专业支撑创业”的专创融合的思路,并开展专创融合模式探索与实践。
随着数字媒体技术人才的需求激增,传统的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在此背景下,文章提出了基于OBE理念的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改革、评价机制做了具体分析。通过模式改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在《PHP》课程教学中,探索线上教学模式的应用,借助“学习通”软件平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最大化发挥线上教学模式的优点,从而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该教学模式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掌握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深海直达声区中大深度声场水平纵向相关特性对海底水平阵阵形设计和相应的信号处理技术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基于2016年南海冬季一次深海不完全声道声传播实验,分析大深度声场特性及水平纵向相关性,对深海直达声区中大深度声场水平纵向相关性进行理论研究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大深度声场的水平纵向相关半径与声能量高低无关,直达声区中大深度声场的干涉特性导致声场水平纵向相关系数存在振荡结构,声场水平纵向相关半径与声场传播损失的振荡周期一致,振荡周期越大,水平纵向相关半径越大;直达声区中声场水平纵向相关半径的大小随声源频率和声
通过固溶处理获得不同组织的Ti-6321钛合金,研究组织对材料动态响应行为的影响。采用万能试验机和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实验装置,结合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表征方法,对加载后的钛合金试样微观组织演化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等轴、双态和魏氏组织材料均具有明显的应变率强化效应,临界剪切断裂应变率为3000 s-1,双态组织具有较好的静态、动态强塑性匹配,魏氏组织较差,等轴组织具有较高的临界剪切应变和冲击吸收功,分别为0.252和307 MJ/m3;应变率3000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提高,社会对人才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如果中职学校培养人才依旧使用传统的培养方法就会使得人才的培养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因此,中职学校有必要进行教学改革,重新建立教学标准,不仅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还要使学生成长为社会市场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