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通过月桂酸钠心肌内注射,建立微循环栓塞的动物模型,探讨月桂酸钠致微循环栓塞的病变机制以及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和对照组
【机 构】
: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哈尔滨医科大学心肌缺血机理与诊疗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60226014),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JC-05-16),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重点研究计划专项基金(ZD2008-0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月桂酸钠心肌内注射,建立微循环栓塞的动物模型,探讨月桂酸钠致微循环栓塞的病变机制以及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和对照组。模型组大鼠经开胸,分离心脏和主动脉,在夹闭经主动脉的同时,向心尖部注入月桂酸钠,假手术组注入相等体积生理盐水,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于术后7天、28天时取心肌制成切片,经HE与马休黄-酸性品红-苯胺蓝(改良Lendrum法)染色,观察微循环血栓的形成;透射电镜下观察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术后28天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脏功能的改变。结果
其他文献
免疫抑制剂或化疗可使约20%~50%的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携带者出现HBV感染再激活[1]。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患者接受皮质激素与利妥昔
今年,在美国东部工商业之都--亚特兰大举办了第59届心脏病学会,会上公布了多项最新研究的进展,包括首次公布的一些临床试验研究: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血压研究试验(act
体外循环后全身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表现为术后早期全身性水肿、胸腹腔渗液、低血氧等。目前认为该病的发病机制为体外循环诱发全身炎症反应,导致毛细血管内皮受损,以及体外循环
不同年龄阶段由于身高、体重、血管壁的成分和形态的差异,以及心脏搏出量、动脉血管床的容量不同等导致血压的水平有所不同.由此使不同年龄段患者发生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和对机
人工智能在近几年快速发展,"阿尔法围棋"连续打败世界顶级职业棋手,人工智能新闻写作平台已经得到应用。但人工智能创作物是否能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存在不同的意见。从人工智
2016年初,移动互联网知识付费爆发,"学习型"付费社群成为炙手可热的变现工具。两年的发展中,"学习型"付费社群丑闻不断,如今面临用户规模断崖式下滑的威胁,其持续变现能力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