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x8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根据技校语文教学的具体实际谈几种实施德育教育的方法,如发挥课堂的主阵地;开辟第二课堂,拓展德育教育空间;注重教师的言传身教等。
  关键词:语文 教育 德育 渗透
  【分类号】G633.3
  近年来,我国已经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撑,而要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除了让学生娴熟掌握一门专业技能外,还必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中,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学科教学中,语文在德育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具有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新课程改革也将德育教育的渗透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笔者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对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进行阐述。
  一、 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加强德育教育的渗透
  语文教学不仅是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还应根据语文的特点,把德育教育与语文知识传授、能力训练结合起来,寓德育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教材中所选的课文都是文质兼备的美文,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它浓缩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蕴含着仁人志士的高尚情操,积淀着人间真挚的情感,都是很好的德育教育素材。教师在钻研课文时,应找准德育教育的着眼点,探求主线,发掘激情点,要深入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多侧面、多层次的德育因素,比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崇高情感,勤劳淳朴、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坚韧不拔、锐意进取等优良品质。
  例如《斑羚飞渡》一文中,一群斑羚为了保证种群的生存,心甘情愿地选择死亡,让年轻的斑羚获得新生。通过这篇课文,使学生感受到斑羚身上折射出来的团队精神、牺牲精神,从而在教学中渗透了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了集体主义观念,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和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再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就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生命价值教育的好文章。《祭十二郎文》“字字是血、字字是泪”,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及作者的亲情观念和人伦观念。韩愈以满腔悲情,悲老成,悲兄嫂,悲整个韩氏家族,因侄儿之死十分悲痛,所以他在文中悲叹“吾其无意于人世矣”。然而作者想到今后的责任,即使如此悲痛欲绝,即使感到对人世没有什么留恋,但韩愈还是坚强地面对生活,承担起抚养并教育十二郎子女的责任。“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感悟作品中真挚的情感,让学生认识到亲情的可贵,认识到个人在家庭、亲人、朋友中的重要性,增强自身生命的责任感、使命感,从而理解生命的宝贵价值。
  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和手段很多,如朗读感悟、小组探讨、介绍作者及其作品的时代背景等都是有效的手段,关键是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渗透,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感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二、 开辟第二课堂,拓宽德育教育空间
  寓德育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是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渗透工作的有效方法,而寓德育教育于课外活动之外,是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进一步延伸。“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些美丽的思想,只有通过生活实践才能内化为具体的信念和行为方式,进而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为此,教师要恰如其分地组织课外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实现学生才能与品格的全面发展。
  课外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如演讲比赛、课外阅读、观看影视片、举办手抄报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课外生活,也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到了提升。如在教师节举行尊师重教的演讲,可以弘扬尊师重教的精神;定期组织学生观看影视剧,表现爱情、亲情、励志奋斗、战争等题材的都可以,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也于无形中渗透了德育教育。在组织学生观看后还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发表个人见解,这样更能带给学生心灵与情感上的震撼,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可谓一举两得;还可以适当组织学生爬山游水,让学生饱览祖国大好河山的秀美景色,陶冶情操,了解风土人情,锻炼观察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另外,在母亲节让学生学会感恩,重阳节让学生懂得要孝敬老人,这些过程都能使学生进行思想的洗礼,逐步形成健康的人格。
  三、 提高教师的德育素养,注重教师的言传身教
  子曰:“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教师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力量、教学资源。语文教师的德育素养,除与其他学科教师有共同之外,更有它特殊的内涵,包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对崇高思想境界追求的激情,以及对教学内容中人生真谛的切身体验等。教师只有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他的教学才会处处热情洋溢,时时感染学生。罗曼·羅兰曾说:“要播撒阳光到学生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教师只有被书中情节所打动、所激发,才能产生真情实意,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点燃他们对真理追求的炽热感情,发挥德育教育的功能。
  总之,“ 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语文处处有德育。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立足于语文学科教学,充分利用学科优势,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积极探索与实践,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浓厚兴趣,引导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熏陶,把德育教育贯穿到整个语文教育的过程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发展健康人格,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任海芬 德育教育渗透初探 [J]吉林教育2010(1)
  [2]牛新全 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文学教育 2011(4)
  [3]李素敏. 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J].学科教学探索,2009(03)
  .
  [4]周立群. 语文德育新理念 [J].教坛纵横,2010.16
  [5]赵振成. 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辩证谈 [J].现代教育科研论坛,2009(11) .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教学是高中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与其他学科共同构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在新课改大趋势下,传统教学方式难以满足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多元化需求,落实后的教学模式及方法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桎梏。因此,加强对语文教学方法的探索,是当前急待推进的课题。本文主要从体验学习的概念及重要性分析入手,结合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制定相应的对策机制,力求为推动相关领域的实践发展做出有益的理论尝试和探索。  关键词:体验学
成牙本质细胞是位于牙髓组织最外层的高柱状细胞,顶端能够分泌牙本质基质,底端位于牙髓组织内,是一种典型的极性化细胞。在成牙本质细胞的发生过程中,经历了从无极性化细胞分化发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逐渐成为了职校数学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该种背景下,互动教学模式的运用逐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本文首先对职校数学应用互动教学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具体要求对职校数学互动教学实践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职校;数学;互动教学;探析  【中图分类号】G424  一、引言  对于当前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之下,“以学生发展为最终目的”成为其逐渐提倡的
【摘要】本文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课堂互动学习作初步的探讨,合作学习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包括学习要求及课堂设计、合作学习的方式与方法、合理分组、竞争与合作、小组评价等,初步研究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和应注意的现象。  【关键词】小组合作;竞争;动手实践  【分类号】G633.6  在数学教学中穿插数学活动是从”学数学”转变为”做数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探究活动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有力
·【分类号】G633.3  “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如何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效?可以探讨的方面很多,而课堂生成是一个不能绕过的关键。因为在课堂生成中学生的表现正是教师帮助他们发现、利用、完善自己终身进步和发展的绝好机会,是激励他们为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好基础的关
【分类号】G620  一直以来有几个孩子一直困扰着某些老师的心绪。常常冒出下列言论“这些娃娃太费了!”“这几个常常吵得班上不安宁!”“他们几个经常出新花招搞破坏!”。等等诸如类似的语言,而且一筹莫展,仿佛身心憔悴无力招架。每当听到这些话语后,每当那些孩子所谓的搞完破坏在德育室被收拾过后。我总少不了问自己“这样可以吗?”“这样解决问题吗?”“我们这样的教育和引导科学人文吗?”我们仅仅就是娃娃一出乱子
摘 要:《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模块以专题形式介绍了现代生物科学技术一些重要领域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为进一步学习生物科学类专业奠定基础”。本模块有些内容较难理解,并且有很多以实验为基础的知识,在农村高中缺乏相应的实验设备以及实验条件,根本无法展开,而泛泛的空谈也很难让学生对现代生物科技感兴趣,应用多媒体辅助
【摘要】景观桥梁反映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和艺术风貌,是城市的象征和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城市景观重要的构成因素之一。但这些年来,在全球化的影响下,景观桥梁设计逐渐缺乏对地域性的尊重,缺乏特色、文化和生态因素。怎样创建既能与现代生活相适应而又具有地域精神的景观桥梁,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地域性景观桥梁设计不仅是形式上的呼应,更要符合不同地域文化构成要素的发展要求,本文从地域文化、场所精神、文脉